胡青松
【摘 要】基于新會計制度,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對規范優化財務管理體系、降低財務風險、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日益復雜對其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財務管理模式路徑是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對當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其次,對新會計制度下創新財務管理模式路徑的必然性進行分析;最后,基于新會計制度,對如何推進財務管理工作模式創新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模式創新;路徑探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日益復雜,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內容范圍不斷擴大,我國會計制度改革也經歷了不斷完善的過程。2001年,為進一步規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財政部頒發《企業會計制度》,以《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為基礎對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過程中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相關流程進行了系統、科學的規定[1]。2014年,財政部頒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企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進一步加強管理會計的運用。2017年,為了進一步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財政部頒發了《政府會計制度》,對相關會計準則以及管理制度進行了調整。
由此可見,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日益復雜對其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新會計制度準則,創新財務管理模式路徑是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對當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其次,對新會計制度下創新財務管理模式路徑的必然性進行分析,最后,基于新會計制度,對如何推進財務管理工作模式創新提出政策建議。
一、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企業經營活動的日益復雜,企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內容日益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業務復雜性。當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一)財務管理制度方面: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建立管理制度、監管審計制度等相關制度的保障。當前,存在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缺少一套涵括財務會計管理制度、預算編制準則、執行準則、考評標準等相關在內的系統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利于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管和控制,也不利于對財務工作進行績效考核和資金利用效率的提高[2]。
(二)預算管理方面:由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日益復雜,財務管理工作涉及采購、生產、營銷以及庫存等一系列的內容,如果不僅嚴格的預算管理,將對資金的使用未能做到嚴格控制將不利于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提升[3]。但是,當前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往往重“管理”、輕“預算”的現象存在,不利于企業進行科學的預算編制,預算編制不科學,直接導致企業資源浪費。
(三)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方面:由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復雜性,企業雖然已經建立了會計信息化系統,但是其必備的審計系統和監督系統建設并不完善。導致企業不能及時的對一定時期內各部門的經濟活動進行及時的監督,對會計信息化系統中出現的問題也不能進行及時反饋以及合理調整,不利于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企業會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二、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變革的必然性
根據當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基于新會計制度對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進行變革的必然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新需求:財務管理工作僅從財務信息這方面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信息,已經不足以適應當前企業發展所面臨的狀況,管理層在進行決策時不僅僅需要掌握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財務狀況,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狀況、企事業轉型路徑、新產品的研發投入等相關信息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深入了解[4]。管理會計作為財務會計的重要分支,是一門有效的將管理學和會計學結合起來的學科,注重從財務角度出發為企業提供科學的決策提供有效信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和經濟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單純的將管理、會計進行割離并不能夠更好的促進企事業經營效率的提升[5]。
(二)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需求:當前,繁雜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大量的內容如果僅僅依靠人力,不僅僅容易出錯,出現漏帳、錯賬等情況,而且大大增加了工作量。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為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6]。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有效的將管理學、會計學以及信息科學結合起來的一門會計管理方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對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規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提升企事業單位資源優化配置以及促進經濟管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三、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創新路徑
針對當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基于對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變革的必然性進行分析,本文主要從加強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融合以及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兩方面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具體優化路徑如下:
(一)變革財務管理工作思路:(1)企事業經營過程中重“核算”輕“管理”的思想嚴重阻礙的企業長遠發展,不利于管理層在進行決策管理時充分了解企事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企事業單位應該轉變管理理念,將管理會計及時引入企業經營過程。(2)樹立財務人員數據信息化意識,明確大數據互聯網時代財務信息的價值,掌握會計信息化相關計算機技術是推進高校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技術保障。
(二)加強企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技能培訓:在經營過程中,在加強財務管理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能的基礎之上,重視管理會計相關知識的培訓;加強財務人員計算機信息技術相關技能的培訓,深入學習會計信息技術的基本框架、操作技能以及具體運用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兩方面培訓相結合打造具有專業綜合素養的財會人員隊伍。
(三)引入管理會計,建立系統科學的會計信息化系統:在加強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相融合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基于大數據技術將企事業單位財務信息數據進行分類、反應財務數據實時動態的會計信息化系統,財務管理專業人員通過系統對單位實際經營狀況進行深入剖析,為精細化管理工作,提升經營水平、優化單位資源配置提供保障,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決策信息。
【參考文獻】
[1]張先治,于悅.會計準則變革、企業財務行為與經濟發展的傳導效應和循環機理[J].會計研究,2013,10:3-12+96.
[2]劉一民.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8):136-137.
[3]湯谷良,張守文.企業財務管理概念邊界的再思考——兼論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內容的分離與融合[J].財務研究,2017(02):16-24.
[4]高燕.基于新會計制度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模式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5):98+57.
[5]許道惠,楊陽. “互聯網+”驅動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5):109-110.
[6]張允玉.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