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波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并加大了對微生物處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以推進環境工程的順利開展,更好地完成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現階段,如何提高微生物處理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價值,增強我國的環境建設效果,提高社會發展水平,是當前社會各界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并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本文主要就微生物處理技術在環境工程的有效運用展開探討,希望對日后的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微生物處理技術;環境工程;運用分析;建設質量
建國初期,為了滿足社會建設需求,人們不斷圈地建廠、過度消耗資源、大面積砍樹伐林,以致為今后的人類發展與環境建設埋下了嚴重的環境隱患。最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并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建設愈發關注,以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長足發展。同時,在環境工程建設中,為了更好地提高環境質量,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建設單位應加大對微生物處理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責任意識,構建完善的環境工程管理體系,從而在為人們打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同時,促進我國現代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
一、環境工程的影響因素分析
⑴自然環境惡化愈發嚴重。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為了進一步滿足社會以及人們的發展需求,我國工業逐漸擴大發展規模,加大生產投入量,在為企業創收更多效益的同時,也隨之帶來了大量的工業廢物,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不利于環境工程的順利開展。
⑵人為因素影響。環境工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工作中需要將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工作進行有效結合,從而保證工程建設治理。但是,在環境工程建設過程中,如若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夠,缺乏對環境工程開展的重要性認識,那么就極易出現一邊治理一邊破壞的現象,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投入成本,達不到預期的治理效果,還會進一步加重自然環境的負擔,增強環境工程的實施難度。
⑶工業生產因素。工業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助推力,對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工業快速發展并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由于工業生產會排放出一定的有毒物質,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問題,如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
⑷環境工程自身因素。環境建設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是人類得以長期發展的關鍵因素。但是,由于在實際的環境建設中,不僅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其自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建設水平不足、環境管理能力弱化、環境治理技術落后等,這都為環境工程的順利開展造成一定阻礙。
二、微生物處理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有效應用
1.監測水質情況
微生物處理技術是提高環境工程建設質量的主要依據,其主要功能就是能夠對水質情況進行監測,保證人民食用安全,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近年來,世界對飲用水安全問題也愈發重視,各國對采取了一定的治理政策,以實現人類長足發展的最終目標。鑒于此,我國在飲用水標準上也提出明確規定:要根據水質的等級制定不同的標準,應對水質中的大腸桿菌等進行發酵反應測試,并借助微生物技術科學分析水質中的大腸桿菌數量,對照相關標準判斷飲用水是否滿足食用條件,如果飲用水中存在問題,則可以直接利用微生物技術進行處理,改善飲用水質量。由此可見,微生物處理技術對水質的檢測與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2.實現廢水治理
在社會生產以及人們生活中,常常會制造出大量的工業、生活垃圾,從而在不同層度上對水質造成污染。而微生物處理技術是實現廢水治理的最佳方案,不僅能有效降低生活污水的投入成本,提高凈化效果,還能推動環境工程的順利開展,對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具有重要影響。微生物處理的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厭氧處理法。厭氧微生物可以在無氧環境下生存,而將此類微生物放置于廢水中,就能夠快速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與甲烷等物質,具體步驟如下:首先,水解發酵。主要是借助廢水中有機物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將廢水成功分解成若干簡單的有機物,如蛋白質、糖類等,而后再轉換成脂類或氨基酸等物質,以添加產酸菌的方式,將這些物質進一步轉化成乙酸、丁酸、醇類等物質,實現廢水的成功分解。其次,轉化成CH3COOH(乙酸)或H2(氫氣)。通過產氫產酸菌的催化作用,將第一環節中的衍生物轉換成乙酸和氫氣,并隨著二氧化碳氣體的產生實現廢水的有效處理。⑵好氧處理法。此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將好氧微生物放置在大量氧氣環境中,使其快速繁殖,氧化分解得到CO2、H2O、KNO3等相關物質,進而達到污水治理的目的。
3.將固體垃圾轉化成發酵肥料
在實際的環境工程建設中,微生物處理技術能夠將固體垃圾有效轉化為發酵肥料,以降低固體垃圾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提高生活質量。比如,對于中溫微生物而言,如果生長環境的溫度過高或無法滿足無生物的生長條件時,就會形成負反饋機制,進而抑制微生物的生產速度;如果所處環境符合微生物生產,則會形成正反饋回路,隨著物質的不斷變化最終將固體垃圾轉化成發酵肥料,提高環境工程的建設質量,充分展示微生物處理技術的應用價值。
4.實現廢氣凈化
在環境工程中,微生物能夠實現對廢氣的液相轉換,而后將液相環境置于微生物中,進而實現廢氣的自行降解,并在這過程中將產生的代謝物移入液相環境中,從而形成細胞代謝能源,為廢氣凈化做好充分準備。比如,在適當的室內溫度下,二甲苯可以借助微生物處理技術進一步實現廢氣清除。已知,檢測出廢氣含有二甲苯濃度為230mg/m3-2300mg/m3之間,其流量大約在每小時90L-380L之間,廢氣的停留時間為23s-76s,并在氣體運行中會產生一定的阻力,為12.5pa-40.6pa之間,通過實驗驗證得出,該種廢氣處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能夠將廢氣中的二甲苯清除90%以上,不僅能有效提高環境工程的建設質量,實現空氣的循環利用,還能進一步推動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是現階段實現我國社會有效建設的重要舉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環境工程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提高環境建設質量的主要途徑。微生物處理技術是環境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有效改善環境建設效果,滿足新時期社會以及人們的發展需求,還能進一步推動當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具有巨大作用。因此,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環境工程應加大對微生物處理技術的研究力度,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規范環境工程的建設流程,從而在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的同時,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梁藝丹,簡麗英.微生物處理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工程技術:文摘版, 2016(9):168-168.
[2]王紅明, 張寶現.微生物處理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運用與實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3).
[3]田秀芳.微生物處理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運用與實踐[J].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5(3):101-101.
[4]唐春敏.微生物處理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運用與實踐[J].中國科技博覽, 2015(29):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