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蕾 李慧芝
【摘 要】從近年來的《全國物流運行情況通報》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我國物流行業穩健發展并處于上升狀態,物流業已逐漸成為影響社會產業結構的重要行業。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如何通過研究城市配送方案來達到降低社會物流配送費用和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目的,已經成為物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城市配送;物流配送;配送模式;綜合運輸
一、引言
隨著城市化和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程度地提高,物流逐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此時,如何使供應鏈末端的城市配送在頻率和時效性方面滿足客戶的需要,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城市配送概述
城市配送的范圍指的是城市區域內部,它是根據客戶訂單要求,選用最合理的配送工具和運輸方式將物品運送到指定地點的過程,實現了物品在位置上的轉移。
(一)城市配送的特點
通常來說,城市配送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配送主要有送貨、分貨和配送三個部分組成,并且與訂貨系統之間存在緊密聯系,豐富了城市配送的功能;
(2)城市配送要求配備有專業化、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物流設施和技術,以滿足城市配送的客戶對時效性的要求;
(3)城市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擁有專業的分工方法和高效率的生產能力;
(4)城市配送中的物流配送公司擔任的角色屬于服務者,需要根據客戶訂單要求來組織貨物的分揀配送。
(二)城市配送的模式
城市配送作為物流配送過程中的“最后一公里”,在實際配送過程中表現出了極大地差異化,以達到提高客戶滿意度的目的。如果按照配送主體的不同進行劃分,城市配送的模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自營配送模式
自營配送指的是由企業自行組建的物流配送部門,由企業自行組織配送車輛、規劃配送路徑,負責企業所有貨物的進出配送業務,適用于較大規模或者實力雄厚的企業。
它最大的優點就是企業可以直接參與物流配送活動的整個過程,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物流配送的時效性、降低貨損率,還可以增進與客戶之間的合作關系。缺點就是由于配送物品的種類繁多、配送量較大、配送頻次較高,對參與配送的物流設備和物流人員的專業化要求程度較高,導致自營配送模式的配送成本偏高。
2.第三方配送模式
第三方配送模式指的是由“第一方”發貨人和“第二方”收貨人以外的專業物流企業進行配送的模式。這種模式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并不參與商品的買賣,適用于企業實力較弱的企業。
它的優點在于可以幫助企業減少在物流方面的投資和消耗,提高資金周轉率。它的缺點在于企業不能直接參與物流配送的過程,不能夠及時了解客戶對配送服務的要求,不利于客戶關系的維護。
3.混合配送模式
混合配送模式指的是由多個配送主體通過協作配合的方式完成貨物配送的合作型模式。它主要可以分為互用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
(1)互用配送模式
互用配送模式指的是通過配送協議,多個具有配送需求的企業向簽署協議的企業互相提供自己的配送系統,適用于配送需求較高的自營配送企業。它的優點在于可以減少人、財、物的投入,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但缺點也比較明顯,這種模式不僅需要高水準的管理人員,還可能會因為多企業之間的物流合作而導致商業泄密。
(2)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指的是對某一特定地區的物流配送實施集約整合運輸的配送模式,不僅需要企業之間的相互信任,還需要當地政府的積極支持和引導。這種模式不僅有利于配送效率的提高和運輸成本的降低,還有利于社會資源的整合;它的缺點與互用模式相同,都存在商業泄密的可能。
三、當前城市配送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方面
(1)物流園區功能不健全
物流園區規劃缺乏統籌安排,園區周邊的道路建設不完善,與市內貨運道路建設之間的銜接存在問題,導致城市配送與區域配送和全國配送之間缺乏完整的配送網絡。
(2)物流設施發展不平衡
近年來,雖然各個城市都開始進行城市物流規劃,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差異導致全國城市配送的基礎設施方面呈現出了較大的不平衡性。大多數內陸地區的交通運輸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不能很好地滿足當地對物流配送的需求。除此之外,技術裝備和專業化水平的相對落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城市配送的發展。
(二)配送規模方面
(1)連鎖企業傾向于自建配送中心
近年來,很多連鎖企業開始著手于自有配送中心的規劃與建設。這不僅僅需要大量的資金、土地、物流機械、運輸設備、計算機設備等費用開支,還對專業化程度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果每一家連鎖企業都各自建立配送中心的話,必然會造成物流資源配置的大量浪費。
(2)配送規模小,統一配送率不高
目前我國的連鎖企業的配送規模普遍較小,統一配送效率不高,尚未形成規模經濟。尤其是對于生鮮、冷凍產品的配送,各個分店為了保質保量,更傾向于選擇直接送貨上門的方式,并沒有安排統一配送,這樣就造成了配送成本偏高的現象。
(三)配送管理方面
(1)缺乏城市配送運作標準
現如今城市物流配送的粗放經營的模式還沒有從根本上發生變化,許多重要的物流設施還處于壟斷經營的狀態,這在一定程度影響了資源的有效整合和一體化運作。城市物流配送的布局分散,缺乏健全的信息系統。
(2)缺乏專業的城市配送管理人才
相對于一般物流來說,城市配送的市場化程度偏低,專業配送管理人才的短缺導致管理手段相對落后,服務意識較差,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城市配送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產生影響。
四、發展城市物流配送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物流網絡的統籌規劃,注重專業市場的物流功能配套
加強城市物流配送網絡與區域物流配送網絡的有效銜接,注重物流網絡的協調發展,注重物流配送的基礎設施和運輸設備的建設,建立起以商品配送服務為主體的城市配送型物流中心,發展高效低耗的綠色物流體系,實現物流資源的優勢互補。
(二)大力發展協同配送,加速推進城市配送標淮化的建設
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與零售商之間的合作潛力,還可以有效提高貨物流通全過程的運輸效率,還可以降低車流量,減少物流設施的閑置成本,有利于企業規模效益的實現。
(三)發揮物流協會的重要作用,注重物流行業人才建設
以現代物流服務標準化為切入點,通過行業協會來規范城市物流配送市場的經營行為,維持市場秩序。并且在政府指導下,以行業協會為主導,加強校企合作,以期促進高端城市配送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城市配送問題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牛秀明,艾振,李金雷.城市配送問題研究綜述[J].物流技術,2017,36(08):21-25.
[2]尤寶慶.基于電子商務下的城市配送體系的構建[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37(04):86-87.
[3]許茂增,余國印.城市配送研究的新進展[J].中國流通經濟,2014,28(11):29-36.
[4]胡永仕.城市配送體系構建的理論框架——以福州市為例[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4,12(04):375-380.
[5]何旭.城市商業統一配送體系發展研究[J].商業時代,2011(1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