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熱夏季,是蚊子滋生的季節。尤其是家里的寶寶,身體皮膚上經常可見被蚊子叮咬后出現的小紅包,深受其害。使用花露水是家長慣用的驅蚊方法之一,然而,最近花露水又開始被傳含農藥,有毒。
花露水成分中有農藥,但毒性小。驅蚊花露水屬于衛生殺蟲劑,因此這一產品也屬于農藥管理的范疇。其實,在驅蚊水中,具有驅蚊功效的成分主要是驅蚊酯或避蚊胺,是一種農藥。不過,避蚊胺的毒性很小,只要在規定范圍內使用,比較大的兒童和成年人都可以安全使用。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凡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制品都屬于農藥,必須經過國家授權部門進行藥效、毒理性實驗,確認對人體、環境無害,取得農藥登記證號并在包裝上標注才可上市。
《農藥管理條例》規定,毒性分為劇毒、高毒、中毒、低毒和微毒(沒有無毒級),哪怕是事實無毒級也須標注微毒,市場上的品牌驅蚊花露水基本上是無毒級。
【提醒:幼兒少用,頻繁接觸容易過敏】驅蚊農藥成分在驅蚊水中的含量極少,噴灑在人身上很容易揮發,對成年人并沒有什么影響。但是,幼兒的皮膚比較敏感,并且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排泄、皮膚的免疫系統等功能還沒有完全建立,如果頻繁接觸驅蚊水,尤其是在密閉的空間中使用,驅蚊水無法快速揮發,很容易過敏。也有可能影響肝臟、腎臟、神經中樞等功能,輕則頭昏乏力,身體不舒服,重則會有中毒的風險。因此,幼兒盡量少用驅蚊水。
在使用驅蚊水時,一定要仔細閱讀注意事項。比如,有皮炎以及皮膚破損者禁用,孕婦和易過敏者禁用。而嬰兒使用時,應稀釋5倍后使用。
【當心:不要讓兒童單獨使用和玩耍花露水】普通花露水中都含有乙醇(酒精)成分,且含量一般在70%以上,因此極易燃燒。在平時存放時,就應當遠離火源。
日常使用時,切記不要在涂抹完花露水后馬上靠近明火,不要抹了花露水就去開燃氣做飯,也不要在加熱后的電子蚊香旁噴灑花露水……在使用花露水后要稍等片刻,待酒精揮發后再做點燃蚊香、抽煙等其他需要接觸明火的動作,以防燒傷。更不能讓年齡幼小的孩子單獨使用和玩耍花露水。
除了謹慎給孩子使用花露水之外,以下這幾樣東西,家長們就別給孩子買了。
【驅蚊手環:中看不中用】在淘寶網上搜索“驅蚊手環”,顯示共數萬件寶貝,價格從三四元到七八百元不等,卡通的造型看起來很美觀。不過,目前還沒有一款送到專業實驗室的驅蚊手環通過專業檢測,證明具備有效的驅蚊效果。另外,這些驅蚊手環均未取得農業部門的農藥登記證號,即未得到“衛生殺蟲劑”產品的官方認證。
【驅蚊燈:有可能傷害皮膚】有家長認為,驅蚊燈只是利用光線滅蚊,應該沒有毒副作用,而事實并非如此。一些驅蚊燈利用紫外線驅蚊,這個波段的紫外線對人體有一定影響,如果長時間暴露,還可能造成皮膚老化等危害。另外,利用昆蟲趨光性原理滅蚊的“燈”,其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類產品并不適合家庭使用。
【驅蚊APP:“超聲波”說法不科學】給手機安裝驅蚊軟件,手機就能發出超聲波,把蚊子們“嚇走”?這一說法并不科學,超聲波是聲音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目前的手機本身無法發出超聲波,更別談以此驅蚊了。

【維生素B1:效果未經驗證】網絡上熱傳的“口服或者噴灑維生素B1防蚊”,沒有經過嚴謹的專業檢測,效果未得到科學驗證。維生素B1的水溶性很強,在水中并不穩定,怕熱,見光很容易分解,用維生素B1水防蚊不靠譜。
任何藥物都有引發過敏的可能性,雖然很多驅蚊液說明書上標明兒童可以使用,但并不是能完全保證兒童用了不過敏。因此敏感體質的寶寶用驅蚊水要謹慎,一旦過敏要立刻停用。
建議3個月以下的寶寶采取物理防蚊,這是最安全的方法。要在寶寶活動的居室內安裝紗窗、紗門,夜里給寶寶使用蚊帳,準備一個電蚊拍隨時消滅室內的零星蚊蟲,盡可能使用空調或風扇把居室溫度控制在26℃以下,以避免寶寶出汗過多,出汗多也容易招蚊子。帶寶寶外出時,應避免黃昏和黎明蚊蟲活躍的時間段;盡量給寶寶穿薄的、淺色的長袖衣褲外出,并注意遠離草坪、花壇、水池等蚊蟲聚集的地方。
家居環境也要做到以下幾點:
1.檢查家里盆盆罐罐、地漏、下水道、花盆等有積水處,有蓋子的蓋上,能換水的勤換水。地漏、下水道等處防止積水,并時常噴點殺蟲劑,不給蚊子生存空間。
2.家中水生植物要定期換水。
3.注意關好紗窗、紗門,避免蚊子飛入屋中。
4.不要把易拉罐、礦泉水瓶、雞蛋殼等容易積水的垃圾亂扔,垃圾桶最好用有蓋的那種。
5.如果出差或長期不居住,把抽水馬桶的蓋子蓋上,把洗手池、水池里的水放干凈,以防蚊子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