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周
近年來,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根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法治財政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圍繞“法制中國示范城市”目標,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構建法治財政閉環管理體系,加強法治財政源頭管理,全面推進法治財政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法治財政閉環管理體系,就是以法治財政制度體系為基礎,以法治財政實施體系為重點,以法治財政監督體系為抓手,以法治財政績效體系為導向,以法治財政保障體系為依托,在法治財政管理中構建有規劃、有布置、有落實、有檢查、有反饋、有改進的閉合環節管理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法治財政閉環管理體系
第一,以法治財政制度體系為基礎,通過規范和完善制度,形成較為完備的財政法治制度體系,為推動和保障財稅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提供有力制度保障。近年來,深圳市財政委員會以制度夯實法治之基,在財政管理中制訂發布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完善了財政管理制度。在規范性文件管理上,根據相關要求,先后印發了進一步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的通知、做好政策解讀的通知等文件,嚴格按有關規定和程序審核規范性文件。積極開展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建立了單位歷年規范性文件數據庫,對即將到期的規范性文件及時提出警示,督促相關處室盡快啟動修訂、續期或廢止等程序,全面加強單位的規范性文件管理。
第二,以法治財政實施體系為重點,通過明確權責事項、規范執法程序、公示執法結果等措施,形成較為高效的財政法治實施體系,推進各項財政法律法規和政策落到實處。一是“以公開促規范”,將現有執法事項與省級權責清單和最新法律依據相對照,查漏補缺,編制了財政執法權責清單并向社會公開;二是“以記錄促規范”,先后制定了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辦法(試行)和行政執法公示辦法(試行),實現了執法的全過程記錄;三是“以管理促規范”,向相關處室明確重大行政決策有關程序和要求,動態掌握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開展情況,關鍵節點和環節及時提醒提示,保障了單位重大行政決策的依法制訂和實施。
第三,以法治財政監督體系為抓手,通過加強法律風險和政策制度風險內控管理、強化行政復議和行政處罰聽證工作,形成較為嚴密的財政法治監督體系。自《廣東省行政應訴工作規定》(省政府第226號令)發布以來,本單位建立了委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機制,2017年實現了委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勝訴率100%“兩個百分百”。為充分保障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聽證權,對于當事人提出行政處罰聽證申請的,全部依法組織了聽證。
第四,以法治財政績效體系為導向,通過“干、查、督”系列措施,形成較為嚴密的財政法治績效體系,確保各項考評工作得到較好落實。首先,制定了本單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細化績效考核指標,明確責任處室和分管領導,將任務分配給具體責任人來“干”;其次,制定檢查工作計劃,重點由責任處室自“查”,根據自查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最后,建立考核指標“臺賬”等,運用“臺賬”記錄“督”促落實法定程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第五,以法治財政保障體系為依托,通過宣傳保障、能力保障、組織保障等手段,將保障體系嵌入法治財政體系建設全過程,全面維護并推進法治財政體系建設。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按照有關文件要求,結合財政實際,組織了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例如黨組中心組專題法治學習、對市區兩級財政干部分批專題法治培訓、重點法律法規講座等,重點學習《憲法》《預算法》《深圳經濟特區政府采購條例》等,用法治思維武裝財政干部職工的頭腦;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精神,招錄有律師資格的公務員,同時聘用多名法律顧問提供法律支持,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公職律師的作用,有力提升了防范化解財政法律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