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瑜
[摘要]在針對我國重點的工業企業進行實地考察之后,分析我國目前重點的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還存在很多問題,創新主體地位需要進一步加強,同時國內的市場需求變化,也導致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面對深化問題。本文主要從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入手,針對性提出了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策略。
[關鍵詞]工業企業 技術創新 能力提升
自從我國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以來,我國的工業企業積極提升企業創新,大規模的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大幅度的提升了企業的銷售收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掌握了一部分核心技術。但是盡管如此,跟發達國家相比較來說,我國的創新性還存在很大的差別,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還是受制于人。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發展正處于初級階段,因此想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提升創新水平,還需要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
一、我國重點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1.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還需要進一步強化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都堅持了在技術創新發展過程中企業的主體地位,一部分的企業自身擁有創新實踐的發展動力,同時也具備了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戰略發展信念,因此會在發展過程中主張以自主研發為主積極采取合作創新。這些企業自身有能力主導企業的創新發展,因此不管是選擇使用產學研供需合作還是于同行之間進行技術合作,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來進行主導創新,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憑借主導能力形成創新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環。但是還有一部分企業自身的創新動力不足,由于催動企業創新需要擴大企業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成本消耗。近些年來我國高利潤率的企業大部分都是資源類型、金融類型以及房地產行業,因此大部分有資源的企業更愿意選擇進入這樣的行業,而不是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從企業發展環境來說,一部分企業面對過度競爭,例如說家電產業、鋼鐵產業以及建材產業等,這些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導致企業的生存日益艱難,根本沒有其他的余力開展創新發展。以某工業企業為例,分析企業的創新技術獲取情況。見表1。
根據表1可知,工業企業獲取技術的路徑較多,例如引進技術、消化吸收技術、購買國內技術、技術改造等,其中,技術改造是進行創新的關鍵,就近4年的技術改造經費支出來看,雖然費用有所增長,但增長緩慢,企業購買國內技術經費的支出也在不斷增長。由此可見,工業企業的創新還存在諸多不足,企業尚未能明確自身的創新主體地位,未能完全的從技術引進轉變為技術創新。
企業的創新收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這是阻礙企業創新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創新也就意味著企業需要進行改變,改變就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風險,其中包含有技術、資產等各方面的風險,創新的成果產業化和商業化失敗之后,就會面臨著市場風險,創新的成果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足,會導致出現技術風險,這些風險的出現,對于本來實力就不強的一部分企業來說,往往需要企業傾其所有。我國國有企業正在不斷地改革發展,但是改革還需要不斷的深化,要積極鼓勵國有企業創新內部動力機制,國有企業當中的人員考核、聘任等制度還需要嚴格化管理,要在強調資產保值和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要重視企業的人才管理和制度管理。從目前來看我國現有的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較差,主要是企業不能夠良好的把握市場發展需求,同時也無法給企業的發展提供持續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導致了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較為緩慢。我國大部分工業企業自主參與的創新項目還是比較少,更多的還是執行者和配角參與其中,想要真正的開展技術創新,工業企業需要突破核心技術和產業鏈主導創新能力等方面。
2.市場認可度比較低
企業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無法有效提升,主要是由于企業的基礎研究能力不足,市場認可度低。想要提升企業的核心技術水平,需要經過長期的研究和積累,但是技術的發展市場應用就面臨著比較嚴重的后發劣勢,這主要是我國一部分企業過于追趕地位造成的。目前我國工業企業取得的核心技術無法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在我國國內市場的認可度也相對較低,例如說我國的奇瑞企業發動機產品,以及我國海信集團的信芯核心技術等零部件,在我國的市場發展都面臨著開拓難的問題。
3.產業鏈創新能力的建立難以突破
想要促進我國工業企業的自主創新,就要相應的建立企業的產業鏈創新能力。我國目前面臨著非常大的產業鏈創新壓力。針對技術供給導向成立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要的運行重點是工科各種一系列的技術難題,能夠有效地解決技術工給問題,但是想要提升產業鏈的創新能力,還需要擁有相對比較完善的產業鏈布局,這樣才能夠開展持續的產業鏈創新實踐活動。目前我國一部分企業都是通過龍頭企業來自主完成產業鏈,還有一部分企業則是依靠市場發展來形成產業鏈,例如說光纜、光纖以及玻璃棒產業鏈,還有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切片以及多晶硅產業鏈等。我國在傳統的彩電時代已經很好的完成了國內的產業鏈布局,這也為后期彩電產業的發展打下來非常堅實的基礎,但是在現代化平板時代,我國的液晶面板、等離子面板等都沒有完善的產業鏈布局,導致在現代化的平板時代,彩電產業逐漸陷入了發展的困境。
4.技術創新國際化發展還存在挑戰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我國一部分優勢企業已經逐漸朝著國際化發展,企業的技術獲取手段也已經逐漸轉變成為了高級形式。我國企業自從2000年以來不斷地收購國外的先進技術核心和指示產片并購,例如說汽車企業、電子信息、機床企業以及鋼鐵企業等,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階段,發達國家的產業發生了調整,增加了技術并購的機會和可能,但是我國在國外技術的獲取過程中還會遇到技術的封鎖和壁壘問題。在開拓國際市場過程中,我國面臨著更高的壁壘,大部分的高端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導向政策和實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我國的政策中有一部分是以約束為目的制約了企業的技術國際化創新。同時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審批程序相對來說比較復雜,財政、稅收、金融以及外匯等政策支持還沒有貫徹落實到位,這些都會對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造成影響。政府部門針對國有企業的出國出境管理比較嚴格,限制了企業的海外業務擴張。
5.人才制約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
近些年來我國工業企業非常重視人才管理工作,積極使用了人才激勵機制,吸引更多的人才能夠進入到工業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但是盡管如此,還是有一部分企業勉勵職能和人才管理機制的缺失,影響了工業企業的創新發展。目前全球化競爭日益發展激烈,在我國的國有企業當中表現的更加突出,因為國有企業跟同行業中的企業進行人才競爭基本上都處于弱勢,制約了企業的基礎創新能力提升。為了能夠促進工業企業的創新發展,需要積極改善企業的分配機制和人才激勵機制,具體的固定處企業科研人員的激勵分配以及創新成果利益。但是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一部分國有企業獎勵都是需要納入到企業的工資總額當中,并沒有進行單獨的列支。一部分企業已經逐漸發展到了自主研發技術的階段,需要高層次的科技人才,例如說電子信息企業、汽車企業以及移動通信企業等。一部分國有企業受到了體制的限制,無法應用有效的激勵機制吸引高素質人才,出現了人才匱乏的問題。
二、我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有效措施
我國出臺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其中強調了企業才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我國國務院配合出臺了配套政策,從企業的科技投入、稅收激勵以及金融支持等幾個方面引導企業引進消化吸收之后在繼續創新發展。這些優惠的政策措施是國家目前出臺的最為系統的政策措施,旨在促進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發展。在后期我國相關管理部門又繼續出臺了幾十項政策措施,具體細化了配套措施要求。
1.持續強化技術供給導向的創新能力支持政策
針對工業企業的發展,設定出專門的工業創新專項資金,針對我國工業核心技術的突破以及國外無法引進的先進技術和關鍵技術,要設定出工業創新專項發展資金,引導工業企業能夠積極主動地開展企業技術創新。政府部門要組織和實施企業的技術創新推進工程,以產業的創新聯盟為載體,由行業的龍頭企業為主導,聯合突破產業鏈上下游聯合機構的技術創新工作。要強化企業內部的技術改造支持力度,想要提升工業企業的創新能力,先要強化技術改造工作,在國家建設的總體部署當中納入企業的技術改造工作,加強工作的支持力度,促進我國企業的產品升級以及產業升級。
2.強化創新環境建設的支持政策
要針對目前我國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發展現狀,制定出支持企業走出去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相關企業發展配套政策,鼓勵具有發展條件的工業企業,能夠積極開展跨國技術并購,在境外設立出創新技術研發機構,能夠積極吸引更多國外的創新資源,跟更多的專業化跨國公司合作,成立創新聯盟,積極申請國際技術標準,從而提升我國工業企業的全球化創新水平。要根據我國工業企業的發展情況,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有企業發展的人才激勵特殊政策,吸引高素質人才,和領先科技人才,打造出國際化創新企業。要積極的發揮出大型企業在國家自主創新發展中的骨干作用,國家政府部門中科技發展規劃制定要積極聽取社會企業的發展意見,基于企業的創新發展角度制定出科技項目,允許一部分有實力的企業組織積極開展自主科技研究項目。
3.強化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創新能力支持政策
要積極制定出市場促創新的戰略總體部署,完善和消化創新政策,配合使用符合市場發展需求的工作機制,先進技術采購以及自主創新產品采購的政府采購制度,要積極針對一部分行業標準加大支持力度,例如說重大自主創新成果等,需要形成一定的國家標準以及行業標準,要完善技術標準轉化機制,同時積極引導社會需求發展,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業鏈創新政策能夠建立出產業創新聯盟,有效促進企業能夠形成產業鏈合作關系,得到跨產業的創新支持,還能夠積極總結產業鏈上其他成功企業的發展經驗,積極評選企業創新群體,并給予一定的獎勵。要為企業的核心技術創新發展形成有力的市場條件,鼓勵和促進產品核心技術零部件的自主創新發展。
4.構建完善的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影響其進行技術創新的因素有很多,要想促進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就必須構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指標分析,掌握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關鍵,從而滿足工業企業的創新發展。對于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
通過建立評價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能夠促使工業企業充分認識到自身對于技術創新應當擔負的責任,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結語:積極促進我國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發展,能夠促進我國工業的郵寄轉型,促進我國工業經濟的穩定發展。提升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也是貫徹落實我國中央政府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促進經濟的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推動我國工業產業結構的邁向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