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摘要]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在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劃分國資產管理權限,建立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機構與體系的一項根本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全面分析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現狀,深入剖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十九大對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要求對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國有經濟 國有企業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強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繼續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強調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認清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具體形勢,把握本輪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現狀
從總體上看,我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基本框架初步確立,國有資產管理不同主體的權利和責任基本明確,國有資產管理日益規范并納入法制軌道。但由于我國處在經濟體制轉軌的階段,國有經濟的戰略性重組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任務遠未完成。近年,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方面的探索主要有:
1.實行國有資產的授權經營方式。國有資產的授權經營方式,是指對一些經濟實力強、技術先進、具有較高市場開拓能力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或具有行業壟斷性質的大型企業,經政府授權,由其作為國有產權代表,對下屬企業的國有資產進行管理的資產經營方式。
2.建立地方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統一行使國有資產所有者的職能。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負責本級政府所管轄國有企業的國有資產產權管理,通過資產經營公司或投資公司,對國有企業進行控股經營,形成國資委一經營中介機構一國有控股企業的三層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3.國有資產管理法律體系的建立。我國先后頒布了《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企業國有資產法》等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為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制化奠定了基礎。
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問題
(一)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還不統一。除屬于國資委系統管理的國有企業之外,還存在大量的游離于統一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之外的國有企業,這些企業或者沒有明確的出資人,國有產權主體或代表“缺位”的問題有待解決。
(二)國有資產管理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還沒有完全理順。一是作為國有資產所有者的國家和全體人民與作為國有資產所有權代表的國務院之間的信托關系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二是政府具有國家行政機關和國有資產出資人的雙重職能,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作為政府的附屬部門,在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時難以擺脫作為國家行政機關的政府的干預。
(三)國有資產監管不力,資產流失現象普遍存在。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損害了國家的整體利益,會造成社會財富和收入的分配不均,釀成社會不穩定因素。
(四)國有資產戰略布局不合理,資產經營效益不高。目前國有有經濟仍存在分布戰線過長、結構不合理、資產經營效益不高的問題,需要通過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
四、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對策
(一)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法律法規,依法維護所有者權益和所出資企業各項合法權益。首先在立法理念方面,應改變目前以政府行政管理為核心的辦法,從主要側重對政府監管權利的保護向規范政府行為和保障企業權益的方向轉變。其次在立法方法方面,應改變目前以原則性規定為主的方式,對國有資產管理不同主體的權利和義務進行清晰的界定,對監督和懲罰機制作出詳細的規定。再次在法律體系方面應改變目前的行政管理式的法律體系,建立以國有資產的全國性綜合法與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的專門法為主要內容的新的法律體系。
(二)完善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研究實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根據現代市場經濟運行特點,建立國有資本經營約束激勵機制,對國有及控股企業普遍實行負責人年薪制,建立出資人對企業負責人薪酬的管理機制,改變企業負責人自定薪酬的狀況。同時,探索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在試點基礎上逐步推行,提高國有資產運行效率。
(三)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完善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制度。完善外派監事會制度,進一步規范授權經營國有資產企業的資格認定條件,國有資產管理權限與責任等,加強監管,既保障授權經營企業自主權,又能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實現政府經濟社會政策目標。
(四)積極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加快培育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適當關閉破產項目,加快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步伐,同時根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優化國有資產配置,增加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等領域的投資,增強國有經濟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在競爭中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
(五)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的多元化。根據國有資本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需要將國有企業實行分類監管,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利用資本市場的股東監督職能推進國有企業的公司治理,加快建立健全股權流轉和退出機制,健全完善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機制。
另外,還應該繼續探索按市場化選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途徑和做法,加大企業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力度,建立職業化的國有資產經營管理人員隊伍,吸引優秀人才參與國有企業管理。
五、結論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也需要不斷的調整完善,特別是在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職能的前提下更需要細致研究這些問題,本文的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