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明 馬春霞
【摘要】:核桃歷來是人們喜愛的堅果之一,也是我國主要的出口創匯果品。目前核桃樹作為生態和經濟兩用林木,在丘陵、山地、平原的退耕還林中被廣泛應用,但由于嫁接技術的不成熟,導致嫁接成活率低、嫁接苗成本較高、很大程度的制約著核桃產業的發展進程。
【關鍵詞】:枝接技術; 接穗采集; 嫁接時間; 砧木處理 ; 接穗嫁接; 接后管理 ; 芽接技術
核桃在我縣栽培歷史悠久,是我縣經濟林主要栽培樹種之一,分布范圍較廣。但品種老化、產量低、品質差、經濟效益不明顯等現狀成為制約我縣核桃產業發展的瓶頸因素。近年來由于不斷加強核桃樹嫁接技術的引進,有效的改善了這一現狀。現在我縣核桃樹嫁接技術逐步進入了成熟階段、操作熟練、成活率高。有望提高我縣林業經濟的大力發展。那么核桃樹該怎樣嫁接呢?下面我對核桃嫁接技術進行簡單的闡述:
核桃樹的嫁接可采用芽接法和枝接法。
1、枝接技術
1.1接穗采集:從核桃落葉后到樹液流動前都可進行,應在生長健壯、發育充實、髓心較小、無病蟲害、粗度在1.0~1.5厘米的1年生枝條上采集,并做好防止防止其失水的措施。秋冬季采集的接穗必須用石蠟封嚴剪口,蠟封后可埋在0℃~5℃的窖內濕沙貯存,接前2~3天取出放在常溫下催醒促其離皮。春季萌動前采集接穗,可隨采隨嫁接,但要注意防止接穗失水。
1.2嫁接時間:以砧木萌動到展一葉期為最佳,一般是4月中旬至5月上旬。
1.3砧木處理: 砧木要求樹體健壯、嫁接部位光滑、接頭粗度3~10厘米為最佳。嫁接前3~5天在砧木基部7厘米左右處,鋸2~3個深度為干徑1/4、傷至木質部的鋸口進行放水,以減少傷流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也可在嫁接3~5天后截斷砧木1~2條根,使傷流發生在根部,變上流為下流。
1.4接穗嫁接:先用嫁接刀將15厘米左右接穗下端削成一側長4~5 厘米的削面,削面要平,角度要合適。然后選砧木光滑部位,按照接穗削面的形狀輕輕削去粗皮,露出嫩皮,削面大小略大于接穗削面,并在砧木中央縱切1~2厘米長的切縫,深達木質部。然后把接穗削面朝向木質部,慢慢插入砧木皮層與木質部之間,注意不要把接穗的傷口都插入砧木,要露白0.5 厘米左右,以利于傷口愈合。砧穗粗度不一致時,就要保持對齊一側。最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嫁接部位,并用麻繩或塑料繩自上而下捆扎,捆扎時要將劈口、傷口及露白處全部包嚴,并捆緊。
1.5接后管理:嫁接后兩周內切勿灌水,以防加大傷流,造成接口大量積水,影響成活率,同時要經常檢查接頭,若出現積水要及時刻傷放水。20天左右接穗開始萌動,每隔2~3天觀察一次,對展葉的嫁接枝要及時進行放風,放風口要由小到大,不可一次打開。成活后應及時除萌和松綁,除萌可以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于嫁接部位愈合;松綁時間宜在新梢長至20厘米以上時進行,待嫁接苗長至35~40厘米時,用小竹桿或木棍固定做防風桿,以防治風折。
2、芽接技術
2.1接穗采集:選擇發育枝,在3月中旬芽即將萌動時,采集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1年生枝作接穗,接穗剪下后隨即剪掉葉片,只保留葉柄1.5~2厘米。注意用濕麻袋或濕布覆蓋采好的接穗,以防止水分流失。接穗最好現采現用,若因各種客觀原因不能當時芽接,可將接穗捆好后豎著放到盛有清水的容器內,浸水深度lO厘米左右,每天換水2~3次,上半部用濕麻袋蓋好,然后放于陰涼處,最多可存放3~4天。
2.2嫁接時問:最佳時間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為宜,此時溫濕度條件適宜,砧、穗均生長旺盛,接后愈傷組織容易形成,芽萌動后生長快,木質化程度高、有利于安全過冬。過早成活率低,過晚接芽當年不萌發或生長不充實,越冬有困難。
2.3接穗嫁接:首先在接穗接芽上部0.5厘米處和葉柄下0.5厘米處各橫一刀,割斷韌皮部,深達本質部,然后在葉柄兩側各縱切一刀,要求深度達到木質部但不割斷木質部,以使較嫩的芽片容易取下,接芽以接穗中下部飽滿芽嫁接成活率最高。取芽時在撕開的一側斷口處用力向另一側推芽體,使芽片木質部與韌皮部分離,要保證生長點全部取下,最后用手撕下芽片。砧木處理去掉過密、多余的枝條,把樹形整出來。選留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枝條,在距主枝10厘米的范圍內(使樹形緊湊)選出嫁接部位,然后在枝上方留4-5片葉子去頂,接芽方向靈活掌握,中心干芽方向朝里,其余側枝芽朝一側或枝背,有利于恢復樹形。其次在砧木上選一位置、方向合適、光滑的部位,上、下各橫切一刀,長度要大于所取芽片長度,有利于放水,然后在外側縱切一刀,刀口深度要割斷韌皮部但不傷木質部,并從開口處將砧木的皮挑開,再撕下韌皮部。再次將接穗上割好的芽片取下迅速貼到砧木開口處,芽片兩側應與砧木密合,特別是下端應與砧木接觸,為避免形成層損傷,不要將芽片在砧木上來回磨擦。最后用寬2厘米左右塑料條由下至上將芽包扎嚴緊,芽外露,但不宜過緊,以用手指輕按芽片無起伏松動為好。
2.4接后管理:嫁接后要及時除掉砧木上的萌芽,以促進接芽萌發,一般10天左右除1次萌芽。10天左右檢查成活,成活的標志是葉柄脫落或芽萌動,未成活的及時補接。接芽成活后即可將砧木在接芽以上2厘米左右剪掉,以刺激接芽生長。當接芽長到10厘米時可去掉塑料條以利生長,長至30厘米左右時進行摘心處理,有有利于安全越冬。
小結
影響核桃嫁接成活的外部條件和自身因素較多,各地嫁接時在參照本技術要點時一定要結合當地的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馬學明、男、回族,1980年生于積石山縣吹麻灘鎮,在積石山縣銀川鄉林業工作站工作,長期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第二作者,馬春霞、女、東鄉族,1983年生于積石山縣銀川鄉,在積石山縣尕護林造林站工作,長期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