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義
【摘要】:隨著城市發展進程的不斷深入,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園林的綠化對人類的生活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是城市現代化建設及居民生活水平質量提高的重要體現。本文就園林綠化工作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日常養護進行探析。
【關鍵詞】:園林綠化;重要作用;養護工作
城市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工業化發展與現代化建設的速度日漸加快,帶來了更加全面、更加快速的發展際遇,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與之相對的負面作用。其中危害性最大的是對城市生態體系不可修復性的破壞,各種工業運作與人口、車輛激增產生的有害廢料、生活垃圾威脅著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生態環境日益脆弱的根基。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開展了各種有目標、有方法的環境治理與污染防范,而其主線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界的自我修復功能。也就是以園林綠化為主體,發揮植物的多種功能,并以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使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得到協調發展,建造有園林風貌。而且在有可能的條件下生產各類園林產品,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人類創造出最理想的清潔、舒適、優美、文明的現代化生態環境。
1.園林綠化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
1.1凈化空氣
城市中由于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大量粉塵、煤煙、有毒氣體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空氣污染。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吸收有害氣體,釋放氧氣,在城市中像人類的肝臟一樣具有解毒作用。大片的樹、草能使空氣中的一些顆粒狀污染物沉降下來,并且植物的枝葉對煙塵和粉塵有明顯的阻擋、吸附和過濾作用,大多數植物都能直接吸收臭氧、氨氣、鉛氣體等有害氣體。資料表明,城市園林綠化是空氣自我凈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城市綠化覆蓋率增加到50%時,大氣中的污染物質可以基本得到控制。
1.2減輕噪音
噪音污染的來源十分繁多,但是危害卻比較直接。除了對人們的正常作息產生影響之外,對健康也造成極大的損害。長時間處于高分貝的噪音環境中,會對人類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的傷害,導致出現各種不良的精神反應,如精神不振、極度疲勞、脈搏和呼吸加快、血壓上升等癥狀。研究表明,在沒有植被覆蓋的嘈雜的街道上,噪音強度比很好地覆蓋了樹木的街道的噪音強度高5倍以上。樹冠和枝干能有效的對噪音進行弱化吸收,若在城市街道和居住地附近種植一些樹木,形成樹林帶,可以起到隔絕噪音的作用。
1.3美化城市
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不僅能美化城市面貌,還能改善居民生活,體現著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水平。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植物栽培后,外形千姿百態,四季蔥綠,豐富了環境的空間變化。并且我國的園林綠化具有鮮明的當地文化特色和民族風格,在建設過程中,建筑物與園林不斷滲透,自然與人互相結合,打破了建筑物的平直單調,從而加深了城市環境的空間感和層次感。且園林綠化建設的發展,滿足了人類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向往與追求,不斷加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地愛護環境,愛護城市。
2.園林綠化養護的一些重點
2.1實現植物種類的多樣化
植物種類的多樣化可以從根本上保證綠化工程的美觀效果,可以更好的促進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首先,在植物種類的優化選擇過程中要注重做好相應的新品種培育工作,結合當地環境特點和植被需求來引進新品種。其次,了解植物本身特點及相應的生長習性,做好長遠規劃,從可持續性的角度有選擇的進行重點培育。最后,對于引進的種類和城市原生植被做好養護工作,一方面促進植物更好地生長,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植物達到美化環境、美化城市的效果。
2.2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要想實現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穩定長遠發展,就必須加強對養護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一是對養護管理人員要進行相應的選拔和篩選,主要考察養護人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臨時險情的應變能力,從根本上杜絕管理隊伍中混入濫竽充數者。二是注重組織開展培訓活動,結合城市園林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建立健全的考核機制,激發人員的學習積極性,確保培訓質量。三是管理養護人員要注重提升自我能力,在植被病蟲害防治、探索植被養護路徑、了解植被生長變化的實際工作中做到自律自覺。
2.3科學規劃設計
園林綠化要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質進行科學設計、合理布局。以本土植物為主,切實做到適地栽種,喬灌木與地被植物相結合,按照生態和美學的原理進行配置,滿足各種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條件與長遠的可持續性發展。還要根據不用季節和植物季的變化,制定相應的養護技術措施和養護勞動力投入量,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對園林植物的選苗、起苗、包裝、運輸、栽植等做到精心挑選和安排。只有嚴格的按照規范科學合理栽培,成活率才會比較高,為后期的養護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2.4提高養護工作中的機械化水平
園林綠化的現代化方向是實現機械化運作,依靠現代技術,廣泛使用機械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與養護水平。但是在實現園林綠化管理養護工作機械化的同時,要保證機械設備的安全性與節能性,保護植物及養護人員在操作中的安全,防止二次污染的出現,對于某些屬于手工藝性質的勞動工種,不可用機械代替,必須保持手工操作的特色。既要注重勞動生產率,又要保證園藝質量。
結束語:
園林綠化與城市發展模式的轉型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必然會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的一個主要載體。然而園林綠化建設需要根據當地的整體實際情況,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因地制宜,根據季節、土壤、適應能力等綜合因素合理選擇植物,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發展規劃,需要做到園林綠化資源的優化配置。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不太注重節約土地、不太注重生態效益、不太注重園林綠化內涵發展的模式,轉向著力提高土地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機制,強化生態效益與綜合功能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糜志剛.淺談當前園林綠化養護的重要性及其優化管理策略[J].建材與裝飾,2017(49):56.
[2]姜團結.園林綠化工程的養護與管理[J].鄉村科技,2017(32):40-41.
[3]魏海華.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園藝,2017(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