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雄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農業機械技術創新與培訓的原因,接著指出在農業機械技術的創新與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分別提出進行農業機械技術創新和培訓的對策,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技術;創新;培訓;對策
【引言】:農業機械技術的運用對于推動農業發展和提高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了進一步擴大農業機械技術的使用范圍,使更多農民受益,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動農業機械技術創新和提高培訓效率。
1、農業機械技術創新和培訓的原因
1.1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發展
農業機械技術的創新,能夠提高農業機械的適用范圍和使用效果,更適應農業朝著規模化方向發展的需要;減輕勞動強度,降低作業成本;減少勞動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農業機械技術的培訓能夠擴大掌握農業機械技術的人群,從而提高農業機械技術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效果,推動農業機械技術在不同范圍內的使用,從而帶動我國整體農業的發展和進步。
1.2能夠加快我國農業轉型
近年來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逐漸調整,農業類型也從原先的粗放型轉變為精細集約型,農業發展方向為科技化、綜合化和集約化,而在這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就是農業機械技術。
借助農業機械技術的創新、培訓和使用,越來越多地區的農業生產集約化和精細化成為了可能;農業機械技術應用在大規模農業生產中產生的效果,推動了更多地區的農業朝著規模化方向發展,這對于加快我國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1.3能夠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價值
農業機械技術的創新和培訓,不僅能提高農業機械的作業質量,還能提高使用它的能力,從而實現農業機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高效應用和使用價值。
2、農業機械技術在創新和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2.1在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2.1.1.缺乏農業機械技術創新資源
農業機械技術的進步和創新,離不開對其他先進技術的學習和機械設備的了
解,而在實際的農業機械技術創新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農業機械設備不配套或對農業機械設備的了解和使用不夠熟練的現象,在此情況下,相關人員不知道不同設備的屬性和操作方法,無法將農業機械設備配合使用,也就很難進行創新。
同時對國外先進農業機械技術不夠了解,或者拒絕參考也會阻礙到農業機械技術的創新,會影響農業機械技術水平在國際上的提升。
2.1.2.缺乏農業機械技術創新人才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少有人愿意從事農業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再加上農業機械技術的研究和創新本身具有較高的難度和復雜程度;我國在農業機械技術研究和創新方面給予的資金支持不夠充足等,就容易造成我國在農業機械技術研究方面的人才缺乏,也就會放緩我國農業機械技術創新的速度。
2.2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2.2.1.接受培訓的人員對技術培訓的重視程度不高。
在接受培訓的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農業機械技術的培訓不夠重視,不端正學習心態、消極應付技術培訓課程,導致對農業機械的了解程度和操作熟練程度達不到要求,從而在實際應用中埋下了故障風險和事故隱患。
2.2.2.接受培訓的人員的素質較低:
農業機械技術的培訓對象主要為農民和農業機械操作人員,大部分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對農業機械技術不夠了解,較多的人員都不能夠及時學習和掌握住農業機械技術培訓內容,使得農業機械培訓的速度較慢,成效不大。
2.2.3.培訓體系和方式較為落后:
很多地區的農業機械技術培訓依然采用傳統的、僵化的培訓體系,不具有針對性,更缺乏創新性,導致接受培訓的人員的學習熱情不高,培訓效率較低。
2.2.4.缺乏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訓。
大部分農業機械技術的培訓內容都是機械原理等理論方面的內容,而對于如何實際應用農業機械技術的培訓則遠遠不夠。比如,農業機械設備不齊全,不具備現場操作教學的條件,就會使接受培訓的人員難以獲得實際操作的機會。
3、農業機械技術的創新與培訓對策
3.1創新對策
3.1.1.集中農業機械技術創新資源:
(1)適當加大政府投入,增加農業機械技術研發機構,并與農業機械制造企業以及農業機械技術研究部門建立聯系,以便進行農業機械技術交流,提高整體的農業機械技術創新能力。
(2)及時引進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先進農業機械技術,并對其進行吸收利用,還可以聯合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農業機械技術研究人員,建立共同研發的小組,研究和攻克農業機械技術創新中的難點和關鍵點。
3.1.2.鼓勵農業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
(1)給予農業機械制造企業適當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政策,減輕農業機械制造企業發展的困難,鼓勵其進行農業機械制造和創新,提高農業機械的質量,推動農業機械技術的進步和創新;
(2)對農業機械購置給予適當補貼或減免,擴大農業機械的適用范圍,不僅能夠提高對農業機械技術創新的需求,還能夠調動農民以及農業機械操作人員參與技術創新的熱情和實際創新的能力。
3.1.3.提高對農業機械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
適當提升農業機械技術研究人員的待遇和薪酬,鼓勵其對新型農業機械和新型農業機械技術的使用水平和創新人才的培養,解決農業機械技術創新中的關鍵點和難點,提高我國的農業機械技術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
3.2培訓對策
3.2.1.提高接受培訓人員對培訓地重視程度和參與熱情:
通過鼓勵新型職業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業機械設備,使其感受到農業機械在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和農業收益方面的推動作用,從而帶動更多人參與培訓,也可以在正式開展培訓之前通過宣講活動,使農民和農機操作人員認識到農業機械技術培訓的重要性,從而帶動他們參與農業機械技術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2.2.轉變農業機械技術培訓人員的培訓觀念:
培訓人員要樹立并堅持為廣大農民和農機戶服務的理念,根據農民和農機戶對農業機械技術的實際掌握情況和實際需求、對培訓學習內容,制定培訓方案,以提高農民和農機手的實際操作農業機械的能力和應用農業機械技術的水平[5。
3.2.3.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和內容:
不同地區因為氣候條件和地形土質等條件的差異,進行不同類型的農業生產,應用的農業機械技術也各不相同。那么在開展培訓工作時,就要根據所在地區的特點,選擇培訓材料和用于實踐教學的農業機械設備,根據所在地區的經濟條件,選擇培訓地點,調整培訓方式。
結語:實現農業機械技術創新與培訓,擴大農業機械技術的適用范圍,提高其技術的應用能力,在實現農業高水平、促發展的同時,帶給農民更多收益。
參考文獻:
[1]盧曉玲. 新時期農業機械技術的創新與培訓對策研究[J]. 《農業與技術》, 2014(12):47.
[2]謝書華. 農業機械技術的創新與培訓對策[J]. 《農民致富之友》, 2015(7):219..
[3]李新梅. 農業機械技術的創新與培訓對策[J]. 《北京農業》, 2012(2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