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婷
水稻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 黑龍江省一些地區種植水稻具有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地理優勢,在種植水稻堅持標準苗育管理,需要提高 育 種 的 標 準,加強育苗的過程 ,提高育秧的過程和方法, 探討了高質量的田間管理, 要建立合理輪耕體系,要堅持標準插秧制度,確保稻秧質量,還要加強種稻的施肥技術工作, 提高水稻的產量 ,滿足人民的需要。
為提高糧食產量和種糧農民收益,黑龍江省在北部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加快推進農田水利建設,推動水稻種植區域 戰 略 北 移, 挖掘糧食增產潛力, 全球變暖為黑龍江省北部地區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水田北擴,提供了有利條件。 黑龍江省具有我國緯度最高的稻作區域,該區域利用自身的獨特優勢 ,黑龍江的土壤質量很好、很肥沃,為稻米提供充足的營養條 件、水 質 好、無 污 染, 加工出的黑龍江大米也因此廣受歡迎遠銷全國各地。大米是我國城鄉居民的主要口糧,如果水田北擴戰略成功,將 對 黑龍江地區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挖掘糧食增產潛力起到重要助推作用。
1、種植水稻堅持苗育標準的管理
1.1提高育種的標準
秋收后要對稻種單收、單 保 管,在 入 庫 保 管 前 一 定 要 保證 稻 種 的 濕 度。 因 此,第 一要保證曬種的條件,選 晴 天 曬 稻種 ,打破稻種的休眠狀況 ,提高稻種的發芽勢和發芽率;第 二要保證稻種的浸種消毒:①要進行稻種的包衣:應用護苗牌種衣劑制作包衣稻種;②浸 種 條 件:把 浸 種 容 器 安裝在 室 內用 溫 水 進 行 浸 種;第 三要保證稻種的催芽:需要采用在蒸氣催芽室催芽。
1.2加強育苗的過程
稻種的育苗標準: 對 機 插 中 苗 葉 齡 要 3.1~3.5葉,秧 齡要30~35d,苗 高 要13cm 左 右,百株地上部干重要3g 以 上。 地上部莖葉結構為“3、3、1、1、8”,即中莖長不超過3mm, 第 一 葉鞘高要在3cm 以內,1和2 葉的葉耳間距要在1cm 左 右,2 和3葉的葉耳間距要在1cm 左右,葉長要在 88cm 左 右。
1.3育秧的過程和方法
要完善配套設施,推 行 苗 床 增 溫 技 術 ,實現高臺集中育秧,應用酵素有機肥堆制技術, 堅 持“兩 秋 三 常 年 ”。第 一,要做好做床工作:堅持常年培肥苗床 。秧苗移栽后,秧田地要耕作施肥,實 行 復 種 。收 獲 后,淺 翻 15cm左 右,進 行 耙 碎 整 平,要在每平方米中施入有機肥8kg、 尿 素 10g、磷 酸 二 銨50g、 硫酸鉀25g( 深度3~5cm)。 達到擺盤狀態。 第二,要做好育秧營養土配制。 需要配置的育秧營養土有① 酵素有機肥堆制。②床土配制。③ 營養土 配 制。
2、高質量的田間管理
2.1建立合理輪耕體系
第 一,要 進 行 輪 耕 制 度 :旋-旋- 翻;第 二,要 水 田 整 地:旱 整 平,地平的標準是每個稻池內地面高低差不過寸, 做 到灌水棵棵到位,排水處處凈。 秋季用大馬力平地機械 ,將土地平高填洼,達到條田內基本平整。 然后進行早春泡田整平 。水整地是一次完成滅茬碎土,平 田 工 作, 使 稻 田 土 壤 達 到 “平、碎、軟、深 ”。
2.2堅持標準插秧制度 確保稻秧質量
插 秧 規 格 確 定: 機 械 插 秧 規 格9 寸 ×3寸 ,9寸× 4寸,每 穴 苗 數 4~5苗,平 均 4苗,平方米穴數應保持在28~30穴,每平方米基本苗數120 苗。人工插秧規格9 寸× 3寸,9寸 ×4寸,每穴苗數,3~4苗,平均3.5 苗,平方米穴 數 應 保 持在,25~28穴,每平方米基本苗110 苗。
插 秧 質 量 標 準:各種插秧方式都必須保證做到淺直勻齊,插后要及時灌水, 實行五不插秧的原則。第一,要淺:插秧 深 度1.5cm 左 右,以不飄苗為原則 。第 二,要 直:苗 直、行直,行 穴 距 規 整。 第 三,要 勻:每 穴 均 勻 ,3~4苗。第 四,要齊:深淺一致,到頭到邊,不插高低秧,斷頭秧船型秧 。及時覆水:插 后24h 立即覆水護苗促進返青。第 五,要 堅 持 五 不 插:田面不耙平整細不沉漿好不插;田面水層過深過淺不插; 病苗、弱苗不插;秧苗帶草不插;隔夜秧不插。
2.3施肥技術
種稻的施肥技術要做到 :四 結 合(化肥與有機肥結合;N、P、K結 合;土壤施肥與葉面施肥結合;深施與表施結合 );三依 據(依據品種特性施肥;依 據 產 量 指 標 標 準 施 肥;依 據 葉 齡進程施肥);二看(看天、看苗再進行具體的施肥)。
以“前促”為主的前重施肥法也稱“大頭肥”施肥法,將氮肥集中于水稻生育前期施用,基肥占20%~30%,分蘗肥30%~40%,后期不再追肥。在施肥和產量水平較低的條件下,這種施肥方法有利于保證一定的穗數,獲得較高產量。
“前促、中控、后?!笔┓史ㄔ谥匾暻捌谑┓实幕A上,強調中期控氮,后期適量補氮。是目前北方稻區采用的主要施肥方法。 所謂“前促、中控、后?!笔┓史ㄒ仓皇且粋€施肥時期與數量的總原則,具體促、控、保的程度仍需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蘗肥:總的趨勢是愈是寒冷地區前期施肥比例愈高。 “中控”即達到預定穗數后至穗分化期以前,一般停止追肥,結合水層淺、濕、曬管理,控制無效分蘗,使已形成的分蘗貯藏較多的碳水化合物,促進根系發育。“后保”是指孕穗期以保花為主,施用穗肥,抽穗前后酌施粒肥,提高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
結束語
從黑龍江水稻平均單產水平來看,為6.48t/hm2 。但 黑 龍江省不同地區之間 ,單 產 水 平 存 在 著 很 大 差 異。從 中 低 產 稻區和中低產田形成的原因來看,第一是我省生態與生產條件的 差 異,限制了水稻單產水平的提高。 第二是稻瘟病和低溫冷害頻發,造成局部大面積減產 ,影響總產量的提高。 第三是水稻生產技術發展不平衡,農民種稻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導致高產稻區大量出現中低產農戶。實現黑龍江水稻低產變中產或變高產的轉變。 必須加強對新一代稻農的技術培訓,使他們真正掌握先進的種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