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秀林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發展,村鎮規劃,已經成為了城鄉規劃管理中的重要部分。筆者結合了自身所在單位,即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紙廠鄉村建所的實際情況,分析了村鎮規劃在城鄉管理化的政策關系,指出了目前村鎮規劃還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最后在結語部分做了歸納總結。
【關鍵詞】:村鎮規劃;城鄉規劃;政策關系
1、村鎮規劃在城鄉規劃化理中的政策關系
1.1村鎮規劃的行政從屬關系
現階段,我國的城鄉規劃管理體制已建立完備,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制度逐漸健全,保障了城鄉規劃從編制,到審批,再到實施與監督,都有一個完善的程序和制度,基本適應了目前的現實情況,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但是,諸如《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這樣的規章制度,都是從屬于《土地法》、《城鄉規劃法》這兩部上位法律,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城鄉規劃的實施形成了一定的限制。
1.2城市對農村的領導與管轄
現階段的城鄉管理體制,就是城市對農村進行領導與管轄。城鄉統籌,是現階段城鄉規劃的一個重點。而實現城鄉統籌規劃,依賴政府的指導與調控,這與現有的體制相吻合。但是,農村對城市的從屬關系,必然會導致兩者之間的利益矛盾。領導結構和功能的不對等、責任與義務的不對等,往往導致城市對農村的利益掠奪。盡管在原則上,城市對農村的領導與管轄,和城鄉統籌并不矛盾,但是具體到解決問題方面,依然存在的阻礙。
1.3城鄉空間形態差異
城市與農村,除了在利益上的沖突關系外,在空間形態上的差異,也是在城鄉統籌規劃政策中需要考量的問題。現行體制下,在技術和操作層面上,面臨著規劃管理對象在行政級別空間形態差異上的矛盾。城市和農村,是進行統籌規劃管理的整體對象,但是,城市、鄉鎮、村落又是由不同級別的行政部門所管轄,其中存在著重疊部分以及公共空間。對于這部分空間的管理和銜接,很容易產生權責不清混亂關系,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
2、當前村鎮規劃存在的問題
2.1空間形態差異與城鄉統籌的矛盾
前文提到,我國行政體系的總體導向,就是城市對農村的領導與管轄,而城鄉的統籌,需要兼顧兩者之間的利益。但是在實際上,城市化的進程中,拆遷、新建項目、土地變性、產業結構調整等等活動中,都是由城市主導,統籌的出發點和決策者,都是以城市為中心。所以,城市與農村之間,必然存在著利益沖突,而且農村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城市在進行決策與管理時,總是會有意識無意識地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傾斜。矛盾激化的結果,就是城中村的出現,導致城鄉規劃的停滯。
2.2土地利用、管理權限對村鎮規劃的制約
土地規劃,實際上就是對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管理,本身是一種技術手段,可實際上,在我國現行的行政體制下,變成了一種行政手段。依據《土地法》建立的一套土地利用規劃體系,基本上就是按照行政級別的順序,由省及市、到縣、到鄉,層層推進。低級別行政單位,只能在高級別行政單位制定的框架內進行規劃。這就導致了,最低行政級別的村鎮,無法提出自己的要求。并且,規劃的審批需要分級進行,村鎮土地的規劃,在內容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理論上,這種不確定性,需要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可是實際上,取決定作用的,往往是上級的行政命令。
2.3其他方面的空間矛盾
前文提到,村鎮規劃的從屬特性,導致了村鎮自身沒有多少調整的空間。出于城鄉規劃的整體性要求,村鎮的規劃必須服從和配合城市的規劃,沒有任何自主規劃的權利。當需要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調整時,或者想要實施既不違反上級規定,又在上級的規劃范圍之外的項目時,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和政策支持,需要經歷層層審批,導致大量優秀的項目,遭到擱置或延誤,甚至夭折。
3、村鎮規劃,在城鄉規劃管理中的政策建議
3.1在城鄉統籌與村鎮規劃之間實現對接
以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出發點,將城鎮和農村的發展視為一個整體,深入研究兩者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協調兩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統籌解決。一方面,要發揮城市的輻射作用,以自身的經濟發展帶動農村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發揮農村的促進作用,比如提供勞動力、農產品等,實現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就拿筆者所在的會澤縣紙廠鄉來說,雖然只有一條低等級的中紙公路與外界相連,但仍然與外界有的頻繁的經濟交流。
3.2因地制宜,統籌規劃
統籌規劃,一方面是指城鄉的統籌,將農村與城市作為一個整體,規劃管理要落實到每一個鄉,每一個村。另一方面指區域自然環境、地理條件、氣候因素等要素的統籌考慮,根據區域的自身條件,找準經濟發展點,以此展開規劃工作。此外,對于村鎮的空間管理、資源調配、基礎設施建設、自然災害防護,需要進行系統而全面的綜合考量。林果、冬早蔬菜、畜牧業是我鄉的主導產業。在自然災害防護方面,防旱、防澇是重點。
3.3提供完善的村鎮規劃政策保障
前文提到,由于我國城鄉規劃的從屬特性,上級行政機構,對下級行政機構,擁有絕對的控制權。這對村鎮規劃建設,起著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對這些體制進行改革,為村鎮規劃提供政策保障。比如,促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就業體系;創新農村稅費制度,保障農民利益;改革村鎮土地制度,簡化審批程序,發揮村鎮的自主性,提高規劃效率;設立專門的技術部門與監督部門,確保城鄉規劃的科學有序。以筆者所在的會澤縣紙廠鄉為例,我們需要結合自身實際,調整產業結構,引進核桃、大樹青花椒支柱產業的精深加工,在穩糧,壯大畜牧產業上下功夫,充分發揮自主性,發展特色產業。
結語
在我國行政體制的影響下,村鎮規劃在城鄉規劃管理中的政策關系,就是村鎮規劃處于從屬地位,城市對農村具有絕對的領導與管轄權,而且,城市規劃與村鎮規劃,存在著重疊部分與公共空間。村鎮規劃的從屬地位,導致了自主權的缺乏,同時伴隨著利益的犧牲,阻礙了城鄉的統籌規劃。因此,在進行村鎮規劃時,我們需要找到城鄉一體性與村鎮規劃的結合點,因地制宜,進行適合自身特點的規劃。另外,還需要促進體制的改革,發揮村鎮的自主性,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實現城鄉的同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紅.村鎮規劃在城鄉規劃管理中的政策關系[J].城市規劃,2015,(7):79-81·
[2]鄭甲蘇.新農村建設中村鎮規劃之探討[J].建筑科學,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