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人工照明技術得到不斷地更新,在我們生活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人工照明設計在建筑空間中的應用和人造光影在不同建筑空間環境中產生的變化。人工照明不僅具有功能性還具有裝飾性,將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營造溫馨感、立體感和層次感等多方面的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關鍵詞】 :光影; 建筑空間; 人工照明
【引言】:自古以來,建筑大師們在設計實踐中不斷探索,為了尋求光影在建筑空間的更多可能性而努力。“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聿銘的名言,還有安藤忠雄曾經說過的“建筑設計就是要截取無所不在的光”,這些大師的觀點都是對光影與建筑空間聯系的認證。自愛迪生發明的電燈開始,人工照明就不斷影響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照明設計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研究。它分為室外照明設計和室內燈光設計,人工照明作為一個靈活而有趣的設計元素,在建筑空間中起著多樣化的作用。
1在建筑空間中人工照明的作用
人工照明是夜間的主要光源,也是白天空間光線不足時的補充。人造燈光的形態千變萬化,亮度和顏色等都可以進行調節。由于節能照明LED燈的出現,使得人工照明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它在建筑空間中的作用也越來越豐富。
1.1人工照明界定空間區域
在室內空間中,劃分區域的方式有很多種,運用材質、顏色、結構等方式就能界定不同的空間,同樣,利用人工照明的方式也可以。由于照明的方式、光線的強弱、色彩的冷暖各不相同,使得空間與空間之間也體現出了差異性,自然而然就將空間劃分出來了。例如在博物館空間中,多光源滿足了大堂空間、交通空間和展示空間的照明設計需求。主光源提供空間照明都有均勻的亮度,而展示燈則提供了重點和局部照明,豐富了空間的層次,分割了空間區域。
1.2 人工照明營造空間氛圍
在光影的世界里,不僅只有自然光能營造氛圍,人工照明也能烘托氣氛。在建筑室內空間設計時,靈活地運用不同形式的燈光將其與不同的材質,不同的環境還有不同的顏色結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氣氛,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暖色的光給人溫暖的感覺,冷色的光帶給人沉穩;低色溫的光給人溫馨的感受,而高色溫的光能讓人感受寧靜。例如展示空間中燈光的營造,不僅展示和點綴了展品,更重要的是烘托和渲染了空間氛圍。由于燈光色彩和種類的不同,營造的效果也不一樣,最近在央視開播的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中,所呈現的舞臺燈光設計十分驚艷。大量運用白色的光形成簡潔的矩陣,營造一種純潔干凈的感覺,既有時空感又沒有搶國寶的戲。
1.3 人工照明渲染建筑形態
人工照明的光源形態包括點光源、線光源和面光源等。這些都能對建筑形態進行渲染,最常見的普通渲染建筑形態的方式就是利用線狀的LED燈對建筑外形結構進行勾描,形成一個建筑的外輪廓。更高級的做法是例如我國國家體育場“鳥巢”的照明設計,用“見光不見燈”的形式把里面中國紅的墻體照亮,再用點光源局部照亮外側鋼結構,從而形成中國風的剪影效果。
2建筑空間中的人工照明設計應用
夜間主要的光源是人工照明,它也是對白天室內光線不足時的補充,建筑師們也逐漸意識到建筑在晚上的視覺效果也不容忽視。隨著人工照明技術的發展,它可以實現自然光不能滿足的光影效果。從功能上說,人工照明不僅滿足了人們視覺和工作上的需求,還在不同的空間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從裝飾上說,它也滿足美觀和藝術上的需要。它的冷暖顏色,配合建筑材質,使之與建筑空間達到完美融合,為建筑空間結構帶來一些不同的虛實變化。
2.1 建筑外部的照明設計
光影可以賦予建筑在黑暗中新的生命,新的輪廓,還豐富了周邊的環境。人造燈光給人帶來了別樣的視覺體驗,能展現出建筑流動、虛實、強烈、柔和等和白天時不一樣的狀態。在建筑的夜景人工照明手法有很多種,它的運用主要由建筑的結構、形態、材質、體量與周圍環境等因素組成,加上光的韻律、個性、流動、顏色和隱現等方面的配合。例如我國國家游泳中心的“水立方”, 它建筑外立面的LED燈光景觀工程項目還獲得了國際IALD照明設計大獎,形成變化萬千的夜間形態。
2.2 建筑內部的照明設計
隨著科技的發展,室內的人工照明光影也越來越豐富。它不僅可以在居住空間中為人帶來便利,還能在商業空間中給予空間方向感;它不僅能在舞臺空間中形成互動的豐富效果,還能在展示空間中利用光與影強烈對比來聚焦主體物突顯重點,形成明確的明暗對比關系。還能像TeamLab團隊利用燈光創造的藝術作品,被稱為“科技化的夢幻仙境”,是光影的盛宴。TeamLab團隊在2016年展出裝置作品《共振燈森林(Forest of Resonating lamps)》,由幾千個穆拉諾玻璃制成的燈以及LED光源和傳感器構成。這些燈隨著人們的行動而感應,由此創造出一個光線的連鎖反應。
3 人工照明的節能設計
由于人造燈光的大量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危害。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節能照明逐漸代替了傳統的燈光照明。由于節能照明的出現,給我們的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LED節能燈光逐漸代替傳統照明光源。節能照明是建筑空間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光源的優化、照度分布的設計和照明時間的控制,LED已經應用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LED大屏幕、交通信號指示燈、廣告牌、臺燈等各種方面。
[結論]:人工照明賦予了建筑靈魂與生命,通過以上對人工照明的分析,光影可以把建筑里的人和建筑外的環境聯系在一起,正如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說的:“沒有自然光的空間不算是有生命力的”。不同的人造燈光給人不一樣的心理暗示,影響著人們的心理變化。一個優秀的設計師能夠巧妙地利用光影變化,將內心的情感傳遞給體驗建筑空間的人們,那么他將會是成功的。光影是建筑的生命,是建筑空間的靈魂,它散發著一種獨特的能量,使空間得到進一步雕琢與渲染。
[參考文獻]:
[1]戴吉祥,光影的魅力——室內照明在空間藝術中的美學表現力研究[D],山東大學, 2012
[2]何亮,光影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9):225-225
[3]蔡浩,律師建筑照明設計探討[J],江蘇建筑,2017(06):110-112
[4]劉璇,光影與建筑空間[J],價值工程,2016,35(23):287-289
作者簡介:姓名:黃依炎(1993.9~) ;性別: 女; 籍貫:湖南省永州市; 學校:大連工業大學; 學歷:2015級碩士; 研究方向:設計學(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