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基
【摘要】:近年來,我國林業發展從生產到經營,出現了很多新業態、新模式;同時,發展中也存在著各種難以預料的風險,為林業經營者的生產帶來諸多不利,加快發展我國林業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性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林業風險管理的辦法,然后提出了加快發展林業保險的對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有助于,促進林業保險管理朝向可持續方向發展,切實加強我國林業風險管理水平。
【關鍵詞】:林業;風險管理;林業保險;策略
【引言】:
眾所周知,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生態需求和國民經濟需求兩個重要使命,因而受到社會各界人士廣泛的重視。針對林業發展的高風險性,有必要加強林業保險管理,應對林業自然風險。
1.林業風險管理的主要方法
所謂的林業風險管理,是指采用科學的林業風險管理技術,通過對林業風險的分析識別和衡量,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安全保障,最大限度的降低林業損失。即便是出現林業損失,也可以獲得經濟的賠償。從整體上來看,加強林業風險管理能夠有助于推進林業經濟的有序進行,為林業企業的經濟利益提供保障,促進我國林業朝向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第一,風險回避。所謂的風險回避,是指當發現潛在的林業風險時,通過主動改變林業目標或者放棄已有的行動方案,進而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帶來的不利后果。風險規避的特點是簡單易行、全面徹底,但是,采用風險回避的方法雖可以將風險概率降低到零,同時收益也是零。
第二,風險控制。當遇到特殊的情況,林業風險無法被規避時,可以采用風險控制的方法對風險進行處理。所謂的風險控制是指有意識地做出一些安排,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發生時可能產生的成本。與風險規避所不同的是,風險控制并不是放棄某些特定的活動,一般情況下,風險的控制可以通過控制風險因素和控制風險發生概率兩個方面進行考慮,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常常基于林業風險發生的規律,分析控制風險的因素以及研究如何減少風險發生后的損失,采取相關的對策進行風險的預測和控制。
第三,風險接受。所謂的風險接受是指,林業經營者有意識的選擇承擔風險后果,一般情況下,采用風險接受策略的前提是,風險規避方法造成的費用超出風險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如果遇到自然風險和政策風險,那么則只能選擇風險接受策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風險接受具有不可控性以及客觀存在性,與此同時,林業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林業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技術標準,制定相關的應對措施。如果遇到自然風險,林業企業也可以提前搜集相關的信息資料,例如水質、地質、氣象等,為林業風險估計提供第一手資料,基于這些資料來制定相關的應對措施。
第四,風險轉移。所謂的風險轉移是指,把一部分林業風險轉移給其他人,進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單獨承擔風險的損失。主要可以分為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兩類,當前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使用保險轉移的方式比較常見,林業企業通過參加保險的方式把部分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非保險轉移通常為經營權和所有權的轉移,包括轉租、轉讓、購買期貨等。
2.加快發展林業保險的對策
首先,加大林業保險投入。林業企業要充分意識到林業保險的重要性,加大投保補償,根據林業企業的具體需求,提高林業保險投保的積極性。另外,政府相關政策制定部門,要建立并完善林業保險補償機制,加強向林業經營者普及林業保險知識,并根據經營者的投保費情況給與一定比例的補貼。補貼可以采用不同形式,例如,直接資金補貼、技術指導、營林投資品、稅收優惠等,這可以減輕林農的經濟負擔,幫助林農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也實現了林業保險的價值和意義。
其次,健全我國林業保險的法律法規。構建和完善林業保險法律體系能夠為我國林業發展提供保障,國家應該盡快出臺林業發展法律法規,并把森林保險納入法制化軌道。結合我國林業發展的實際規律,科學界定林業保險業務范圍、管理規則、資金投入、機構建制、操作辦法、保障水平等,為我國林業發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依據。另外,國家應當扶持森林保險的發展,制定靈活的扶持政策,并建立森林保險專員們的政府補貼,向森林機構提供業務補貼,向投保人提供保費補貼,進而提高相關者參與保險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國家也可以通過免征森林保險業務稅費的方式,提高保險自身的積累功能,加大在保險方面的優惠力度,促進森林保險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完善林業保險的配套措施。針對林業保險的特殊性,各方參與主體需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林業中介組織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橋梁作用,確保林業保險業務的順利開展。因此,要提高林業中介的業務技能,重視林業中介的發展,充分發揮林業中介應有的效能。
結語:
總之,本文首先介紹了林業風險管理的主要方法,然后從加大林業保險投入,健全我國林業保險的法律法規以及完善林業保險的配套措施三個方面,提出了加快發展林業保險的對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有助于我國林業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雅. 探討我國保險公司風險管理層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17,12(11):30-30.
【2】孫傳鯤. 對財產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管理研究[J]. 財經界(學術版), 2017,15(1):22-30.
【3】李瓊, 李園園. 我國保險公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7,10(17):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