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生
【摘要】:為順應時代潮流,大多數城市公園紛紛打破傳統的封閉式管理方式,實行開放式管理。這種管理不僅充分體現了城市公園的”公益性”,而且也把建園目的落到了實處。目前我國很多開放式公園在管理的過程中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促進開放式公園經濟效益提升,成為了當前的熱門話題。
【關鍵詞】:開放式公園;存在問題;管理措施;發展
城市公園實行開放式管理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主旨在于改善市民的生活質量。公園免費開放,是政府執政為民理念的體現,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
1、公園開放式管理概述
所謂公園開放式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實行免費面向公眾開放的一種公園管理模式。開放式公園管理是城市為公眾提供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基礎建設,公園不僅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形象,最重要的是代表了一個城市文明程度和發展程度,因此作為城市綠肺,公園的管理對于充分發揮公園的作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公園開放式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專業人才缺乏
公園開放式管理是一項較為專業的管理,要想保證公園的正常運轉就必須要有專業的人才隊伍作支撐,但是,好多公園本身就存在設施損壞頻繁發生的現象,再加上缺乏相關專業人才,相關設施的維修得不到保障,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公園的正常運轉。
2.2管理費用高,經費不足
一般公園屬于財政全額或差額撥款單位,其經費僅能勉強維持公園基本運營開支。公園免費開放后,一方面公園失去了門票收入,另一方面公園游客量激增造成公園破壞嚴重。公園管理成本提高,經費緊張,需要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以彌補財政撥款的不足,確保公園持續發展。
2.3游客量激增,管理難度大
公園免費開放后,公園游客量激增。開放式公園可以允許游客隨時自由出入,因此每天的人流量相比封閉式公園來說要高得多,特別是遇到周末或大的節假日,開放式公園的游客流量更大。在人們過去的印象中,公園是清靜、幽雅的放松場所,而現在開放之后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出入,加之少部分游客自身素質和道德意識不高,亂扔垃圾、破壞花草樹木和園林設施的問題比較嚴重,而公園管理方根本無法抽調足夠的人力去顧及公園的每一個角落,這些問題都讓開放式公園的養護工作變得更加艱難。
2.4公共設施缺失及破壞嚴重問題
近年來,有部分市民向地方政府與公園管理部門反映,雖然部分公園開放免費了,但是在公共設施的建設上并不能符合市民的要求。例如,公廁較少或者不清潔、花壇積水蚊蟲滋養嚴重以及活動設施較少等。相對來說,開放式公園在免費后,相關的文化氣息與娛樂項目在逐漸的減少,部分公園逐漸過渡成單純的綠化帶,不再承建城市文化的傳承與開發。
2.5 重經營輕服務,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一些公園為了創造效益,一味追求經濟效益,重視經營活動,而對完善公園配套設施、提升公園服務,給予的支持力度比較小,忽視了公園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公園內的建筑常被商家租賃出去經營成高檔會所,成為少數人消費得起的場所。這樣的后果是公園失去了公益屬性,成為少數人的后花園。
2.6法律法規欠缺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公園法》,各地地方政府制定的《公園管理辦法》也僅僅針對省會城市的公園, 中小城市的公園往往只能由上級主管部門制定內部管理規定,對游客的約束力度不夠,沒有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公園管理缺乏依據。
3、加強開放式公園的管理對策
3.1提高管理隊伍素質,實現管理科學化
建立精干高效的專業管理者隊伍,對提高公園管理效能將大有幫助。公園管理其實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必須配備專業管理人才。目前,免費開放公園出現的種種問題與公園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管理專業性不強、管理效率低下有關。所以公園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崗位培訓,培養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素養,掌握游客心理學、生態學、園林學、法律學、和救生知識等方面的技能。
3.2堅持以人為本,提供優質服務
公園必須保證其公益屬性不改變。公園管理者必須把服務放在工作首位,以游客為中心,服務市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完成從“管理意識”到“服務意識”的轉變,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不斷完善公園服務,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增強游客的幸福感,讓游客逛公園成為一種享受。公園的警示牌切忌使用“嚴禁”等強制性詞匯,應考慮游客的感受,使用溫馨用語。深度挖掘公園歷史、營造公園文化氛圍,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滿足游客對文化生活的需要。倡導文明游園、愛綠護綠行為,通過廣播、電視、官方網站、微博等不同形式,既起到加大宣傳教育的作用,又能提高公眾參與性。
3.3加強安全管理
開放式公園是對所有市民免費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隨意進出,因此公園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安全管理,將園內治安問題作為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來抓。應該對園內的各種安全設施定期檢查維護,對于發現的安全隱患要責令立即整改,做好防火防盜工作,確保治安工作萬無一失。
3.4分工管理,轉變觀念
根據公園的工作進行合理細致的分工,將工作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人。清水河濱河公園管理是將公園分為3個區,分別由3個養護隊負責管護,每個養護隊又將各自的管理區,分為若干個片區,分配給每位隊員負責管理。科室部門清晰界定職責,并將各部門的職責細分到各個崗位。同時讓職工轉變觀念,養成精細化的意識,深刻理解和正確把握精細化管理的豐富內涵,做到在思想上重視、認識上提高、行動上統一、工作上積極。通過學習,深入宣傳精細化管理知識。
3.5綠化管理
堅持生態建設方向。一方面,把生態建設的原則和主要內容納入公園管理制度體系中,以此確保公園生態建設的持久實施,并逐步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在做好環保宣傳的基礎上,結合物理和生物防治的方法,盡量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最大限度減少農藥等有毒物質對大氣和土壤的污染; 從保護生態資源、確保生態平衡角度,保護好各種生態因素,尤其是動物生態的保護,如鳥類及有益昆蟲的保護等,以期從植物景觀和生態習性兩方面達到最佳生態效果。
3.6 爭取政府投資
開放式公園是一項公益設施,基本沒有資金來源,因此它的建設和發展必須依靠政府的財政補助。公園管理者應該積極向當地政府爭取財政支持,從財政收入中劃撥一部分用于公園的管理和維護,保障公園能夠穩定運行。對于公園管理方面,可以采取將一些服務設施進行商業化運營,為公園的建設管理提供經濟支持,同時鼓勵園內工作人員承攬一些綠化工程和管理業務,為公園創造經濟效益。需要提到的是,開放性公園的經濟效益關鍵在于經濟收益必須是用于公園的建設和發展。
3.7加強法律法規及各項工作制度建設
公園管理部門要積極向上級爭取,盡早出臺《公園管理辦法》、《游園管理規定》等法規文件,使公園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公園管理部門本身要建立和完善各項工作制度,使公園管理人員的行為制度化、規范化,公園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建立和完善公園內部監督檢查制度,如形成“一周一檢查,兩周一通報,一月一評比”的工作機制,嚴格考核獎懲制度,保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4、開放式公園建設的發展研究
4.1 整體布局統一
在開放式公園的整體布局中,應區別于傳統公園功能與空間由內及外的布局模式,而是注意與城市開放空間保持連續,采用由外及內的功能和空間布局模式。在開放式公園與城市街道相交融的區域,不再是生硬的、內外有別的空間,而將成為兼有公園優美環境與街道流動活力的城市生活空間。
4.2改善生態環境
在改善城市生態方面,開放式公園作為城市綠地系統中的一部分,應該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一方面,開放式公園中綠地上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到城市生態環境的制約;另一方面,綠地的生態效應又對城市生態環境產生重要影響,是城市生態的理想調節器:能夠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與氧氣的平衡,增加城市中的氧化供應量;能夠減輕城市上空的大氣污染;能夠改善城市小氣候,降低溫度,增加濕度;能夠減弱噪音和放射性污染;防風固沙,涵養水源。
4.3、多元化的經營模式
科學的管理方法是公園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充足的經費支持是公園能夠良好運營的保障。公園具有公益性,是城市居民的共享資源,其建設和維護以政府投入為主。但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公園也有必要依靠市場投資,進行多元化的市場融資方式。一方面可以依靠企業或市民的資金捐助為公園建設添磚加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公園獨特的資源和環境,采取市場化運作招商引資,加入運營;第三可以采取長期合作的方式,吸引企業資金投入公園建設;第四可以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進一步完善公園的娛樂配套設施,拉動消費提高經濟效益;第五要善于開發公園的品牌及副產品,進一步開闊經營的路子。
結語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進步,城市的建設也逐步的也逐步的趨向于人性化的方向發展,人、自然、城市協調發展的城市建設理念也越來越得到推崇,公園的開放式管理也是一個城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必然要求。 隨著公園的免費對方開放傳統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因此做為公園管理部門必須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方法。 開放式公園在管理上所遇到的問題較多且嚴峻,因此,地方政府與相關管理部門一定要從實際出發,面對公園主要的游客人群與需求進行開發與建設工作,為廣大市民在娛樂上、休閑上提供便利的活動空間。
【參考文獻】:
[1] 許大為;李連影.哈爾濱開放式公園邊界空間使用狀況調查研究 [ J ].黑龍江農 業科學,2011,(01):80-83.
[2] 楊海濤.白塔山公園免費開放后的管理思考[J].發展,2012(11):93~94.
[3] 陳 娟.關于城市免費開放公園管理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5(8):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