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 李越 聞佳璐
【摘要】: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經過漫長的奮斗歷程后,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與此同時,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目前全人類緊迫而艱巨的任務。而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的一大群體,環境保護意識及行為等綜合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加強大學生環保意識及行為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大學生、環保、意識行為
近年來,生態環境的破壞受到了廣大人民的關注。環境問題關乎到我們每一個人,而大學生作為我國的主力軍,應當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到表率,提高大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同學們意識到作為一個大學生,更應該肩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
1、加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與行為的意義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還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但是目前我們人民的環保意識過于缺乏,導致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增長。因此我們此次課題的研究主要是想通過河套學院的學生為例,調查河套學院學生們的環保意識,使學生們通過此次課題可以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我們以建設綠色校園為一小步,以建設綠色祖國為一大步。使環保意識存在于社會的每個角落,讓我們的社會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更加美好。
2、大學生環保意識與行為現狀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提高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及行為養成對我國未來的環保事業是至關重要的【1】。近年來,環保意識在不斷地強化,但校園里仍存在著種種不環保的行為。
2.1大學生環保意識淡薄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教學體系中更多的偏重于傳授學生專業理論知識,而對于在校大學生的環保教育缺乏重視。大學生的環保知識主要是通過電視、網絡媒體等方面獲取,沒有全面的了解環保這方面,對環保這方面認識較淺薄。
2.2大學生的環保意識與行為不一致
2.2.1一次性餐具在生活中帶給了我們便利,但同時也給環境造成了一些負擔。據本次調查的500名同學中,一周使用一次性餐具6~12次的比率高達53%以上。此數據僅僅是對我校部分學生使用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制品數量的調查,推而及廣,我國國內高校眾多。由此可推算僅學生這一群體對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就已多的超乎想象。若要再加上非學生對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那么的數據就更加龐大。此外,部分學生已認識到一次性餐具會加重“白色污染”,但為了方便自己仍然在使用一次性餐具。
2.2.2網上購物這一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已滲入到人們的消費方式中。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并享受于這便捷的購物方式,但快遞袋也成了新的環境問題之一。同學們一周網上購物10-15次的比率高達47%。校園中同學們隨手就將快遞袋亂扔在草坪等地方,與我們美麗的校園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污染了環境,也降低了我們大學生的素養。
2.2.3“民以食為天”糧食是關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物質基礎和根本保障。經過多年的不懈的努力,我國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口也在不斷的增長,因此從長期看,糧食供需的形勢仍不容過分樂觀。糧食緊張的同時,糧食的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2】。本次調查中做到經常適當點餐的同學所占比率僅是48%。在校園中我們可以看到食堂的墻上都是張貼節約糧食的宣言,可是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飯盤傾倒點剩飯的量還是大到驚人。據國家糧食局發展交流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1年浪費的食物總量折合成糧食為880多億斤,是2011年糧食增產的88倍,這些糧食足夠我國1.03億人吃一年【3】。因此,有專家提出如果全國能減少1/3的糧食浪費,就相當于8000萬畝農田產出的糧食,等于在短期內增加了5年的糧食大豐收【4】。從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要以身作則,崇尚節儉,愛惜糧食,學會適當點餐,引導他人適當點餐,減少糧食的浪費。
2.3環保宣傳效果不明顯
在與同學的交談中,發現同學們對環保知識講座不感興趣,主要是氣氛沉悶,內容老舊,不夠新穎并渲染力也不強。對于環保宣傳片則是心血來潮,有興趣看兩眼,沒興趣就不看。部分同學在接受環保教育后,產生“一時熱”,保持幾天良好的行為,之后又恢復原樣,也得不到具體改善。
2.4周邊良好的環保氣氛尚未形成。
社會上的主流媒體在發揮對生態環境問題的輿論導向方面存在著問題。報道缺乏連續性和深入性,許多媒體只是象征性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或“植樹節”等特定節日報道,等日期一過便銷聲匿跡【5】。在此期間,大學生也是如此,僅僅是在特定節日中進環保知識與行為的實施,節日一過便恢復本質。
總結
如今當代大學生應開展環保意識教育,提高全人類的環保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使治理與保護的思想和做法不再總是置于污染與破壞的行動之后,已是刻不容緩【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重任便落在了我們的肩上。擁有好的自然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是人類發展的基礎。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要在以后的時間里手挽手,肩并肩為節能環保事業貢獻出一份力量,共同鑄造一道綠色的保護帶。我們要讓大學生了解環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從自身做起的意識。在學校內我們要充分利用宣傳部門、學生社團、主題班會、廣播站等把節能環保觀念融入校園,使同學們自覺養成節能環保的習慣,共同創造出一個節能環保的校園。讓同學們意識到自己肩上有著保護我們賴以生存地球的責任。讓節能環保這一美德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自覺遵守不浪費、要環保的理念,盡量避免一切浪費資源的問題。鼓勵學生們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來減少書本的購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周圍的人,使我們的校園綠色化。只要我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就一定會我們的綠水青山的夢想貢獻一份力量,也為自己鑄造了一片的碧水藍天。
【參考文獻】:
【1】王秀玉;態文明視域下大學生環保意識與行為的培養[D]錦州;遼寧工業大學,2012.
【2】張貴群;我國食品浪費的現狀及其解決對策
【3】郄建偉;浪費比饑荒更可怕[J].視野;(2007,6:49)
【4】劉志溫,溫品琳;專家呼吁反對糧食浪費(2011年6月5日)
【5】陳七三;論新時期大學生環保意識及行為培養;高等農業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