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晨
隨著冬奧會進入北京周期,全國的冰雪事業迎來了一個黃金發展機遇,尤其是在此前較為薄弱的雪上項目方面。由于冰雪項目參與門檻較高,技術上有一定難度,對場地設施和器材裝備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消費水平也偏高,因此,冰雪項目在大眾健身項目中發展相對滯后。為了普及推廣大眾冰雪運動,國際滑雪聯合會發起了“世界雪日(World Snow Day)”活動,自2012年至今,已成功舉辦過7屆。如今,“世界雪日”不僅形成了品牌效應,在促進大眾參與冰雪運動方面更是做出了貢獻,全世界每年參與人數多達數十萬。“世界雪日”在全球各地開展的成功經驗很值得學習和借鑒。
“世界雪日”是由國際雪聯設立的一個項目,重點是向全世界的青少年推廣普及滑雪運動。這項活動始于2009年國際雪聯成員組織內部的“Snow Kidz”活動,2012年為拓展世界范圍的潛在滑雪人口,國際雪聯于1月22日正式啟動“世界雪日”活動[1]。這是一項全球規模的體育活動,國際雪聯借此機會呼吁人們積極投身冰雪運動,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世界范圍內培養人們重視和愛護自然環境的良好意識。國際雪聯成員組織之外的國家和地區也可以進行申辦。
“世界雪日”的口號是:探索·體驗·享受冰雪世界的無窮樂趣。每個活動舉辦地結合本國、本地區的特點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雪上運動。“世界雪日”每年的活動時間是1月的倒數第二個星期天。“世界雪日”活動目的在于通過各類雪上活動和比賽,鼓勵4至14歲的青少年兒童積極投入到冰雪運動中去。
2012年第1屆“世界雪日”活動在39個國家同時展開,各類賽事活動多達225項,其中包括日本東京市中心的冬季樂園、波蘭和印度的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培訓班、加拿大露易斯湖畔12歲以下兒童的滑雪表演、美國普萊西德湖的冬季運動節以及西班牙莫利納的世界紀錄挑戰賽等[2]。
2018年“世界雪日”于1月21日在46個國家展開[3],組織活動516項,吸引參與者超過32萬。其中,有8項活動在南半球舉辦,有4項為全國性活動,有11項活動在大型城市舉辦,有123項活動在同一個國家舉辦。截至本屆活動結束,“世界雪日”在過去7年里共開展了3541項活動。
“世界雪日”活動遍布五大洲,其中歐洲國家參與度最高,有34個國家在2018年響應號召舉辦了活動,活動總數達到410項。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國家也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開展了相關活動。

表1 第7屆“世界雪日”活動在各洲的分布情況
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組織者參與到第7屆“世界雪日”的活動中。最主要的組織者是各個國家的滑雪協會,組織的活動占總數的49%。與去年相比,由滑雪學校組織的活動所占比例增加了6%。有多種類型的組織者參與到本屆活動中,說明吸引青少年冰雪愛好者的任務影響著冰雪運動的每個利益相關方。

圖1 活動組織者的類型
2.3.1 活動組織者的反饋
統計結果顯示,最受歡迎的活動形式是“免費的滑雪票”。采用這種形式的組織者認為,提供免費滑雪票的方式在帶動人們參與滑雪運動時效果最好。96%的組織者表示“世界雪日”活動品牌對吸引參與者有幫助。89%表示“世界雪日”活動品牌有助于吸引媒體關注。80%表示“世界雪日”活動品牌有助于吸引贊助商和合作伙伴。87%表示“世界雪日”活動品牌對激勵團隊有幫助。87%表示他們將參加下一屆“世界雪日”。
2.3.2 活動參與者的反饋
從獲得的數據來看,96%的參與者從“世界雪日”的活動中獲得了愉快的體驗,比去年增加22%。當地活動組織者仍然是參與者了解“世界雪日”的主要信息來源,這說明組織者和參與者的聯系變得更為緊密。其他主要消息渠道還有國際雪聯和社交媒體。參與者認為,“世界雪日”活動最有趣的地方在于“雪上活動”和“與家人及朋友相聚”。最吸引人的優惠活動為“纜車票促銷”和“發放獎品及贈品”。89%的參與者表示,計劃參加2019年的“世界雪日”。
2.3.3 未參與活動者的反饋
大部分未參與者表示,通過社交媒體、電視和朋友了解到“世界雪日”。雖然得到消息但是沒有參加的原因是獲得消息的時間太晚了。未參與者表示,“課程促銷”是促使他們參加滑雪運動的最佳方式。未參與第7屆“世界雪日”的人當中有85%表示會參加下屆的活動,去比年增加4%。
中國從2012年就開始參加“世界雪日”,第1屆舉辦了7項活動。2015年,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滑雪協會又加入了“國際兒童滑雪節”的概念,目的是向全世界的少年兒童普及推廣滑雪運動[4]。到了2018年,中國舉辦的活動數量已增長至26項。在雪場規模、參與人數、推廣力度等方面,2018年中國區活動與往年相比均有大幅提升,參加活動的雪場數量比2017年增加一倍還多。作為全國大眾冰雪季的重要內容,這項活動對于擴大冰雪運動的參與人口,營造冰雪運動的大眾氛圍,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8年,“世界雪日暨國際兒童滑雪節”于1月21日在中國多地同步展開,在“健康童年·滑雪相伴”的主題之下,21個省區市的54個雪場參與其中[5]。本次活動主會場落戶延慶。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延慶舉辦這樣的活動有利于積累大型賽事服務保障經驗。除延慶之外,參與活動的全國54家雪場都提供了倡導科學健身的滑雪服務站,配備了資深滑雪教練和服務人員為參與者提供知識與指導。此外,服務站還發放《快樂滑雪小貼士》宣傳手冊,增加兒童的安全意識。對于4年之后的北京冬奧會,“世界雪日暨國際兒童滑雪節”的成功舉辦有助于普及冬奧會和冰雪運動知識,激發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為冬奧會營造良好氛圍。
從2012年到2018年,“世界雪日”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從最初的39個國家、200余項活動,20萬參與者發展到46個參與國家、500余項活動、超過30萬參與者,“世界雪日”在短短7年里不斷發展,為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創造了體驗、參與冰雪運動的機會。
雖然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體育管理體制、所處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各異,但是“世界雪日”活動仍然可以覆蓋五大洲,并且在各個國家均獲得了成功。這對于幅員遼闊、發展不平衡的中國來說很有借鑒意義。
從“世界雪日”的組織者類型可以看出,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和私營企業等占據了絕大部分。一方面是基于機構責任和市場需求,另一方面這些機構和公司也是最具活力的組織者,它們在構建多元化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正處于深化體育改革的進程中,行政、事業、社團、企業四位一體成為體育行業深化管理體制改革面臨的焦點和關鍵。在我國轉變政府行政職能的現階段,社會力量的加入可以為群眾提供豐富的公共體育服務產品,有利于體育服務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不斷提升人民體質健康水平和幸福滿意度。只有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才能最大限度的推動大眾冰雪運動發展。
雖然國際雪聯會在全世界宣傳推廣冰雪運動,但是在各地方,當地的組織者才是最重要的,在當地推廣和宣傳是吸引參與者的關鍵。發動當地學校和體育俱樂部參與活動也是一項促進參與的好辦法。如果活動組織得當,明年還可以邀請他們再來參加。
此外,新興媒體的宣傳推廣作用也不可忽視,尤其是對于熱衷于社交網絡的青少年來說。在新興媒體上建立活動主頁并且定期更新內容,不僅可以滿足大量訪問需求,還可以吸引眾多的年輕群體,以他們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推動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
冰雪運動的發展首先離不開場地,客觀自然條件往往成為制約大眾參與冰雪運動的一大阻礙。受地域局限,大眾冰雪運動在國內開展得并不均衡。盡管“北冰南展”計劃開展多年,大部分南部省份始終未能形成相應的發展氣候。
然而從“世界雪日”的成功舉辦經驗來看,即便是身處炎熱的南半球,依然可以參與滑雪運動。比如在南非,利用人造斜坡,兒童也可以體驗滑翔的樂趣。水平較高的滑雪愛好者還可以利用模擬器模擬滑雪的過程。在滑雪條件同樣不佳的秘魯,當地組織者向參與者免費提供滑雪用具,并邀請來自外國的游客,一起在旅游勝地開展滑沙運動,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對于我國南部省份來說很值得借鑒。
雖然高山滑雪和單板滑雪等體育項目是主要吸引因素,但是統計顯示,許多參與者把“世界雪日”視為同家人和朋友相聚的一次機會。充滿樂趣的雪上游戲也是“世界雪日”上非常受歡迎的活動。這種活動提倡共享滑雪的樂趣,無關參與者的年齡或運動水平。開展不同難度級別的活動可促使所有家庭成員享受雪上樂趣。
其他國家開展的與滑雪有關的活動如下:雪崩安全課程;雪鞋行走;狗拉雪橇;嘗試殘疾人專用雪具;攝影比賽;雪藝課程;為兒童及家庭設計的游戲;運動員見面會;趣味性兒童比賽;娛樂活動現場表演;吉祥物;慈善籌款;雪地飛碟;為學校設計的特殊活動;其他滑雪課程等。
惡劣的氣候和糟糕的交通狀況可能會影響到一些活動的開展。小部分“世界雪日”活動就曾因客觀原因不得不取消。因此有必要提前制定若干應急方案應對極端氣候。制定替代計劃有助于消除活動取消帶來的失望情緒。比如,將室外活動改為室內就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可以利用當地學校或市政公共場所開展活動。這些場所不僅租金相對低廉,還可以起到進一步宣傳推廣的作用。
現如今,北京冬奧會籌備進入全新階段,大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空前高漲。隨著冬奧會的臨近,將建設翻新更多的冰雪運動場館,往返場館的交通設施也將更加完善。我們應該利用成功申辦的難得契機,使我國的大眾冰雪運動參與邁上一個新臺階,一舉改變冬奧項目大眾參與相對較落后的現狀。我國既是“世界雪日”活動的參與國,同時也可以通過這項活動,從世界其他國家吸取經驗,學習優秀做法與實踐。我國冰雪項目基礎薄弱,目前僅有1000萬冰雪運動人口。只有取長補短,奮力發展,不斷推進“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才能逐步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愿景,形成冰雪事業發展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