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云
【摘要】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涪陵區物產豐富,蔬菜中有榨菜、水果中有龍眼、荔枝等、工業有汽車等,其中涪陵榨菜被評為世界三大腌菜之一,其產量也占據涪陵區蔬菜產量的半壁江山。因此,如何發揮好涪陵區的資源優勢,借助豐富資源促進涪陵區經濟快速增長,將涪陵帶向全國、全世界是涪陵區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目的。本文通過剖析涪陵區所處的微觀地理環境和宏觀國際環境,詳解了涪陵區對外賈易發展機遇與挑戰,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十九大;“一帶一路”;對外貿易
十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1]。重慶作為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其經濟發展水平和對外開放程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部地區發展水平和開發程度。目前,重慶GDP增速占據全國第一,但其總量發展還有待提高。在對外貿易上,雖然重慶占據“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重要戰略位置,但其對外貿易水平還有待提高。因此,如何快速發展對外貿易,發揮好對外貿易對于經濟的促進作用,縮小中西部收入差距,這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對外貿易是一國或者一個地區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樞紐,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世界經濟的大融合,發展對外貿易逐漸成為一國或者一個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制勝點,這也是我國要發展成為貿易強國的原因之一。涪陵地處重慶中部、三峽庫區中心,屬重慶五大功能區的城市發展新區,是重慶市未來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主戰場。涪陵區榨菜產量占據蔬菜產量的73.6%,預計到2020年工業總產值占全市的45%,工業和榨菜的快速增長是對外貿易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一、文獻述評
本文選擇GDP代表經濟發展,由于GDP的增長與多因素有關,在分析GDP與國際貿易之間關系時,被解釋變量容易受其他解釋變量干擾,影響實證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崔順偉口運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實證分析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顯示在改革開放以前對外貿易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只有14.5%,改革開放后,對外貿易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36%。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對外貿易對于重慶以及涪陵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會越來越強。
隨著“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持續推進,重慶對外貿易發展迎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眾所周知,出口促進地區經濟增長,何莉、汪忠明[3]通過實證分析得出,民營企業出口促進地區GDP增長,與此同時,民營企業適度進口同樣促進GDP增長,進口量與GDP增加量成正比,朱春蘭[4]通過實證分析浙江省11個地級市出口貿易額和GDP增長之間的關系也得出同樣的結論。因此,對于“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沿線的涪陵地區來說,應該在鼓勵民營企業出口的同時,適度增加民營企業的進口,讓國際貿易更好的為涪陵地區經濟發展服務。
涪陵有大小23個港口,其中黃旗集裝箱碼頭為重慶市第二大港口。學者郝雅璇[5]運用DEA模型分析重慶港口與經濟協調性之間的關系,實證結論顯示重慶港口與經濟發展不協調,重慶港口未能對經濟發展提供很好的促進作用。現實也是如此,本文通過分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現,2017年重慶市對外經濟對經濟的貢獻率為6.5%,比2016年下降0.4個百分點,目前由于涪陵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還未發出,但是通過分析涪陵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可以看出,2016年全年對外貿易對經濟的貢獻率為負數,也就是說,涪陵區對外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在拉低重慶市對外經濟發展整體水平的同時也拉低了地區經濟發展,涪陵港口沒有被充分利用。
綜述以上可以看出,對外貿易發展對一國或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對外貿易發展良好會拉動地區經濟增長,對外貿易發展落后會拉低地區經濟增長,因此,要發展地區經濟必須高度重視對外貿易。涪陵以榨菜為名,學者黃瓊[6]通過宏觀貿易理論分析發現涪陵地區農產品出口相對滯后,規模較小,出口國別以及出口農產品種類比較單調、傳統,未有創新。除此之外,涪陵工業、制造業對外貿易方面也未有效開發。當今,涪陵區應借助新時代“一帶一路”建設及“長江經濟帶”重要發展機遇,加快推動對外貿易發展,爭取為地區經濟增長帶來更大動力。
二、涪陵區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國家戰略推動,“機遇好”
重慶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Y”字形大通道的聯結點上,擁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交通優勢。“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十八大以來的偉大戰略,是傳承我國2000多年的“絲路文化”,是實現沿途國家經濟共同發展的偉大舉措,是實現全球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推手。
我國為促進“一帶一路”的順利進行,加大經濟開放力度,實現世界經濟的大融和,在國家戰略和規劃層面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在交通運輸方面,“渝新歐”國際鐵路的通車串聯了7個國家,其中“渝”指重慶,“新”指新疆阿拉山口,“歐”指歐洲,也就是說重慶產的筆記本等電子產品可以直接乘坐“渝新歐”鐵路運往世界六個國家,這大大方便了重慶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而涪陵地區,作為離重慶僅有100多公里的區縣,可以很好的利用“渝新歐”國際鐵路通道,發展對外貿易,將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在國際高層戰略合作方面,我國陸續與沿線國家建立了如“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友好合作伙伴關系”等伙伴關系,為“一帶一路”建設以及加快重慶走出去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在便利政策上,為促進“一帶一路”沿途貿易發展,我國在審批政策、金融服務、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一定便利。這些國家戰略政策給重慶市對外貿易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涪陵區作為重慶市第二大沿江區縣,應該充分發揮好地理優勢,利用好國家戰略“機遇”,加快對外貿易的發展。
(二)重慶自貿試驗區獲批,“政策好”
為深入推進“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2017年3月15日,國務院印發了《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在重慶劃定了包括西永片區、兩江片區和果園港片區在內的119.98平方公里面積為自貿試驗區。2017年4月1日上午重慶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自貿試驗區的成立為重慶乃至西部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自貿試驗區的建設打通了重慶地區貿易、物流、金融通道,為重慶與國際聯接架起了一座橋梁。
2015年底開始,涪陵區開啟了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目前已完成了首期保稅倉庫等的建設,涪陵綜合保稅區申報目前已經獲得國家9大部委許可,希望盡快獲批。涪陵區綜合保稅區獲批以后,其作為重慶自貿試驗區的一部分,將會把涪陵區對外開放平臺帶上新的高度。近期,根據國家商務部公布,重慶市5個區縣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其中涪陵區的榨菜被評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可見,涪陵榨菜已經得到國家的認可,這樣利好政策將推動涪陵外貿在不遠的將來走向更高的舞臺。
(三)涪陵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好”
涪陵地處烏江與長江的交匯處,素有渝東門戶之稱,有承東啟西和沿長江、烏江的重要戰略地位。涪陵水路、鐵路、空運等交通便利,水路緊靠長江、烏江,同主城重慶港、萬州港作為重慶港的三大核心。除此之外,涪陵港距離重慶港僅有100多公里,全程高速,位于主城1小時經濟圈之內。涪陵設有高鐵站和火車站,涪陵站每天接送近40趟列車,同重慶火車站一起將我國各省市串聯起來,促進了西南地區同全世界經濟的大融合。另外,重慶江北機場是國際性機場,國內可直飛80多個省市,港澳臺、國際可直飛20多個國家,這大大方便了重慶地區與世界的聯系。涪陵區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豐富的物產資源,為涪陵區對外貿易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涪陵區榨菜、工業發展迅速,“資源好”
涪陵物產豐富,不僅有豐富的農副產品,還有中國儲量最大的頁巖氣田,除此之外,涪陵的榨菜集團、華晨鑫源等工業也發展迅速。涪陵的農副產品主要有涪陵榨菜、涪陵龍眼、涪陵黑豬等,其中青菜頭是農民主要種植的蔬菜,由青菜頭的種植開始直到榨菜成品的形成,包括了青菜頭種植、青菜頭收購、榨菜加工、榨菜銷售等幾個環節,這一系列加工鏈條促進了涪陵榨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居民就業,增加了居民收入,現涪陵榨菜已經銷往全國各地,是目前涪陵區外貿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涪陵龍眼、涪陵黑豬等雖已經申請了品牌,但由于其知名度相比較低,并沒有很好的打開國內市場。而具有涪陵工業代表的華晨鑫源,其在涪陵主要生產MPV、SUV、新型微車、傳統微車等相關車型,目前年產量達30萬臺,這也將是涪陵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這些良好的資源,為涪陵區對外貿易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涪陵區對外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嚴重
近幾年來,以“綠色貿易壁壘”、“技術貿易壁壘”、“關稅壁壘”等為代表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給國家外貿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威脅。2018年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在白宮簽署的對華貿易備忘錄打響了中美貿易戰的第一槍,美國政府這一舉動對中美貿易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通過重慶海關統計數據分析看出,重慶市農產品、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是重慶市主要出口產品種類,而這幾種產品種類也包括在中美貿易戰“貨物清單”中,美國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中國是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國,兩國之間經濟密切聯系在一起,因此,無論是中國對美國的關稅不再減免,還是美國對中國的產品征稅增加,都會給雙方國家造成經濟損失。在全球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今天,無論誰打響貿易戰都是不明智的選擇,這將嚴重阻礙雙方國家貿易的發展。
(二)出口企業數量少、規模小
通過調研發現,涪陵區對外貿易發展緩慢。其中,在出口企業中,重慶華峰化工、涪陵中石化、涪陵榨菜等幾個企業的出口量占據涪陵區出口貿易的半壁江山,而其他企業產品出口量極少。可見,涪陵區作為重慶自貿區涪陵規劃片區,沒有充分發揮好自貿區的作用,通過與貿易發展較快的其他城市比較發現,涪陵區缺乏貿易企業、貿易人才、貿易政策。進入新世紀,人才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外貿人才的匱乏與缺失將導致產品不能“走出去”,不能充分發揮好原有的資源優勢,將涪陵區豐富的物產推向全國乃至世界。
(三)吸引外資規模不大,進出口規模較小
分析涪陵區近幾年吸引外資情況發現,涪陵區在2013年吸引外資額僅有0.45億美元,在2014年吸引外資額僅有1.07億美元,在2015年吸引外資額僅有0.62億美元,在2016年吸引外資額僅有1.51億美元。占重慶市2016年利用外資額的1.3%,而2016年涪陵區GDP占全市GDP的比重為5.1%。可見,涪陵區利用外資規模較小,且對區經濟增長貢獻較少。除此之外,涪陵區進出口規模也較小,2016年進出口規模6.94億美元,占重慶市進出口規模的0.15%,與同為區縣的萬州區進出口總額達10多億美元的出口規模也存在一定差距,可見,涪陵區進出口規模較小且對全市進出口規模的貢獻率極少。
(四)缺乏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商品附加值較低
分析涪陵出口商品數量和種類可見,涪陵區出口商品中高附加值產品較少,多為低附加值產品,這樣的出口類別會壓縮企業出口利潤,大大降低企業出口的積極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出口。除此之外,涪陵區創新產品出口也較少,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就不會產生高附加值,涪陵要擺脫貿易發展現狀,必須加快創新。
四、促進涪陵區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建議
(一)開拓新市場,推進市場多元化發展
歐盟和美國一直以來是我國主要的貿易伙伴國,但近幾年來,歐盟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美國的“關稅壁壘”以及歐美國家金融危機等的發生對我國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沖擊很大。所以,我國應在以發達國家為主要貿易伙伴國的基礎上,拓寬新市場,轉變我國貿易結構,推進市場發展多元化,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擴大貿易出口,實現貿易順差,減少貿易摩擦的有效方式。
(二)加強激勵,善于引導
政府作為一個地區的管理者和引導者,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視對外貿易的發展。對外貿易是一個地區“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重要載體,沒有貿易,國家間就沒有交流,地區間就沒有發展。當今世界是開放、融合的世界,自給自足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只有“走出去”和“引進來”,經濟才能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其次,在制度上給予一定便利,比如在審批手續、通關退稅等方面,讓企業感受到政府的重視和鼓勵,引導企業增加進出口量,激發企業對外貿易的積極性。
(三)加快創新,改善貿易結構
一是要善于利用重慶地區“一帶一路”和“渝新歐”鐵路的優勢,引進高科技技術和國際先進管理經驗提高我區產品高科技含量,除此之外,要鼓勵中低端產品的輸出,充分發揮特色產品優勢,如涪陵榨菜等,通過特色產品打響涪陵的知名度,讓世界認識涪陵,以知名度帶動地區貿易發展;二是要轉型升級,提高產品檔次。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產量,在保證產量的同時提高效率,當今社會是競爭的社會、是網絡的社會,如果產品質量不能保證,那么將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甚至使企業破產,因此,企業在創新和高速發展的同時要保證產品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在改善地區產品貿易結構的同時,保證地區貿易穩定發展。
五、總結
十九大的召開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新時代是開放和融合的時代,是國際間交流合作常態化的時代,而在新時代下,我們涪陵區對外貿易的發展也應該引起高度重視,跟上國家發展規劃,與世界接軌,改變以前固有的思想,不斷創新,積極“走出去”和“引進來”,將更好的涪陵展現給世界,將更好的世界引進涪陵。
參考文獻:
[1]十九大報告全文[EB/OL]. http://sh.people.com.cn/.
[2]崔順偉.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對天津市1952-2007年數據的分析[J].經營與管理,2010(3):12-13.
[3]何莉,汪忠明.民營企業進出口貿易對我國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國際商務,2005 (05):21-26.
[4]朱春蘭.浙江省民營企業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10(02):123-127.
[5]郝雅璇.“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港口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研究[J].商,2016,(33):141+63.
[6]黃瓊.重慶市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地方政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