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玉



【摘要】本文運用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的新疆GDP、貸款余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進出口總值、貨幣供應量的環比增長率等數據,利用多元回歸模型,實證分析了新疆傳統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果表明:新疆傳統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呈現倒U型,其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存在最佳發展值。
【關鍵詞】傳統金融發展;經濟增長;非線性影響
一、引言
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關系一直是經濟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領域的重要問題之一。早期的研究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在這一假設前提下,很多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計量方法對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里奧(Rioja)和韋爾(Valev)研究發現,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正向促進作用會隨著經濟體的經濟發達程度改變而發生變化。二是互聯網金融對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現有文獻大多是定性研究,主要涉及風性管控和內涵界定、互聯網金融對貨幣政策以及對商業銀行盈利的影響等方面,例如李淑錦(2017)用固定效應面板數據模型研究表明第三方支付的規模擴張會為銀行帶來正的“溢出效應。
目前尚缺少學者研究新疆傳統金融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選取季度時間序列數據,探究新疆傳統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期望為該領域的研究作出貢獻。
受到數據可得性的限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新疆傳統金融發展只能選取各項貸款余額指標,不能完全反映新疆傳統金融發展,同時,影響經濟增長的控制變量也不夠全面,進而影響了模型整體的擬合優度。隨著統計數據的不斷規范與完善,相信未來在數據可得的情況下,新疆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以進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討。
二、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模型構建及實證分析
(一)變量選取與數據說明
本文被解釋的變量為經濟增長速度,用GDP季度環比增長率表示。由于金融發展的季度數據不可得,故本文選取金融機構貸款總額的季度環比增長率作為金融發展的代理變量。另外,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較多,本文借鑒陶建宏等,將投資、進出口和貨幣供應量作為控制變量,變量含義及構造方法見表1所列。本文數據均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和國泰君安數據庫。本文以上述變量為基礎,選取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季4度的時間序列數據考察新疆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為分析新疆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差異,初步模型設置如下:
模型1:gdpt= f(jr,tz,jck,hb)
為進一步分析新疆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否存在非線性關系,本文借鑒陶建宏等的研究方法,在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新疆金融發展的二次項jr2,模型設置如下:
模型2:gdpt= f(jr,jr2,tz,jck,hb)
如果二次項jr2新疆金融發展的系數顯著不為。,表明新疆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如果jr的系數小于0,而jr2的系數大于0,則說明二者間是一種倒U型關系,即存在最佳的新疆金融發展速度,最有利于經濟增長。
(三)實證分析
1.平穩性檢驗
對各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各變量均為平穩序列(見表2所列),滿足回歸分析的條件,且4個自變量的VIF值均在1附近,說明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2.實證結果
因為本文選取的是時間序列數據,所以做回歸分析時需考慮序列相關性的問題。模型1的DW檢驗值為2.57,說明模型不存在一階自相關,而后通過拉格朗日乘數檢驗可知,模型在5%顯著性水平下不存在二階序列相關,說明模型估計結果是有效的。第三方支付發
展速度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結果見表3所列,對比模型1和模型2,結果如下:
第一,模型1中,新疆傳統金融發展指標jrt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新疆傳統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有較大正向促進作用,即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新疆傳統金融發展速度每增長1個百分點,新疆經濟增長速度提高3.54個百分點;投資增速對新疆經濟增長的影響顯著為正,且存在滯后性,滯后期為1個季度,這基本與經濟發展實際相符;進出口增速指標回歸系數為0.49,表示新疆進出口總值每增長1%將引起新疆GDPI曾長0.49%。
第二,模型2中引入新疆傳統經濟發展指標的二次方jr2后,模型的擬合優度R2以及jr回歸系數的顯著性都有所提高,這說明新疆傳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是非線性關系。其中jr和jr2的系數分別為3.79和-0.20,說明新疆傳統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為到U型,即存在最優的新疆傳統經濟發展規格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最大。
三、研究結論和啟示
本文運用2004-2007年GDP、貸款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進出口總值、貨幣供應量的季度環比增長率數據,實證分析了新疆傳統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本文分析得出以下結論。新疆傳統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但二者之間更接近于一種非線性的倒U型關系,這表明存在一個最合適的傳統金融發展速度,當低于這一速度時,新疆傳統經濟的發展可以有效促進經濟增長,而該值過高時則不利于經濟增長。
以上結論給筆者帶來幾點啟示。一是新疆銀行機構應合理推動創新,充分釋放其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二是相關部門應關注新疆傳統金融在發展中存在的潛在風性,由被動應對向主動監管轉變,積引導銀行機構提高抗互聯網金融沖擊的能力;三是由于傳統金融發展必然會受當地經濟發展狀況、互聯網金融創新金融發展影響,故國家應加強對傳統金融領域的規劃和政策法規的研究和制定,制定符合新疆經濟發展的最優貸款規模,未雨綢繆,趨利避害,以期更好地促進新疆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Rioja,F.,Valev,N.,2004.Does one size fit all?:AReexamination of the Finance and Growth Relationship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6,(74):429-447.
[2]陶建宏,王若語.第三方支付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金融科技時代,2018(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