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基強
【摘要】語文課程在各個學科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盡管如此,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學習成績仍是普遍偏低,與城鎮的初中學生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主要從農村初中學生語文成績偏低的這一原因進行分析,探討相應的對策,以促進農村初中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生;語文成績;偏低;原因及對策
語文學習成績好與差,直接影響其他學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語文課程的重要性,學好語文掌握豐富多彩的語文知識,可以拓寬學生見識面,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不僅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成績,而且影響學生的前途和未來。但是,作為一位從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多年的教師,農村初中生的語文成績與城鎮的初中生相比整體偏低,他們受到那些因素的影響?怎樣改變這一現狀?下面我簡單來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影響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學習因素
經我校和本人的調查問卷、談話、查閱資料、座談會、家訪等形式發現,影響農村初中學生語文成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社會因素的影響
(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有條件、孩子成績較好的家庭都把孩子往城里的學校送,沒有條件或成績較差的學生便留在附近的農村學校就讀,農村初中學校的孩子的整體素質都不高,語文水平參差不齊,給學校的語文教學帶來非常大的困難。
(2)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一些家長目光短淺,認為讀書花錢太多,不如輟學創業或打工,增加收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這給在校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困擾,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許多學生沉溺于電視、網絡游戲、微信聊天、QQ交友,荒廢了學業。
2.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
(1)農村經濟相對濟后,家長們迫于生計,每天早出晚歸出門勞作,或外出務工,甚至到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的城市打工,遠離家庭,留守兒童較多,家庭教育的缺失,學生缺少管教約束,久而久之許多學生養成比較拖拉懶散的作風。
(2)絕大多數家庭沒有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家里沒有一張書桌,藏書少,學生僅有學校里提供的幾本教材,學生閱讀量少,知識面窄,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3)農村家長語文素養普遍偏低,多數家長缺乏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孩子出現問題缺乏耐心,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甚至置之不理。更有甚者,一些家長在家里聚眾賭博,孩子耳濡目染,慢慢養成不良習慣,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3.學生個人因素的影響
(1)農村初中學生多數來自鄉下的子弟,多數在校住宿,少見世面,學生初次離開父母,心里感到孤獨,加上受方言的影響,一些學生缺乏交流,往往變得無所適從,還有一些學生缺少父母的約束,像脫韁的野馬,思想行為變得激進,無心向學,給語文教學帶來負面影響。
(2)學習目標不明確,態度不夠端正,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差。農村學生與城里學生相比,缺乏必要的主動性,多數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上得過且過,絕大多數學生在上語文前沒有進行預習,課堂上不積極,不主動,探究問題時,各人只顧各人,缺乏交流,回答問題很不積極,長此以往,教師只能自圓其說,學生敷衍了事。
(3)學生意志不夠堅定。農村學生本來基礎差,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但勤奮不足,成績總量上不去,他們往往失去了信心,對語文失去了興趣。
3.學校、教師方面的影響
(1)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簡陋,基礎設施差,給學生住宿、吃飯、洗澡、活動等方面帶來諸不便。閱覽室雜志種類少,圖書館藏書少而殘舊,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學校文化建設相對滯后,沒有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2)農村學校師資配備不平衡。目前,許多農村學校面臨嚴重師資不足,年輕人往往不愿到農村學校任教,許多年輕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只作為一個跳板,有機會就往城里跑,教師隊伍沒有得到新鮮血液的補充從而導致語文課堂缺乏活力。特別是農村邊遠山區小學,部分教師綜合素質跟不上形勢,致使一部分學生語文綜合差,學生進入初中后又不適應學校的管理,使原本語文基礎差的學生無法適應初中語文學習,從而增加語文教學的困難。
(3)初中教師面臨應試教育的壓力。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后教師面臨學生升學考試的壓力,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部分教師只重視語文知識考點的傳授與訓練而忽略了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演講、寫作、閱讀等活動。教師不能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到書本學不到的知識,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提高初中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方法與途徑
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書香校園
良好的環境可以影響人,教育人,學校必須加大投入進行文化建設,選取古今中外優秀的名篇、名言、警句建設文化陣地,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設文化長廊,食堂、宿舍、樓梯甚至廁所等場所,可以布置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的佳句,教室需要精心布置,除名言佳句外,還可以設立書櫥,讓學生或社會各界捐贈圖書,方便學生借閱,校園廣播在學生課外活動時間播放一些優秀的名篇,這樣學生置身于一個美好的環境,思想上得到美好的熏陶,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2.關愛學生,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孔子說得好:“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心態對待成長,所以語文教師必須做一個有愛心、有情趣的教師,課后多與學生交流,多參與他們的活動,多點微笑,多點幽默,了解他們在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并給予幫助,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歡與尊重,學生更興趣與動力學習你所教的科目。反之,如果教師總是板著一張臉,教育學生總是諷刺挖苦,學生往往敬而遠之,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3.語文課上教師要善于滲透理想前途教育,堅定學生求學的意志
農村初中學生往往學習目標不明確,教師可以利用語文實踐活動課,讓他們談理想,談感受,并教育他們圍繞理想矢志不渝地追求,提高他們為自己、為祖國讀書的責任感,使他們努力求學的信心與恒心得到增強。
4.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和參與語文課的綜合實踐活動,擴大學生知識面
教師可以根據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與家長溝通并獲得家長的支持,為學生提供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書籍,條件許可的情況讓家長陪同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閱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閱讀計劃,列出書目,按要求在相應的時間完成并檢查,在課堂前三分鐘讓學生講故事,談讀書心得。綜合活動課方面,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撰寫調查結果,課堂上師生一起交流。這樣,學生的閱讀量增加,知識得到拓展,生活閱歷豐富了,在聽說讀寫方面都會得到相應提高。
5.積極開展語文興趣活動
根據學生興趣與愛好,學校語文組每學期制定相應計劃,定期開展作文、書法、演講、朗讀等比賽,語文教師積極發動學生參加,評選出比較優秀作品、成果進行公榜和表彰,以點帶面,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每班可以成立語文興趣小組,如作文興趣小組,書法興趣小組,朗讀興趣小組,讓學生在學習園地進行成果展示,教師適當利用時間與學生一起評價。這樣,學生可以擺脫學習上的煩惱,生活過得充實,興趣得到增強,語文素養得到提升。
6.精心設計,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
語文教師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養,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真參考名校的教學方法與課堂模式,形成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方法與課堂模式。可把每班按六人分成一個學習小組,每小組組員都有明確分工,讓他們搶答和點評,答對的小組進行適當的獎勵并給他們加分。同一學校的語文教師要加強集體備課,群策群力,精心進行課堂設計,寫好教案,提前把導學案印發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根據導學的內容積極探究,并把他們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課后讓各組長檢查導學案的完成情況并進行評比。這種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和問題探究,課堂反饋展示和評價的教學模式,使農村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查閱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增強他們合作交流的意識,增強了榮譽感,學習語文熱情就得到提高。
以上觀點,是筆者自從教以來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特別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里,本人所擔任的班級學生綜合素養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去年中考取得較好的成績。全面提高農村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是為廣大農村地區國民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每一所農村學校面臨的艱巨任務,真心希望每一位農村教育教學崗位上的每一位工作者不遺余力,潛心教學、刻苦研究,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叢海兵.淺談農村初中語文學習困難生的成因及對策[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2(11).
[2]白正林.淺析農村初中語文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EB/LO].https://wenku.baidu.com/view/f89d5830783e0912a3162a0c.html,201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