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昊,朱晨,董佳榕
(沈陽建筑大學,遼寧 沈陽 100168)
針對公共機構主被動能源評價,分析不同層次的能源影響因素,建立能源評價體系,最后采用分析方法依據影響因素對能源安全進行評價或者對個別指標分別建立評價標準進行單個要素評價[1]。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科學性參數能源轉化率(1)太陽能向電能的轉化率(2)地熱能向熱能的轉化率能源利用率(1)天然氣的利用率。(2)地熱能的利用率節能率(1)單獨采用某一能源與多種能源聯合使用相比,節約能源的比例。(2)各種能源的最優占比環境保護參數碳排放量每提供1焦耳熱量,四種能源產生多少二氧化碳,或者說產生多少C元素??諝馇鍧嵍人姆N能源,九種方案,室內的空氣品質的影響情況。有害氣體四種能源:(1)生成的對人體有害氣體排量;(2)自然環境排放的污染物情況。經濟效益參數電費情況電能的經濟性天然氣計費(1)天然氣設備的初投資費用(2)天然氣每立方米費用地熱初投資地源熱泵的投資運營的費用
電能,地熱能在同一系統中使用時:電能向地源熱泵提供能量,完全使用地源熱泵來制冷或者制熱;不同系統中協調使用時:電能給地源熱泵提供能量,地源熱泵在制冷或制熱的同時,電能供給其他設備來實現與地源熱泵的聯供。
太陽能系統提供電能,故電能與太陽能不存在于不同系統中協調使用的情況。
電能,太陽能,地熱能在同一系統中使用時:太陽能發電配合電能供給地源熱泵,通過地源熱泵來進行制冷或者制熱;反之:(1)太陽能發電,向地源熱泵供給電能,通過地源熱泵制冷或者供熱,電能向其余設備供電,配合地源熱泵協調使用。(2)太陽能與電能同時向地源熱泵供電,地源熱泵與電能提供能量的設備協調供冷或者供熱
我國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高原的總輻射量和日照時數都很高,屬世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地區之一。四川盆地、兩湖地區、秦巴山地是太陽能資源低值區,我國東部、南部、及東北為資源中等區[3]。
我國的地熱資源比較豐富。我國地熱點分布比較多的有:云南(345處),西藏(342)處,河北(320處),四川(295處),廣東(229處)等。我國地熱資源大部分屬于中低溫熱水,80℃以上的地熱點只有600多處。
從我國地熱分布情況來看,有從中部向東部大陸邊緣和西南部地熱數量逐漸增多和水溫逐漸增高的趨勢
模糊綜合評價的關鍵是權重的確定,生成方法分為主觀權重和客觀權重。主觀權重由評價者直接給出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陀^權重是通過分析指標值內部的數值特征,用函數來表現它們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關系。在方法確定的前提下,權重生成過程不受人為因素影響[4]。
德爾菲法又名專家意見法或專家函詢調查法,是依據系統的程序,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不發生橫向聯系,反復填寫問卷,以集結問卷填寫人的共識及搜集各方意見,可用來構造團隊溝通流程,應對復雜任務難題的管理技術[5]。
通過文獻及實地調研對我國公共機構主被動能源的耦合形式進行了分析,依據專家資訊法確立了三級評價指標。對各級指標進行了研究,確定了評價能源系統優劣的科學憑據,通過模糊層次分析法確定了各級指標的權重,為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了數字化的理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