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瑩瑩
(新疆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46)
新疆師范大學(以下簡稱新師大)的留學生教育一直走在新疆留學生教育的前沿且頗具規?!壳耙褤碛薪?00名外國留學生。本文主要對其處于初級階段語言學習的學歷生——華僑班與本科班的留學生的第二語言課程設置進行探討。新師大華僑班留學生的二語學習課程主要由漢語精讀、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組成。

表1 新師大留學生二語學習課程設置表
由表1可知,新師大本科班與華僑班的留學生二語學習課程所差無幾。
除此之外,新師大還針對漢語水平不同階段的留學生開展了各色各樣的文化課程。根據目前文化課程的開展形式,可以將其分成兩大類:理論課和實踐課。理論課包括中華文化、國學和千字文。實踐課又分為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兩種形式,其中課內實踐課又可細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社團課)兩大類,必修課包括茶藝、剪紙、中華才藝(音樂)、太極拳;選修課(社團課)包括書法、國畫、紙藝、手工、葫蘆絲、古箏、武術、象棋、吉他。課外實踐課則包括文藝演出、中華才藝大賽、漢語知識大賽、留學生文化實踐基地活動、中國傳統節日節氣活動、參加電視臺節目的錄制、走入中國家庭活動以及留學生文化節聯誼會等。新師大留學生的文化課程確實較為豐富,且每個留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時間來進行選擇,但高階班文化課程需要有專業基礎方可選擇。
烏克蘭基輔國立語言大學(俄文縮寫為КНЛУ,以下簡稱К)的前身是烏克蘭外國語學院,創辦于1948年,至今已有70年歷史,是烏克蘭專門培養語言人才的語言大學。К的預科系成立于1983年,是烏克蘭人文專業的奠基者之一,專門為留學生教授語言,近20年以來已經培養了大約2000名國際留學生。К留學生預科第一學期僅開設了俄語和俄語語音兩門課程。К留學生預科第二學期二語學習的課程種類增多、專業性增強。
由以上內容可知,新師大與К初級階段留學生(學歷生)二語學習的課程設置在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權重、課程設置順序、課程落實情況四個方面展現出明顯差異。
從語言課程來看,新師大對語言課程的劃分較為精細,還開設了早、晚自習與種類繁多的文化課程,這與我國長久以來語言教學都重讀寫輕聽說的傳統教學方式有關;К對語言課程的劃分則較為籠統,僅將語音課程從語言課程中劃分出來,這與西方國家普遍倡導語言工具論有關。
從專業課程來看,兩所高校都開設了部分專業課程,但新師大還處在試開階段,仍有很大探索空間。
從文化課程來看,新師大開設了種類繁多的、選修性質的中華文化課程,К僅開設了俄羅斯文學這一必修性質的文化課程。
3.2.1 新師大留學生二語學習課程內容權重
在新師大留學生二語學習的課程設置中,語言綜合課程占總課程的90%,文化課程占10%,整體呈恒定態勢。此外,語言綜合課程按“聽、說、讀、寫”四項能力劃分開來,“聽”、“說”在其中各占10%。
3.2.2 К留學生二語學習課程內容權重
К不按言語技能劃分留學生二語學習課程,且其課程設置整體呈運動態勢。第一學期僅設語言綜合課程。而將語音課程從語言綜合課程中劃分出來并占總課程的20%,主要是受烏克蘭俄語、烏語并存這一客觀情況的影響;該語音課程主要注重俄、烏兩種語音的區分和學習,側重于“說”這一技能的訓練與培養。第二學期是在第一學期的基礎上加設了諸如烏克蘭歷史、俄羅斯文學的專業課程,占總課程的29%。
與此同時,據筆者搜集到的資料來看,隨著留學生二語水平的提高,К為留學生開設的二語學習課程的課程內容權重會發生更加顯著的變化:語言和語音課程的比重會越來越小,專業課程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其整體的課程設置會越來越傾向于西方國家大眾化的語言觀——語言工具論。
兩所高校留學生二語學習的課程設置順序的相同之處在于都秉承著由易到難的原則;不同之處在于:新師大為留學生開設的專業課程數量較少、銜接性不強;К為留學生開設的課程則展現了較強的銜接性和系統性。
兩所高校留學生的語言學習課程都主要集中在上午,不同之處在于雙方的課時量:新師大留學生的二語學習一周平均12個課時,每90分鐘為1個課時;К留學生的二語學習一周平均15個課時,每80分鐘為1個課時。
綜上可知,兩所高校在留學生二語學習課程設置方面的理念各有特色:新師大更注重語言和文化相結合,但語言與專業有所脫節;К更注重語言和專業相結合,但文化方面較為薄。而究其原因都是有緣可循的——既與不同國家在語言推廣上側重點的不同有關,也與不同國家傳播語言的思路和特色的不同有關。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東方大國,各領域都沉淀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語言傳播亦是如此。我國的漢語言傳播兼具語言傳播和文化傳播的雙重任務,常在文化中講語言,在語言中體現文化,強調語言的綜合性。故而新師大將留學生二語學習課程細分為精讀、聽力、口語、閱讀、寫作五類,并同時開設了種類繁多的中華文化課程。
К為留學生開設的二語學習課程更強調語言的工具性,這與烏克蘭的國情有關:(1)烏克蘭是一個蘇聯解體后才獨立25年的新興國家,其文化歷史底蘊并不深厚,故其唯一開設的文化課程是俄羅斯文學。(2)烏克蘭獨立之后,烏克蘭政府開始奉行烏克蘭化政策,將烏克蘭語設為其官方語言,增加烏克蘭語使用的同時禁止或限制俄語在媒體和電影中使用,故其開設了烏克蘭語課程(但起初僅在進入專業課學習的大學階段開設);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和減少烏克蘭語對把俄語作為二語學習的學習者的影響,К將俄語語音課程從俄語語言課程中劃分開來,單獨開設了一門課程。(3)烏克蘭強調民族性回歸的同時,受2014年開始的烏克蘭戰爭的影響,К預科系加設了烏克蘭語、烏克蘭歷史、世界經濟社會地理學三門課程,在此之前,這三類課程都屬于進入大學階段后才開設的課程。
總而言之,新師大與К在留學生二語學習課程設置方面確實存在共性和差異,但二者并無優劣之分,都與其自身國情相關,都有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