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時報》8月8日文章,原題:北京:一座在舉辦里程碑式奧運會10年后發生變化的城市如今,北京的污染程度已經低于10年前奧運會開幕前,在舉辦那場蔚為壯觀的體育盛事以來的10年內,這座城市已發生巨變。然而,奧運會只是北京更徹底轉變中的“補給站”之一。真正的故事是這座城市的“變形記”:傳統胡同和庭院為龐大的住宅區、新地鐵線、機場和高架橋讓路。
32歲的項目經理莉莉發現如今比10年前更難在北京買房買車。治污規定意味著任何人買新車都必須參與車牌搖號。“一切都在變化,有什么沒變的嗎?我認為如今的空氣絕對好于10年前。”莉莉說道。舉辦奧運會10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如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奧運會次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后一直支撐全球經濟增長。“我不認為中國的地位已經提高,只是恢復其原有地位而已,”37歲的金融從業者張天說。在科技公司就職的傅赫也認為北京仍然過于擁擠并抱怨房價上漲,但他仍保持樂觀。“盡管道路越來越堵,但地鐵建設已使公共交通更加完善。大眾體育文化和生活都比以前更好。”他說。▲(作者克利福德·庫南,丁雨晴譯)
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8日文章,原題:2008北京奧運會:是否如愿以償? 10年前的本周,北京奧運會的盛況出現在全球各地的屏幕上。在中國,這不但是慶祝體育節日也是在贊美“中央王國”重回宇宙中心。曾在紐約留學的中國建筑師董浩(音)表示,如今北京奧運會前的那種獨特的建筑狂潮或已消失殆盡,但有關建設過程比當時更深思熟慮。
如今,“鳥巢”正在上演重溫北京奧運會音樂和氛圍的夜晚燈光秀。對每天來北京旅游的中國游客來說,參觀奧運場所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史蒂芬·麥克唐尼爾,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