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經濟林建設中還存在著認識、管理以及技術上的問題,嚴重影響著生態經濟林的建設與發展,為了更好地貫徹生態理念,促進經濟林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積極采取科學有效地策略,提高對生態理念的認識和重視,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方式,促進經濟林發揮出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的效益以及價值。
【關鍵詞】:生態經濟林建設;效益;措施
1生態經濟林業生態經濟效益概述
林業生態經濟效益包括林業生態效益和林業經濟效益兩方面。生態效益指的是在林業的生產發展過程中,采取一定的環境保護措施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案,有效改善生產地區的生態環境;經濟效益指的是在林業生產發展過程中,當林木長成后通過采伐和運輸交易用于建筑、水利水電工程和造紙行業等所獲得的收益。在林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遵循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的規律,后者受制于前者,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彌補缺陷不足并相互抵消,離開了生態效益就沒有經濟效益可言,而離開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也就缺失了自身的存在價值,所以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
2生態經濟林的生態效益以及經濟效益價值分析
2.1保水固肥的生態效益價值
對于森林資源來說,生態效益價值首先可以體現在保水固肥方面,首先保水方面,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對比,就是荒山地與有林山地進行對比,荒山地由于缺少森林保護,幾乎喪失保存雨水的功能,導致水資源流失很快,從而影響該地涵養水源能力,致使原有泉源減少甚至枯竭。而且森林資源還可以對沿途的河川溪流進行調整,能夠吸收多余的降水以減少洪水、泥石流等嚴重的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當然,森林自由的另一生態效益價值體現在固肥方面,因為森林中有很多落葉喬木,喬木生長會從土壤吸收水分,然后通過枯枝敗葉的形式轉化為肥料,從而形成循環,以發揮出良好的保水固肥效益價值。而對于保水固肥的生態效益價值的評估可以采用達到與森林同等保水作用的其它措施(如修建水庫)花費的經費情況進行評估。
2.2物種豐富性的生態效益價值
物種豐富性的生態效益價值主要體現在生物包含多個物種、多個生態結合體以及各類生態環境帶來的經濟價值。而對于物種豐富性的生態效益價值評估工作,很難通過統一的量化計算獲得有效數據,因而需要通過部分探究性的價值評估手段獲得大概的結論,即如替代消耗方法、保護方法、支付意愿等多種方法。
2.3林業生態經濟效益分析
林業生態經濟效益是林業生態效益和林業經濟效益的結合。林業生態效益主要指的是林業生態在經營過程中,在防止水土流失、空氣的凈化、改善生態環境、凈化環境等方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林業經濟效益主要指的是林業生態在經營過程中,林木給人類生產生活提供所需的木料,用于造紙、建筑、工程制造等。在林業生態經濟管理過程中,生態經濟效益是建立在生態平衡規律下的,而經濟規律制約著經濟效益,兩者不可分割,即相互依存又相互抵消,缺乏生態平衡,便無生態效益,社會難以持續發展;只有生態平衡而離開經濟效益,更從根本上無從生態效益這一觀點。
3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研究
3.1樹立經濟林發展理念
生態理念下,各級領導干部應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明確其自然發展規律,促進經濟林效益的實現,也能夠對環境進行保護,滿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應積極加強與林業技術人員交流,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認真聽取林業技術人員的觀點以及建議,制定科學的經濟林發展規劃方案,保證經濟林建設的順利進行。提高對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實現優質的技術服務與指導,進一步擴大經濟林的生產規模。促進果農生產積極性的提升,建立可持續的發展產業鏈,增加農民收入,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3.2大力發展山區經濟林業,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
在我國的山區林地,土壤較其它地區肥沃,因此在林業發展過程中應該借助其獨特的優勢,在林業發展過程中應該注重林區的經濟結構,比如在林區可以種植相應的天麻、藥材等多種植物,使得林區的經濟作物結構趨于多元化,避免了過去林區發展過程中單一的苗木種植的狀況。同時在開闊的區域可以開展林區養殖產業,這樣不僅降低了養殖業的養殖成本,同時對于生態保護有著重要積極影響,直接促進現代經濟林的經濟作物結構多元化,實現了林區經濟穩步發展的局勢。
3.3加大資金投入,構建生態網絡工程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較為復雜且工作量很大,因此,為了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加強資金的投入。對此,國家及地方政府應加大對技術研發資金的投入,適時調整資金用量,提高資金的使用率,確保資金量的科學合理,為林業資源發展提供物資基礎。同時,還要加強對資金的管理,鼓勵社會資本的進入,為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做出貢獻。
3.4重視科學技術
目前,發展生態經濟林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人們對于營造生態林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經常出現樹種選擇不合理的問題,如果選擇的樹種無法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樹種的存活率就得不到保障。因此,想要實現生態經濟林的可持續發展,就一定要重視科學技術的力量,廣招專業人才對需要營造生態經濟林的地方進行科學勘察,運用有關的科學技術選擇合適的樹種,在經營過程中也要注意各方面的事項,不能夠馬虎大意,如果在經營中出現不科學規范的操作,非常容易造成巨大的損失。在造林工作結束以后,還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應用科學手段,保證生態經濟林的成活率。不能忽視的是,很多不法分子及法律意識薄弱的人會對生態經濟林進行亂砍亂伐,這樣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生態經濟林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做好防護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森林資源的使用力度逐漸加快,同時林區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因此加快生態經濟林的建設工作迫在眉睫。傳統的林業發展過程中造成大面積的森林浪費,而生態經濟林則彌補了這個缺陷,因此在現階段的生態經濟林發展過程中應該逐步提升林區經濟作物的豐富度,實現林業經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強.現代林業與生態經濟林業理論的實踐應用探討[J].中國林業產業,2017(2):133.
[2]韓友志,孫紹鵬,王猛.淺述我國經濟林發展現狀和對策[J].防護林科技,2014,(05):53-54.
作者簡介:付金宏(1976.08.16.―),男,漢族,甘肅省隴南市康縣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經濟林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