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齊勝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日漸突出,如何實現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的平衡,則成為現代社會發展中需要集中解決的問題。環境的惡化需要林業工程的建設加以改善,但是目前我國林業在生產與管理中還延續著粗放經營的模式,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我國豐富林業資源,并引入科學造林方法,實現林業的高效經營與管理則成為林業工程建設的重點。
【關鍵詞】:現代林業造林;造林方法;營林生產管理
1.現代林業的造林方法
1.1分植造林
在造林過程中,分殖造林是將種子的地下莖或樹木的根枝等部位直接植入到土地當中的技術,通過此方法能夠有效節省育苗的成本,降低育苗所需的時間,促使幼苗以更快的速度生長,還能夠保證所種植的樹木都能夠得到前代的優良遺傳基因,使其性質最接近母體。分殖造林具有操作簡單的優勢,并且通常情況下幼苗成活率都較高。該種種植方法的重點在挖掘的深度,根據樹苗的種類不同,栽培的深度也應該不同,這樣才能保證樹苗吸收到足夠的水分,保證樹苗的成活率。但是這種方式在實施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此不建議大規模應用。
1.2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栽植的造林方法,雖然必須先育苗,但節省種子。其特點是適應環境能力強,對立地條件要求相對寬松,成活率相對較高,具有幼林郁閉早、生長快的優點??傮w來說,植苗造林適用于各類環境和立地條件。播種苗(又稱原生苗)是植苗造林的主要種苗來源。適當條件下,也可充分利用野生實生苗。實踐證明,營養杯容器苗造林,能夠極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植苗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在于苗木失水情況和有無機械損傷。保證造林選定苗木在栽植前不受機械損傷,縮短起苗到栽植的時間是關鍵。植苗造林的方法主要有穴植、壁植、縫植。總體來說,栽植深度要適宜,做到不窩根,技術要點“三埋兩踩一提苗”。其中,縫植要有專門的植苗工具——植苗鍬或鎬,開縫植苗。一般用于栽植裸根苗。
1.3播種法
播種法是現代林業造林方法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與普通的農作物種植十分相似,就是將樹的種子直接撥灑在地上,既簡單又方便。這種方法看上去十分的簡單,實際上越簡單的方法所要求的綜合條件就會越高,例如在樹苗處于幼苗階段時,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否則會影響種苗的正常生長,比如生長緩慢、干枯、病蟲害等,這些因素會給幼苗的生長和存活帶來諸多隱患。
1.4枝干造林法
枝干造林法是將樹木的枝干直接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枝干有頑強的生命力,會自然存活下去。這種方法存活率極高,相對其他造林方法更節省成本,枝干的自身強大的作用可以使得從母體中帶的養分得到充分的發揮,并且成長迅速。枝干造林法的運用成本是極低的,大大減少了培育的繁雜。
2.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2.1完善幼苗苗圃運營機制
林業相關部門在運營時要考慮營利問題,因此在對幼苗苗圃的管理過程中,林業相關部門可以將幼苗苗圃運營方式轉變為承包制或私營制,有利于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推動林業企業適應市場化經營模式。幼苗苗圃的經營模式是多種多樣的,可根據當下市場情況,進行相應的運營體制的調整,使得幼苗苗圃能夠得到良好、有效的運作,這才是林業企業進行幼苗苗圃建設的真正意義。在進行幼苗苗圃的經營模式轉變過程中,要落實合同協議的簽署,根據幼苗苗圃的實際情況,相應地進行獎懲措施,若經營方存在問題,林業相關部門有權進行收回。苗木價格要按照等級進行設定,不可超出市場價格規律,這樣不僅能夠對林業造林以及營林生產成本進行控制,還能與良好的市場經營體制相接軌。
2.2加強苗木基地的建設
樹苗的培育是林業建設的基礎。目前,在我國營林生產管理中,常用的造林方式對于樹苗的質量均有嚴格的要求,這樣才能夠保證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提高林木整體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因此,在營林管理中,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苗木基地的建設。首先加強對當前林業工程的日常管理,及時發現并剔除枯死、病死的樹木,保證成熟樹木的生長環境;其次,注重對基地管理人員的培養,提高其專業的林業知識,同時國家的林業機構還應該利用專業指導的方式,將林業技術送到地方的林業栽培中來;最后,注重林木多樣化的培養,適當擴大營林管理規模。
2.3加強林業的撫育管理
林業的撫育管理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第一種為幼苗的撫育管理,第二種為成林的撫育管理。在對幼苗的管理過程當中,要對幼苗根部的裸露情況以及樹干的歪斜情況進行檢查,同時還要定期進行松土,這種方式能夠避免幼苗在生長過程中出現土壤結塊的現象,降低外界環境對幼苗生長質量的影響。在對成林進行撫育管理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成林樹木得到充分的陽光照射,要對成林樹木的枝干進行定期修剪,保證其良好生長形態的同時,提高樹木吸收營養的質量。在修剪過程中要注意的是,由于樹木種類不同,其生長周期也就不同,因此不同種類的樹木不能在同一時期進行修剪,要根據其實際發育情況選擇合適的修剪時期。這種針對性管理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林業撫育管理的質量,進而促進我國林業行業的快速發展。
2.4注重苗木的引入,控制管理成本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營林生產管理也面臨著成本的限制,因此,在管理中應該將如何控制林木管理成本作為衡量管理效益的基本標準。一方面控制單位面積、單棵植株的資金投入,對成熟林木的綜合效益進行規劃,從而縮短林木的培育時間,提高經營管理成本;另一方面還應該根據市場的選擇以及當地林業發展的客觀條件,科學引入樹種,提高林業經濟效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林業行業的關注程度逐漸提高,如何加強其生產管理質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對林業造林方法以及生產管理的方法進行研究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林業的運行質量,同時擴大我國林業種植的數量。由此可以看出,對現代林業造林以及生產管理的方法進行研究,能夠為今后我國林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馮海霞.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6,(20):120,122.
[2]米仁象.探討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J].中國林業產業,201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