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浩
【摘要】:雖然改革開放的實施為我國帶了巨大的經濟發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了破壞,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國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治理環境。因此,相關林業部門的身上有著還原環境的重擔,這就要求我們要合理的對林業營造林技術進行運用,治理并保護環境,盡最大努力去維持生態平衡。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林業營造林技術。
【關鍵詞】:林業 營造林技術
【前言】:
自從時代邁進二十一世紀的大門,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環保觀念也慢慢的深入人心。但是,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進步,必不可少的需要更多的林業資源,這就對我們現代林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現代林業既要重視營林生產,又要兼顧植樹造林,既要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生活要求,又要保證環境不要受到太大的破壞,甚至還要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改善生態環境,這是對我國現代林業的一個巨大考驗。為此,國家對現代林業的發展非常關注,為了幫助現代林業的發展,也為了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國家對現代林業投入了很多資源,時至今日,國家仍然十分重視營造林項目。現代林業的發展不是一夕而成的,也不會是一蹴而就,只有將營造林技術應用到植樹造林的實際工作中,那么現代林業才能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與進步。
1、營造林技術的基本概念
為了能夠解決我國西北、華北等地的水土流失和沙塵情況。我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提出了營造林的治理方式,營造林就是中國的另一個萬里長城,不過它是由樹木組成。營造林是一個防護林工程,主要就是通過大面積的合理植樹造林,對土地荒漠化比較嚴重地區的環境進行改善,防止災害的發生。營造林技術就是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營造林,通過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方式去植樹造林,防止土地荒漠化,目的是為了長期的對環境進行保護。
2、營造林技術的造林模式
2.1半石漠化、石漠化造林模式
這種造林模式主要方法就是將天然植被與人工造林結合。在半石漠化、石漠化地區,一方面保留原有的植物,另外一方面要栽種一些新的植株,通過這種方法,加快石漠化地區的植物的恢復速度,同時促進該地區土壤含水量的提高,防止水土的流失。但是這種辦法主要適用于那些有著較高巖石裸露率的地區。
2.2薪炭林造林模式
薪炭林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燃料,同時也是一種見效很快的再生能源。對于薪炭林造林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對樹種進行選擇,一般情況下栽種的樹木都是熱量含量較高的喬木或者灌木等,因為這些樹種的生長速度很快,同時有著很強的適用性,因此造林相對比較容易。同時薪炭林造林模式一方面能夠保護原有環境,另一方面還能提供燃料,主要適用于農村缺少資源的地區。
2.3開礦開山地區的造林模式
對于開礦開山地區,因為特殊的情況,所以這些地區的植被破壞情況比較嚴重,因此這中地區的造林模式應該結合防治與植樹造林。仍然在施工的地區,要在最大程度上對周圍的植被進行保護,防止破壞程度的加劇。對于那些已經完成施工的地區,盡快回填土壤。并栽種植被,防止水土的大量流失。這種造林模式主要適用于那些因為開礦或者開山而造成碎石過多。形成石漠化的地區
3、營造林技術的措施
3.1整理地貌
想要做好林業營林的工作,那么就要重視營造林的方法,在造林前,最重要的就是相關人員要對需要造林的林地進行實地的考察,同時對林地的地貌進行整體,在整理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機械設備提高整理的效率,通過對林地地貌的整理,可以促進植株幼苗的發育,另外在對林地進行處理時也要進行除草工作,防止雜草影響樹苗的正常生長。另外一個方面相關部門還要重視對林地土壤情況的改良,可以進行少量的施肥同時也要重視對樹苗的澆水,保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供樹苗吸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林木的生長。
3.2播種造林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林業也在不斷的進步,其中應用地區最多的一個造林方法就是播種造林法,播種造林法也是林業營林造林辦法中最主要的。什么是播種造林法呢,顧名思義,就是播下林木的種子,讓林木幼苗在自然環境中自然成長,這種方法十分簡單,但是另一方面,雖然對播種要求十分簡單,但是對種植的地區要求相較于其他的播種方法要求比較高,而且在后期對林木幼苗的管理中有著很高的要求,需要對自然生長幼苗的進行管理,而且這種方法對于選用的林木種類還有要求,需要有很強的生長力和適應能力,只有這樣林木才能更好的生長,其中比較知名的兩種就是核桃和山杏,這兩種林木都非常適合播種造林法,而且播種造林法對土壤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土壤有很多水分,不受外界影響,因此蛟河地區特別適合采用播種造林法。
3.3分殖造林.
除了上一種播種造林法,還有一種比播種造林法優勢更大的造林方法,它就是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法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造林方法,通過對植物器官的培養,讓其能夠直接生長,這種造林方法有著很大的優點,相比播種造林法,它比較節省時間,成活率特很高,非常易于實際操作。但是這種方法比起播種造林法,對林木栽種的地區要求更高,所以這種方法更適合柳樹,松樹。
3.4栽植造林
還有另外一種造林方法,在我們的實際生活非常的常見,它就是栽植造林法,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能夠看到這種方法的應用,比如在道路兩旁栽種的樹木。這種方法也是營造林技術中一種主要的人工造林方法。這種造林方法的主要方法就是在想要栽種林木的地方挖出一個坑,然后把林木的幼苗栽種到其中,保證端正,然后再進行澆水,這種造林方法的應用更加廣泛,對土地的要求也并不是十分高,當要在一個面積不是十分大的地方進行林地栽種時,運用這種方法,這時候就不能僅僅挖出一個栽種一個數目小坑,在需要造林的地方挖出一個40到60平方米的坑,然后按照上面的方法進行栽種。但是栽植造林法也有缺點,那就是比較耗費資金,需要工人的實地操作,而且對造林的效益提高沒有很大的幫助。
4、營造林技術的意義
4.1營造林對生態環境的意義
人類如果想要更好的在地球上生存,人類的社會如果想要更好的發展,那么就必須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如果環境遭受破壞而無法彌補,那么人類的生存就沒有保障。因此,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先建設社會然后再修補環境的策略,要做好環境保護的工作,之后再進行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實施的保護環境的項目中,植樹造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植樹造林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能夠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同時對壞境還有一定的美化作用,有助于維持生態平衡。我們要建立一個能夠保護環境的綠色城墻,通過營造林,使我們在發展過程中破壞的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使我們能夠有一個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4.2營造林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我國傳統農業更多的是生產木材并進行消耗,但是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如今已經進入現代林業時期,現代林業是為了建設更好的生態環境。隨著現代林業的不斷發展,林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影響了,通過林業的營造林技術,能夠對石漠化的徒弟進行大規模的治理,能夠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對一些草本木本中草藥的培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營造林技術有著非常強的實用性,同時因為營造林技術,所以國家的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更好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使得環境與經濟共同發展。
5、結束語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林業也會不斷的發展,同時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但是因為生態環境的不斷變化,因此相關林業部門應該大力推廣實施營造林技術,促進綠色生態環境的行程,同時也要堅持沙漠化地區的治理工作,改善生態環境,以此來促進國家的經濟建設,同時為環境的改善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卓玉尚.淺談林業營造林技術[J].北京農業,2012,06:180.
[2]林三略.淺析林業營造林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