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芳芳
【摘要】:本研究通過對上海青西濕地郊野公園、崇明東灘鳥類保護區、炮臺濕地公園的濕地進行考察,收集相關的數據資料,總結了濕地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介紹了上海濕地的基本情況,上海濕地保護的措施以及上海濕地保護有待提升的方面,提出了加強上海濕地保護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濕地保護;生態環保;生態城市建設
1、濕地的重要性。
濕地是地球之腎,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它是天然的“海綿”,能夠儲存來自降水、河流過多的水量,從而避免發生洪水災害。它能夠清除土壤中的氮、磷污染,是人類生產生活污水的天然“過濾池”。濕地是生物多樣性的發源地,提供了水和基本的生產力,無數種類的植物和動物依賴濕地生存。濕地是重要的植物遺傳基因庫。
濕地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據研究,每公頃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創造的價值達4000美元至14000美元以上,分別是熱帶雨林和農田生態系統的2-7倍和45-160倍。
2、上海濕地的基本情況。
上海市濕地總面積為37.70萬公頃,共劃分為5類13型。其中,近海與海岸濕地29.67萬公頃,河流濕地0.73萬公頃,湖泊濕地0.58萬公頃,沼澤濕地0.93萬公頃,以上4類為自然濕地,總面積31.91萬公頃,占濕地總面積的84.64%,人工濕地5.79萬公頃,占濕地總面積的15.36%。
上海市是典型的河口濕地城市,濕地資源豐富,具有“三大、兩快、一高”的特點。“三大”一是濕地資源總量相對較大,濕地總面積相當于上海市陸域面積的55.54%,比全國的濕地率(5.58%)高出近9倍。二是近海與海岸濕地占比較大。5大類濕地中,近海與海岸濕地面積占全市濕地面積總量的78.72%,遠高于全國同類數據10.81%。三是濕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對城市發展貢獻巨大。根據調查,濕地在緩解上海市土地緊缺、保障農業生產、穩定長江河勢、優化生態環境等方面都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兩快”一是濕地保護率增加較快。近10年,建設形成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濕地水源保護區等保護形式,濕地保護率從22.4%增加到34.5%。二是人工濕地面積增加較快,近10年來上海市積極開展濕地建設,建立了青草沙水庫、滴水湖、崇明北湖等一批庫塘濕地,人工濕地面積新增5329.9公頃,增加了近18倍。“一高”是濕地生物多樣性高。濕地是上海市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全市調查到濕地植物80科209屬321種,調查到大型底棲動物144種,脊椎動物307種,其中濕地鳥類182種。
3、上海濕地保護保護措施
3.1 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濕地保護意識
環境是大家所共同享有的環境,需要群眾的大力支持和共同維護。因此,濕地保護工作者要大力做好生態環保宣傳工作,不斷提升群眾的濕地保護和生態環保意識,結合上海市的實際發展現狀,將濕地保護與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開展宣傳工作,通過發放資料等方式,普及濕地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同時要大力強調濕地保護工作人人有責,需要廣大群眾的共同支持和協作。可以進行濕地保護日等節日,引起群眾的關注。同時對地區的政府進行培訓,使其能夠在地區內全面的樹立濕地資源保護意識與可持續發展意識,全面性的提升群眾意識。
3.2開展上海市濕地保護工程
上海市濕地保護工程不只是生態建設項目,從長遠角度看,是將上海市建設與生態保護工作進行結合發揮濕地保護作用,充分的結合城市內部的自然環境與文化環境,最大化的凸顯上海市特色。以濕地為基礎大力發展旅游行業,在保護濕地資源的同時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
4、上海濕地保護建議
上海的濕地給上海帶來了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海濕地的主要功能是為城市的持續發展提供生態屏障作用,維持生物多樣性,凈化和過濾等生態服務以及防風暴及保護海岸線功能。上海濕地的社會效益主要有旅游休閑、歷史及文化價值、教育及科學研究等價值,促進濕地周邊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上海濕地的直接經濟效益主要指濕地生態系統產生的產品的價值,它包括食品、農業產品及其它生產原料、景觀娛樂等產生的直接價值,直接經濟效益可用產品的市場價格來估算。同時上海還有國際重要濕地,涉及國際共同利益和效益。因此,為求得上海濕地可持續開發和保護,必須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條件上,不能片面追求單個效益目標,正確的做法是在提高經濟效益中十分重視生態效益,在提高生態效益中盡可能爭取高的經濟效益,并達到社會效益的有效提高,從而實現上海濕地生態系統生態經濟效益的最優化。
濕地生態系統比較脆弱,受到破壞后治理的難度極大,甚至有不能在被恢復的可能,濕地恢復工程涉及到林業、水資源、農業、環保、城建等多個部門,所以上海市在進行濕地保護與恢復工作的同時,可以結合相關的政策,限制盲目開發的行為,制定詳細的濕地保護措施。同時結合相關部門,相互協作促進濕地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例如:加強水資源的保護工作也是在間接的保護濕地資源、農業部門限制亂開墾的行為,保護濕地資源不被破壞、旅游業部門可以結合濕地資源開展旅游業,為濕地保護增加資金支持等針方面進行。
結語
濕地資源對生態平衡有著重要的作用,國家對濕地資源保護工作一直予以高度的重視,高臺縣地區現階段對濕地的保護工作存在些許的不足,需要各級政府通過一切可行手段,及時的制定濕地保護計劃,確保濕地資源不被破壞。
【參考文獻】:
[1] 董翠, 樊猛. 淺談城市規劃建設中濕地保護的重要性[J]. 環球人文地理, 2017(6).
[2] 李肖賢. 城市濕地在城市生態建設中的作用及其保護對策研究[J]. 建筑技術開發, 2017, 44(11):71-72.
[3] 李德科. 借鑒濕地保護先進經驗 推動白銀生態文明建設[J]. 發展, 2017(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