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敏
【摘要】:當下社會經濟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也更加重視精神層次需求。致力打造生態風景園林,最大程度的改善生態環境,美化城市環境,構建一個令人舒適、安逸的園林景觀,使人們的心靈得到放松,努力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是當代社會的重中之重。本文針對提高生態園林景觀施工技術進行了相關分析研究。
【關鍵詞】: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
【引言】:當代城市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城市的環境污染也愈發嚴重,甚至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和日常行動。而建設生態風景園林不僅可以美化城市環境,也可以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生態風景園林的施工建設是一項精細而繁瑣的工作,植物的選擇、人文元素的融入,風景景觀的布局都需要考慮。 園林景觀的順利施工可以使城市更加整潔、干凈、有利于城市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現在隨著施工技術的與時俱進,一些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材料被運用到施工建設中,這也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的生態風景園林的發展。
1、生態風景園林概述
1. 1.生態風景園林的建設理念
生態園林就是繼承和發展傳統園林的經驗,遵循生態學的原理,建設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科學的植物群落,建立人類、動物、植物相聯系的新秩序,達到生態美、科學美、文化美和藝術美。應用系統工程發展園林,使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同步發展,實現良性循環,為人類創造清潔、優美、文明的生態環境。生態風景園林的建設理念是生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設計時應格外重視自然生態,而不是以人為中心。
1. 2.風景園林與現代藝術相結合
在策劃景觀上,很多人以原生態為為主,在評估生態價值的同時,達成景觀設計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一部分人重視生態步驟的協調,但是另外一部分人則更加看中園林的藝術氛圍。在生態風景園林建設過程中,有關的技術人員要重視生態環境,把重心從對藝術感染力的追求逐漸過渡到對自然環境的重視。
1.3.建設生態風景園林的意義
生態風景園林不只局限于滿足人們的高質量的精神需求,它更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能夠為人們創造更好的環境,并改善城市的總體形象,帶動城市經濟發展,使其獲得更好的機遇。總體來說,生態園林需要積極將生態理念融入園林建設中,從而打造現代化的新型園林,此舉可以大程度的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打造一個清潔美麗的城市,而且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城市的環境質量。城市現處于經濟發展的起步時期,更加重視工業發展,輕視環境建設,有些城市甚至為了較大的經濟利潤再三的破壞環境,為了彌補以前所造成的損失,加快改善城市的空氣和住宿條件,而一個完整的生態風景園林系統則符合人們的需求。現下,園林的施工和設計并不是一體的,而是由不同單位負責,這就導致施工單位并不能在園林建設時很完整的闡述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所以要不斷的將生態理念融入園林建設中。
2、強化生態風景園林施工的管理和控制
生態風景園林建設對城市規劃是至關重要的,其作用不僅是美化城市,綠化城市建設,并且能夠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為此,我們要保證生態風景園林施工的實用性,重視園林施工過程中的管理和控制。第一,有利于提高園林的施工質量和效率,增加經濟效益;第二,有利于使生態風景園林施工項目處于實時監管中,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增強管理能力;第三,有利于塑造優良的城市形象,給人們的生活娛樂提供舒適的場所。
3、生態風景園林的施工現狀
3. 1.分部作業,成品保護機制不完善
園林施工過程中有大量分部作業的情況,要想生態風景園林能夠順利完工并使用,各個部門單位之間必須要加強溝通交流,要完善成品保護機制,只有遵循正確的施工步驟,完工后才能確保成品保護。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各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極可能導致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混亂,影響最終的成品效果和質量。
3. 2.施工單位對設計理念的不理解和執行不利
在正式動工前,組織設計組和施工組對圖紙進行溝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設計人員要明確說明設計理念以及側重點告知相關施工人員,并附帶詳細解說,這有利于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把握設計者的心思,掌握其中的精髓,更完美的取得出預期的成果。但實際行動起來還是具有相當大的難度,設計人員無法親臨施工現場指導作業,施工人員沒有準確把握住設計圖紙的核心,僅僅依靠施工人員的主觀判斷,最后的施工效果就無法使設計者滿意,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4、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應遵守的法則
4.1.適當調整的原則
群落是相同事物組合而成的,并不是單個的個體拼湊而成,群落中遵循著相互競爭,相互依存的關系,不同植物對一些機體有不同影響。由此看出,合理的選擇植物的搭配是生態理念融合進園林建設的核心,而詳細了解各種植物的種植和生活習性,并將盆栽進行合理布局則是生態理念融合園林建設的基礎。所以,不單要因地制宜的挑選植物,也要適當的引進外國品種栽培,二者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族群,對于抑制病蟲害也有著不凡的成效。
4.2.觀賞性和可用性的原則
園林景觀是美觀與實用并存,觀賞性和實用性是園林景觀的基本功能,適當的挖掘并利用這些優點,在融合生態理念的同時具備可觀賞性,并進一步強調實用性。人們不僅關注園林景觀,還聚焦其實用功能和生態效益。
4.3.因地制宜的原則
在開始園林施工前,要對當地的植被進行詳細的分析調查并充分理解,針對地形、氣候、環境選擇最適宜的植物品種。生態理念的實現是一個長期而繁瑣的過程,不可能在短時間就完成,所以要牢記因地制宜的原則并將其貫徹到今后的園林建設中。
4.4.節省開銷的原則
生態理念在環境和成本上都有體現,只不過更加側重于后者,這就要求不論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都要考慮資金問題,盡可能使用較低的成本,獲取高質量的成品,但這并不是單純的為了節約成本或者單一的追求生態理念的施行。不然,即使園林建設中有生態理念的元素,園林也很難推廣到全社會,這種園林便沒有存在的意義。
5、提高生態風景園林施工質量的多種方式
5.1.了解風景園林施工的目標
了解園林施工的質量要求,通常包括植物的存活率、園林建設的質量、工程的合格率等。明確了施工的質量要求后,才能更好的完成園林的建設,盡到施工人員的責任,并促進施工質量達標。
5.2.保持設計和施工互相協調
園林建設是特殊的,園林景觀獨有的藝術展現力使其和一般建設區別開來,在風景園林的施工進程中,施工人員首要任務便是詳細理解設計圖紙的內容,還要更加深入發現設計者的意圖。在施工前,要確保設計圖紙的準確性,同時施工隊還需具備專業素質。風景園林的建設過程側重人文景觀的建設,可以利用許多復古因素,或者仿制古時文人墨客提及的景點,這樣在具有生態風景園林的觀賞性以外,也不乏有古代文化的體現。施工人員一定要仔細揣摩設計者的心意,并在建設中體現設計者的理念,這樣才能體現出生態風景園林所展現的藝術境界。
5.3.適當挑選根苗
現在對于根苗沒有一個明確的質量標準衡量,許多經銷商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將樹苗的根系減少,最直接的影響便是樹木受損后恢復時間長,生長緩慢,存活率低,而人工投入的護理樹木的成本也相應增長,造成開支增大。所以急需要合理的根苗質量標準,現下社會上也發布了一些關于這方面的標準。
5.4.整體意識的提升
施工開始前必須要有完備的準備工作和多個計劃。在施工放樣以前,施工人員要到現場親自勘測,嚴格遵循整體意識,整體與局部并重的原則,設立控制測量中心,對樣本地區的地形和設計圖對比,最后選擇最適宜的施工方案。一旦發現有阻礙施工或者對施工安全造成威脅的因素,將其立刻清除,并確認施工的安全性。最后要注意的是選擇適合的基準點和控制點,這樣形成了一個生態園林的泛化概念,才能在園林景觀中完美體現設計者的意圖。
5.5.重視樹木的護理工作
“三分栽,七分護”,生態風景園林建設使用后,需要定期組織人員對樹木進行養護工作,以保證整個園林景觀的美觀,也可以持續獲得經濟效益,體現其設計意義。由此不難看出,完工后期的樹木養護工作占了較大比例,在整個生態園林體系中也舉足輕重,它是一種長期,持續的工作,而且負責這方面的人員需要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這些人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整體園林景觀的維護、樹木護理、澆水施肥、修剪樹木、打擾園林衛生、日常管理工作等,它是一項復雜而精細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員有極好的耐性。.
5.6.加強管理層和施工人員的素質
園林的管理者和施工者的素質對最后的園林建設成果關系重大,所以園林建設單位要高度重視園林管理層和施工人員的個人素養。倘若施工人員僅局限于識字認圖計算,只知道機械的執行任務,并不能滿足園林建設的要求和目標,相關部門要不斷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跟進時代,緊跟市場步伐,增強園林建設的施工水平,才能實現經濟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園林建設中,施工者和管理者要各司其職,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考慮天氣以及環境因素,還需要考慮資金預算等。管理者需要一絲不茍的管理好認真、嚴肅地做好園林施工管理工作。同時在管理園林施工過程中根據園林的地域人文特點,制定規范的,實用的組織形式,做好相應施工計劃、流程和監管制度。
結語
總而言之,生態風景園林施工在城市建設方面有些重大的意義,更甚者在城市化的建設過程中,生態風景園林建設的作用不僅是綠化環境,美化城市,還能夠使城市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倩.改善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措施探討[J].山西建筑,2017,(32):178-180.
[2]蔣文博.淺析風景園林施工技術[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09):10-11.
[3]嚴云山.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提高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6,(22):55-56.
[4]陳秀治.風景園林施工管理現狀及處理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6,(2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