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少華
【摘要】:本文首先對我國農村秸稈資源產生量以及分布區域做出論述。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農作物秸稈資源的利用方法,總結為畜牧業飼料,工業造紙材料,以及有機肥還田三方面。針對當前的農作物秸稈資源使用現狀,本文對未來秸稈資源開發技術發展作出分析,可以作為農作物秸稈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參照,可幫助減輕生態環境影響,為農村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關鍵詞】:農作物秸稈;秸稈資源;資源再利用
1、農村秸稈資源量及其分布
東北三省是我國玉米種植的主要省份,也是秸稈資源大量產生的地區。以黑龍江省為例,土地資源廣闊,具有大量高營養的黑土資源。每年可種植一茬玉米,在春季五月種植,秋季十月至十一月收獲后。收獲后會產生大量的秸稈資源,傳統農村運營理念下,采用農業與處牧業結合的方式進行。農業種植所產生的秸稈資源,可以應用到畜牧業養殖中。但隨著我國乳業規范性發展,各種品公司也形成自己獨立的牧場,農村散養乳牛被取代,導致大量秸稈無法處理,形成生態環境污染。如何處理結桿也成為農村生產中主要探討的問題,下面文章將對其作出詳細論述。
2、農作物秸稈的利用方法
2.1作為畜牧業草料
部分農作物秸稈可以直接作為畜牧業的飼料來進行使用,但由于所含營養成分不同,畜牧業草料應用農作物秸稈時也需要針對植物類型做出劃分,玉米秸稈兒是最常使用的,其他秸稈兒例如黃豆、高粱在畜牧業草料中使用十分受限。將農作物秸稈使用在畜牧業飼料方面,需要實現農作物種植與畜牧業養殖之間的結合,由于農作物秸稈產生量較大,如果進行長途運輸會增大畜牧業飼料的生產成本。因此通常是在產生地之間作為畜牧業草料進行使用。全面提升畜牧業對農作物秸稈的使用率,還需要建立起農村創新產業結構,實現減少農業生產廢棄物排放以及降低生產成本的目標。
2.2工業造紙材料
農村產業化轉型后的農作物秸稈與處牧業草料生產結合方法之外,農業種植生產中所產生的秸稈,還可以作為工業造紙以及其他工業生產中的原材料。將農作物秸稈通過特殊處理而形成農作物造紙紙漿,這樣不僅對農作物秸稈進行了更高經濟效益的使用,同時也減少了傳統模式下秸稈對生態環境帶來的污染。從工業領域對農作物秸稈的開發利用,目前也正處于創新研發階段。傳統造紙技術中,會排放出有害氣體影響生態環境以及大氣質量,綠色環保工業造紙理念下,同樣是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但卻改變了生產加工過程所用的技術,。從而最大程度降低生產中所產生的廢氣以及廢水排放,對生態環境也起到了保護作用。
2.3作用有機肥還田
最后是將農作物秸稈作為有機肥直接經過粉碎,還原稻田地中。在經過微生物分解技術,來將農作物秸稈降解在其分解發酵,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微生物以及其他成分,可以直接作為農作物種植中的土壤肥料。這種生態有機肥使用后,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也降低了農作物生產的種植施肥成本。但需要考慮農作物秸稈產生的量以及分解所用時間。如果在下次重值錢,農作物秸稈在土地中沒有得到完全分解,將會造成污染,影響到二次農作物種植。有機肥還田,是一項值得深入研究的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技術。傳統農作物秸稈還田是直接在田地中對其進行粉碎處理,并沒有進行二次深加工,需要分解時間周期較長,很容易出現與二次種植產生沖突的問題。這也成為大部分農戶部將農作物秸稈粉碎還田的原因。將農作物秸稈經過細致的加工處理,從而能夠在短時間內降解,這樣農作物秸稈還田將得到更大程度利用,未來技術研究中將重點像這一方向進行。采用秸稈組分分離—纖維素酶解發酵與熱化學轉化的有機整合的研究主線進行研究,目的是為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秸稈高值化技術提供科學基礎,促進我國秸稈生態產業鏈的發展。但是,由于尚未建立比較完善的具有秸稈特性的轉化過程理論和技術體系,所以在適用技術及其推廣方面還不成熟。因此,必須改變現行的秸稈利用技術效率較低、經濟效益差、投入產出不合算的狀況。
3、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的創新技術發展
3.1可降解包裝材料
農作物秸稈也屬于農村生產中的一項資源,但如果不能得到合理開發利用,不但不能為農村創造經濟價值,甚至還會加劇農業生產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當前技術研究中,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所生產的可降解包裝材料成為創新技術重點研發方向。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全面發展進步,物流以及快遞產業也應勢而生,包裝材料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農作物秸稈屬于天然的材料,如果能夠將其加工成為包裝材料,這樣候降解所用時間更短,并且降解過程中不會產生有害物質對,生態環境也不會造成污染,不僅提升了農村的經濟收益,也解決我國物流以及快遞行業發展中所產生的包裝垃圾問題。
3.2輕型建筑材料
最后是對農作物秸稈資源開發加工后的輕型建筑材料設計,我國建筑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建筑行業對減筑材料的使用需求量也在日漸增大。大部分建筑材料制度都需要使用自然資源,木材以及礦石等,大量的自然資源開采中加劇了我國生態環境壓力。如果能夠將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到建筑材料制作中,形成一種輕型建筑材料,這樣不僅能夠解決建筑行業快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影響問題,同時也能夠在農作物種植中為農村帶來更大經濟收益。是一項值得深入研究的資源再利用技術。
結語:綜上所述,在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中,地方政府首先應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為農村群眾提供指導。最后還要明確農民和農村集體組織在秸稈綜合利用中的任務和責任,不僅要做好宣傳,而且要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我們相信,通過政府、企業、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的共同努力,建立起秸稈綜合開發利用的長效機制,一定能夠推動農村走出一條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 王俊芳, 駱仲泱, 華曉宇,等. 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J]. 熱力發電, 2017, 46(6):14-20.
[2] 高利紅, 李胤. 比例原則視角下地方環境行政規制合理化研究——以農作物秸稈禁燒為切入點[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7(12):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