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珊
【摘要】:截止2017年,東阿縣已連續8年承擔高產創建活動項目,通過高產創建項目帶動,全縣糧食總產實現豐產豐收。本文介紹了東阿縣糧食高產創建基本情況及糧食高產創建實施的具體過程。
【關鍵詞】:東阿縣 糧食高產創建 基本情況 總結
東阿縣總面積729平方公里,人口40萬,轄10個鄉鎮(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共有507個行政村,是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縣,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先進縣,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今年以來,我縣成功開展了2017年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方項目。項目實施以主攻單產、改善品質、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為主要內容,強化組織,精細管理,積極落實高產創建各項措施,極大帶動了全縣糧食生產水平穩步提升。
1、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方建設的基本情況
截止2017年,東阿縣已連續8年承擔高產創建活動項目,8個鄉鎮(辦事處)參與高產創建活動,累計設立示范方60余個,示范面積81.5萬余畝,全縣糧食累計增產近1.23億公斤。2017年東阿縣高產創建示范方建設規模為8.1萬畝(其中三萬畝方兩個、萬畝方兩個),涉及牛店、銅城、新城、姚寨鄉鎮的79個行政村。高產創建項目實施和相關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帶動了全縣糧食增產增收。
經市農委專家小組測產驗收,2017年我縣銅城辦事處萬畝示范方小麥平均畝產568.3公斤、玉米平均畝產612.9 公斤,牛店鎮三萬畝示范方平均畝產559.1公斤、玉米平均畝產605.0公斤,姚寨鎮萬畝示范方小麥平均畝產573.7公斤、玉米平均畝產619.9公斤,新城辦事處三萬畝示范方小麥平均畝產565.2公斤、玉米平均畝產634.1公斤。通過高產創建項目帶動,全縣糧食總產實現豐產豐收。
2、主要做法
2.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田綜合生產能力
通過整合項目,示范方內農田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高產創建示范方內糧食種植集中,成方連片,示范方內網格化方正規則。插花田面積僅有3960畝,只占到示范方面積的4.9%。示范方內防護林網配置合理,林帶、林網、片林相結合,有效起到了防護作用;示范方內主干道都能滿足農業機械雙向通行,田間路網布設密度合理,連通順暢,方便大型農機進地作業。道路硬化以水泥路、柏油路和少量砂石路為主;示范區內井灌區機井配置合理,河灌區水源、渠系配套,方內骨干、末端排灌渠系健全,農田灌溉保證率達到100%;排水干渠、田間排水溝設計合理,滿足了農田防洪、排澇、防漬和防治土壤鹽漬化的要求;示范區內田塊方向基本一致,耕作長度、方向合理;田面平整,能夠滿足灌溉排水要求;農電設施配套、齊全,完全能夠滿足田間排灌需要。
2.2技術措施落實到位,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全方位推廣關鍵技術。一是制定了全縣統一的糧食高產創建技術方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技術培訓、趕大集、發放技術手冊等方式多層面全方位進行發動宣傳,確保各項高產技術進村入戶、落實到田塊。二是成立了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建立起16個農技推廣服務站,組建植保專業機防隊伍15支,測土配方施肥專供點10個,試驗示范基地5個,形成了完善的農技推廣體系。三是充分整合農技、土肥、植保、種子、農機、水利等技術人員組成高產創建技術指導組,實行分包責任制,量化指標,對項目區基層農技人員、種糧大戶等集中開展培訓和田間指導。今年以來累計舉辦高產創建培訓班10期,深入田間指導1100余次,累計培訓群眾4000人次,印刷技術手冊2000余冊,發放技術明白紙1.0萬多份。四是積極與上級業務部門、科研單位、農業高校縱向聯合。在耕地整理、配方施肥、精細播種、田間管理、機械化收獲等關鍵時期邀請市農委、省市農科院等專家加強高產創建工作中的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
通過這些積極舉措,我縣高產創建示范方區內糧食優良品種、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一噴三防、機械播種等覆蓋率達到100%,氮肥后移、一增四改、適期晚收、一防雙減等關鍵增產和防災減災技術推廣率達到100%,“四統一”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化收獲均達到70%以上,全縣科技推廣到位率達到100%。
2.3加強組織領導,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2.3.1、健全組織,強化領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以縣政府文件形式將糧食高產創建工作作為年度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的重要指標來抓。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科學制定規劃,出臺政策性文件,列支專項資金,保障示范方的建設。成立了高產創建技術指導小組,為項目實施提供技術支持,制定了高產創建實施方案、技術操作規程和檢查考核辦法。
2.3.2、科學規劃,制定方案。我縣組織縣、鄉兩級有關人員,深入調研,反復論證,結合實際,確定項目區域,并對糧食高產創建進行認真規劃,制定印發了東阿縣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方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高產創建實施范圍、主要目標、預期效益、主要內容和保障措施。
2.3.3、增加投入,強化整合。高產創建項目實施以來,全縣廣辟投入渠道,集中多項惠農項目資金向示范區傾斜,共整合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農民培訓、測土配方施肥、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防控等項目,整合資金總額達8450萬元。
2.3.4、加大扶持,創新機制。近年來我縣出臺了一系列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獎扶政策,并在農機具補貼、免費供種等方面給予傾斜,為農民提供耕、種、管、收、銷“一條龍”式專業化服務。同時我縣積極探索“保姆式”全程土地托管(流轉)服務,新上大型糧食烘干設備4套,努力提高糧食生產的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水平。通過不斷完善和創新扶持機制,示范方內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和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糧食種植規模達到示范方總面積的43.2%。
2.3.5、多措并舉,引導宣傳。為進一步加大高產創建項目的宣傳力度,我縣通過電視臺、廣播、農業信息網、12316短信平臺等多種媒體渠道進行了宣傳引導,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影響。聊城電視臺、東阿新聞、東阿鄉村季風等欄目對我縣糧食高產創建建設進行報道,同時聊城農業、東阿政務網等網站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