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
【摘要】:新疆作為我國土地面積最大的省區,在中藥材自然資源、中醫藥文化底蘊等方面都具有優勢。該文從新疆中藥材產業現狀入手,在分析新疆中藥材產業發展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疆;中藥材產業;概況;對策
【引言】:中藥材作為中醫、民族醫學的重要載體和傳承發展物質基礎,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導向,尤其是作為打造健康中國的重要手段,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保護和開發新疆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促進新疆生態文明建設和產業經濟結構調整,本文就新疆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作出分析,并提出對策、意見。
1、新疆中藥材產業發展概況
1.1自然資源及民族醫藥概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歐亞大陸中部,屬典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在復雜的地理環境下形成了阿爾泰山區、天山山脈、阿爾金山-昆侖山區以及伊犁河谷、準噶爾盆地、塔里木河流域等7個小氣候區[1],具有較為完備的植被垂直帶結構,藥用植物資源豐富。據統計,新疆藥用植物,共151科1791種[1]。野生道地藥材、大宗藥材品種優勢突出,新疆紫草、天山雪蓮、伊犁貝母、阿魏、甘草、肉蓯蓉、羅布麻等品種全國聞名[2]。在豐富的藥用自然資源條件下,也形成了具備地域用藥理論和用藥特色的維吾爾醫、蒙醫、哈薩克醫等民族醫學[3],這不僅是傳統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疆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基石和重要突破點。
1.2中藥材產業發展概況
截止2015年,新疆制藥行業銷售總產值30億元。共有藥品生產企業88家,已通過GMP認證的企業有28家,形成新產能達40億元以上。中藥材人工栽培發展迅速,據了解,在南北疆地區,農民已成功試種藥用植物30種以上,其中甘草、麻黃草種植面積已初具規模,枸杞、紅花等產品在國內中藥材市場上形成強占有率和影響力。目前已形成以小茴香、紅花、伊犁貝母為主的伊犁谷地藥材生產基地、以紅花、枸杞為主的準格爾盆地藥材生產基地和以板藍根、黃芪、牛膝為主的塔里木盆地藥材生產基地[4]。
2、新疆中藥材產業發展遇到的問題
2.1資源保護力度不夠
長期以來,由于如何對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的重視不足,加之資金短缺、科技力量薄弱,造成雪蓮、肉蓯蓉等珍稀野生藥用植物資源人工馴化和開發工作滯后。當地農牧民為了經濟利益也不同程度上對原有資源進行掠奪性采集,導致目前本地區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儲蓄量大大減少,新疆阿魏、雪蓮、肉蓯蓉等藥材已被列為瀕危植物。
2.2科研力量薄弱,創新能力不強
目前,雖然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科研機構,但產學研聯合不強,中藥材新品種、中成藥新產品、生產新技術研發速度緩慢。具備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醫藥產品沒有進行很好的挖掘、整理、創新。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和專業“藥農”數量不足,栽培專業知識欠缺,標準化種植技術研究、驗證慢,使用率低。
3、新疆中藥材產業發展對策
3.1加強產業引導,合理規劃布局
一是加強產業引導,明確中藥材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給予重點扶持,可將產業發展與扶貧、科技等資金聯系起來,使其作為今后經濟、農業發展的新亮點。二是調整中藥材產業布局,一方面要在現有基礎上依據中藥材本身的生長特點進行種植業發展合理布局,避免出現單一或少數市場價值高的品種“一窩蜂”,種植生產“大雜亂”現象。鼓勵中草藥種植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另一方面要引導生產加工企業進行生產品種合理布局,鼓勵其進行單品種或少數品種大批量生產,不僅方便產品檢驗,同時也有精力進行優化升級,做出更好的精品產品。
3.2合理開發和保護野生藥用資源
一是為增強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開發合理性和可持續性,應加強對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采集管理,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設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區的監管體制,建立自然保護區專項養護基金。對于現已破壞較為嚴重或瀕危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生長地進行封閉式育護,避免破壞進一步加重。二是通過充分研究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生長習性、生長特點,一方面建立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庫,保存其特有遺傳特性,另一方面加強人工馴化,對已成功馴化的品種建設生產基地,用以滿足該品種的市場需求,減少偷挖偷采現象發生。
3.3提升科研能力,加強質量保障
一是科技創新驅動。加強產學研聯合,在中藥材產業鏈實施科技攻關工程。加強對現有民族醫藥用藥方式、藥方研究,推出體現地域特色的中藥新品種,對新產品臨床研究、報批等給予支持。加大種子資源創新和優選,建立一批優質種子資源生產基地。加快新品種選育、新技術引進,解決種子資源不足、退化嚴重等問題。加快推動藥食兩用藥材的新產品、新功能開發力度。二是規范中藥材種植技術。加快制定中藥材有機、綠色農產品生產標準,采用規模化生產方式,建設一批高標準、高質量的國家級中藥材生產基地。三是建立健全物流倉儲體系。培訓現代化、專業化、標準化的倉儲物流企業,在藥材集中地或集散地引進先進設備進行儲藏。
【參考文獻】:
[1] 吉騰飛,沙也夫,巴杭,等.新疆藥用植物資源和民族藥概況[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0,2:99-102.
[2] 張瑞麟,范敏,周桂玲.新疆中草藥的產業優勢與發展策略[J].新疆農業科學.2004,41(4):208-212.
[3] 李全新,鄭少鋒,李瑞青.西部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優勢與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6,27(3):13-16.
[4]邢學梅,蔡李玲.新疆藥用植物資源及栽培現狀研究[J].社區用藥指導.2013,15(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