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高緯度地區大棚進行蔬菜等經濟作物早春或延晚生產時所需要的環境條件,本文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大棚建設方面的建議,包括大棚的選址,防風抗逆,升溫保溫,遠程操作等方面的一些措施,從實踐的角度出發,提高大棚的使用效率。
[關鍵詞]:高緯度;大棚建設;增效措施
大棚是保護地主要設施之一,相較于溫室,大棚具有一次性投資低,地形選擇相對廣泛,土地利用率高,地貌改變小,土地容易恢復原貌等等諸多優勢,生產過程中,技術措施如果運用得當,也能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談北方高緯度地區,提早或延晚使用的大棚在建設方面的一些增效措施。
1、防風
1.1 選擇地勢時,除了考慮水源充足,水土質好,無污染,排灌方便外,背風向陽的地勢是首選
1.2 在棚區的北方、西北方向設置風障十分必要,風障能有效降低風速,減免大風災害天氣對大棚結構的損害,還能降低風障區內的水分蒸發,提高區域的溫度。實踐證明,風障對近地面溫度可提高2--3度,這對于側重于提早和延晚的大棚種植模式影響還是很大的。
1.3棚門設置緩沖間如下圖
大棚集中連片對于早春或延晚生產過程中提高及保持地溫有優勢,棚門的設置對于棚內氣溫影響大。設置如上圖所示的緩沖間,緩沖室的大門要可以一般車輛進入,大棚門設置在緩沖間內,既可減輕開門冷空氣進入導致近門處棚內溫度的巨變,也可減輕棚內外溫差大對操作人員身體的傷害。
2、保溫
2.1提早或延晚使用時,預防冷凍害,棚膜要透明密閉棚體無縫隙
2.2 可采用外附保溫被,內覆二層幕的多重復蓋辦法抵御低溫,如下圖所示:
3、增溫
有必要設置臨時增加氣溫設施,避免突降的低溫天氣危害,鋪設地熱線控制地溫是早春大棚育苗的必要設施,另外增加棚內土壤的有機肥施用量,既可提高土壤溫度,又改善土壤結構,出產高品質蔬菜等經濟作物。
4、提高遠程操作能力
利用遠程監控操作系統,可以對生產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及時操作,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操作準確性,適時性,進行成規模生產運營。
作者:張振軍,1971年6月出生,男,漢族,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
學歷:大學本科,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農牧業局,副高級農藝師,
研究方向:設施蔬菜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