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業生態保護事關國家整體林業發展的全局,從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角度,探討了林業生態相關問題,本文從浦北縣林業發展狀況入手,分析當前林業生態保護的重點工作,簡要介紹浦北縣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路徑,旨在提升浦北縣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效果,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目標。
[關鍵詞]:浦北;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研究
[引言]: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斷發展,浦北縣當前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諸多成效,我縣近年來一致秉持綠色生態建設理念,充分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在保障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縣內林業生態環境。加強縣內生態環境建設、保護與應用質量,從而在提升林業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之上,實現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目標。
1、浦北縣林業發展狀況
浦北縣位于廣西南部,是全國林業科技示范縣、全國林改百名典型縣、全國國土綠化突出貢獻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同時還榮獲“世界長壽之鄉”的稱號。上述榮譽是我縣生態環境建設的卓越成果,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我縣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尤其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森林保護及林業資源利用等諸多方面,其成果有目共睹。我縣當前森林總面積為255萬畝,縣森林覆蓋率為73%,高出我國21.36%森林覆蓋率3倍[1]。
2、林業生態保護的重點
隨著我縣林業的發展,林業工作重點由森林資源保護逐漸向森林資源利用進行變遷,根據浦北縣實際情況,加強各項林業經濟模式在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以提升林業經濟發展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可持續發展。同時,提升我縣“世界長壽之鄉”的生態優勢利用水平,著力浦北縣內健康產業發展,通過大規模招商引資政策積極吸收社會資本,以保障林業經濟迅速發展。除此之外,我縣為凸顯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增強基層林業隊伍力量,創設了浦北縣生態安全警察體系,采用這一模式著重管理我縣林業生態環境。另外,集中力量開展加強林業執法工作,針對非法采砂、亂砍濫伐、破壞林地等違法行為加以嚴肅處理,轉變以往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力度不足的問題,從而改善我縣林業保護現狀,確保森林資源不被破壞,有效保護浦北縣生態環境。
3、浦北縣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路徑
3.1 強化森林生態環境保護基礎工作力度
浦北縣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中,其基礎工作是保障林業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應以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林業各項工作的首要方針,加強縣內林業基礎建設力度,從而保障各項林業工作高效貫徹與實施。其一,增加森林儲量方面。森林歷來有地球之肺的美喻,不僅能夠防沙固土,同時也能起到凈化空氣、改善區域內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因此,我縣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必須以增加森林儲量為前提,以經濟林、生態林種植作為主要手段,在保證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提升縣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其二,保護林區安全方面。安全生產是林業發展的前提與保障,針對當前浦北縣林業建設現狀,筆者認為應提升林業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加強林業站及林業基層隊伍力量,目前,浦北區域內有17個林業站,林業站在職干部45人,林業站除了肩負林業工作之外,還要應付政府的其他中心工作,造成林業技術力量明顯不足,面對日益重要的林業生態工作,應增加基層林業干部力量,每個基層林業站應增加到5人。除此之外,當前先進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應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強林區巡邏水平,積極引入全球定位系統、無人機監測系統等多種現代化手段,做到林業情況動態化、實時化監督與管理,進而提升林區安全保護力度。其三,維護物種豐富性,因人工林物種較為單一,病蟲害問題限制了林業發展及生態環境保護,鑒于此,筆者認為,應加強浦北縣林區物種多樣性,調整我縣桉樹純林結構,引進優質高效速豐樹種,逐步降低桉樹純林種植面積及規模,發展多樣性樹種造林計劃,從而進一步改善浦北縣生態環境。另外,創新當前林業發展模式,提高森林抗病蟲害能力[2]。林業部門與高校、研究所、企業相互合作,利用社會科研成果改善當前林區病蟲害問題,并提高科研成果轉化能力,落實縣內林區物種多樣性發展目標。
3.2 重視森林生態環境重建工作
早期階段由于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缺失,致使全國范圍內林區受到嚴重打擊,部分林業區域內的珍稀動植物瀕臨滅絕,嚴重影響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隨著全球生態環境惡化問題的日益凸顯,國家及社會各界逐漸認識到生態環境于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性,開始進行大面積森林重建工作。我縣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印發進一步調整優化全區森林樹種結構實施方案(2015—2020)的通知》、《廣西壯族自治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營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實施金山銀山工程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實施森林樹種結構調整,并充分結合浦北縣森林實際情況,極大改善了當前我縣的森林生態環境。通過豐富浦北縣造林樹種,優化重點區域林分結構(浦北小江飲用水源保護區、浦北縣龍頭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石梯江飲用水源保護區以及十七個鎮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著力提高森林質量全面停止天然商品林商業性采伐。當前,我縣生態環境取得了諸多成績:2017年4月浦北縣榮獲“世界長壽之鄉”美喻,同年11月,再次斬獲“國家園林縣城”稱號,獲得上述殊榮與我縣積極開展森林生態環境重建工作密不可分,僅在2017年一年,我縣共投入林業生產資金近1600余萬元,縣內造林面積達到34000畝,林區總面積增至近260萬畝,浦北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3%,遠遠高于國內平均水平。
3.3 增強林區群眾參與意識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不僅僅是林業相關部門的工作,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尤其是林區內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十分重要,只有全社會上下協同努力,共同為保護生態環境,才能確保林業可持續發展。為了增強林區群眾的參與意識,加強領導干部及基層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領導干部與基層黨員是林業建設的先行軍,只有領導干部的意識有所提升,才能為形成“人人懂綠化、全民促生態”的良好局面。我縣在領導干部植樹造林意識培養上成效顯著,在每年召開縣人民代表大會時,為每位人大代表發放樹苗,形成自上而下的生態環境保護形式。
4、浦北縣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要點
4.1 拓展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資金籌集路徑
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為保障浦北縣生態環境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應積極拓展多種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資金路徑,積極引入社會性資本用于林業建設。對此,筆者認為應有政府林業部分牽頭,與林業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吸引企業到浦北縣投資,政府可為其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從而實現政府-企業高效協同促進林業發展的局面。
4.2 林區資源的深入開發
林業經濟發展需要創新其開發與管理模式,為進一步促進浦北縣林業經濟發展、構建“自給自足”式模式,應對林區資源進行深入開發,建立林下經濟協同發展模式,積極利用林下資源,開展林業與種植業、養殖業、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有機結合,從而拓展當前我縣森林資源的利用途徑,在不破壞森林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上,大力發展林區經濟[3]。例如,加強開展立體化林下經濟模式,針對郁閉林林下經濟可采用林-菌類模式,在現有郁閉林中進行菌類種植,不僅提升林區物種多樣性,保護林業資源,同時也極大推動我縣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4.3 全面規劃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程
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善的,而是需要長期性的規劃,從各個角度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從而切實保障林業經濟及環保事業的發展。因此,浦北縣應從當前實際情況出發,全面、綜合規劃未來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方案,從我縣生態、農業、工業、旅游業、居民生活、經濟發展等多個角度構建該方案,使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更加符合我縣發展實際需求。除此之外,還應對未來林業發展情況加以評估,尤其是林業產業市場相關變化規律進行預測,從而提高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共同發展,最終提高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高效化、常態化。
結語:
保護浦北的生態環境,使“世界長壽之鄉”的水更綠、山更青、空氣更清新,進而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目標。浦北縣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這與領導干部的狠抓落實息息相關,同時也離不開各位林業工作同仁的共同努力和廣大林區人民群眾配合。
[參考文獻]:
[1]李曉坤.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研究[J].魅力中國,2016(1):102.
[2]劉金海.如何做好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J].科技風,2015(23):50.
[3]馬從芝.淺談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系[J].南方農業,2016,10(36):40,45.
作者簡介:陳釗(1975—)男,漢,籍貫:廣西浦北,學歷:大專。現有職稱: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營林工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