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闖 王敏 許麗梅
【摘要】:森林資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靠它們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資源作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是維持生物多樣化的來源根基。它一方面能夠為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提供各種各樣的珍貴原材料,為各種動物及罕見林木藥材提供天然棲息地;另一方面,森林還能夠起到減輕大風力度,牢固土地資源,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從而凈化空氣的作用,并有效減輕旱澇、風沙、冰雹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危害。本文以貴州省仁懷市森林資源為例,了解掌握其森林資源現狀,并通過動態分析,提出適宜仁懷市的可持續經營對策。
【關鍵詞】:仁懷市;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
1貴州省仁懷市森林資源現狀
1.1森林資源現狀
仁懷市作為遠近聞名的國酒茅臺酒的發源地,位于貴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婁山脈西段北側,在區域管轄方面隸屬歷史名城遵義市,是黔北經濟區與川南經濟區的連接點,是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的發生地之一。于2004年7月,被正式認定為“中國酒都”。仁懷市作為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典型山地地帶,86.7%的面積以山地為主,其余部分為丘陵平地。氣候方面,仁懷市的“倒春寒”和春旱天氣常有發生;春夏之交也時常發生冰雹災害;夏季的旱災也十分嚴重。為了緩解這種不適宜農作的天氣,森林這個天然調節器尤為重要。在森林資源方面,仁懷市的生態公益林地面積占林業用地面積的大部分,其余為商品林地。而在占比最大的生態公益林地面積中,又以重點公益林居多;其余的面積為一般公益林地。
2008年仁懷市的森林覆蓋率僅為39.4%,通過政府及相關部門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了退耕還林等工作,使森林面積不斷擴大。截止2017年,仁懷市共治理水土流失1.45平方公里,實現退耕還林10萬畝,植被恢復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0.35%。可以看出,整個仁懷市的森林資源動態整體走勢大體良好,具體表現為森林覆蓋度提升,樹木密度不夠的地方面積減少,種植低矮樹木品種的地方面積減少。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全市的森林生態系統仍然處在一個比較脆弱的階段,仍然需要繼續改善。
1.2森林資源動態評價
由于仁懷市自身所處地理環境原因,自然條件不夠理想,再加上對森林周邊的過度開墾,專業伐木者為商業利益對森林亂砍濫伐,在未大力治理前,水土流失嚴重,流失面積為1028.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7.7%。長期對森林進行的掠奪式開發,只用不還,只開墾不鞏固,使得土壤中的有機物含量明顯減少,土地質量大幅度下降,從而導致自然災害發生概率提高,生態功能環境不斷惡化。近年來,仁懷市積極進行了大力治理,在退耕還林方面有所斬獲。雖然實現森林面積數量上的穩步提高,但是在質量方面還不夠完美。
2 森林可持續經營對策及建議
《仁懷市2016-2020年造林綠化規劃》指出該市將以森林覆蓋率年均增長3個百分點為目標,大力實施坡耕地退耕還林、荒山綠化、通道綠化、城鎮綠化、村寨綠化、廠區綠化、校園綠化、重點水源保護區綠化,造林與造景結合、喬木與灌木結合、生態林與經濟林結合,到2020年,通過爭取中央專項資金和地方政策補助的方式完成退耕還林30萬畝,采取栽植酸棗、欒樹等闊葉速生樹種、補植、栽植四旁樹等方式人工撫育成林10萬畝,共計新增森林面積4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0%。2016至2020年期間,造林綠化預計投入資金6億元。
2.1 優化治理措施,提高森林總體質量
隨著社會進步,科技力量逐漸強大起來,仁懷市可以依托科技進步,引進在承受范圍內的新科技新技術,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進一步提高林業職工隊伍專業技術水平。在培育樹苗的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適時地進行合理的人為干預。有科學技術的支持,才能更好地規劃出適合當地的一系列舉措。
2.2 合理利用,發展聯動產業
如果僅僅是通過種樹來治理森林資源,周期長且效果單一。發展林下經濟,在合適的地段進行林產品的種植,一方面因地施策,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有助于開展更全方位的綜合治理。如在《2016年仁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內容指出,通過對森林這個大生態系統穩定性的不斷改善,全市范圍內力爭實現了新增森林面積3140公頃,另外主要林產品產量喜人:油桐籽989噸,烏桕籽294噸,核桃264噸,花椒133噸,板栗98噸。除了種植林下產品之外,養殖鹿,奶牛,黃牛,山羊等,也可以拉動經濟,同時實現生態系統的整體性,避免破壞生態平衡。
2.3 著力建設治理,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這不僅是可持續經營的對策,也是《2017年仁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保護森林資源的終極目標。政府部門應堅持生態發展理念,預防城鎮一味擴展,提高農村居民集中度,增加土地開發利用率;繼續認真執行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理念,加強對森林及其周邊工作的力度和嚴謹性,遵守法律法規,合理杜絕一切違法違規的個人和集體行為,尤其是集中禁止天然林木的商業性砍伐。
結語
目前,仁懷市政府立足于深入推進“綠色仁懷”行動,預計造林40萬畝,建成“百里生態文明示范線”,爭取到2020年,整個仁懷市的森林覆蓋率可達60%。這是一個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奮斗的目標,同時也是一個只要齊心協力就能實現的目標。通過對仁懷市森林資源動態的分析和對可持續經營對策的研討,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不止是仁懷市,全國各地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隨著人口增多,氣候變暖,森林所面對的挑戰會源源不斷。面對大自然給予的寶藏,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峻性,并利用更高水平的科技幫助森林實現可持續經營。
[參考文獻]:
[1]本報記者 陳富強 通訊員 馮文釗. 多措并舉守底線 只為山頭披綠裝[N]. 貴州日報,2015-08-17(012).
[2]王連恒. 仁懷市森林資源變化分析[J]. 貴州林業科技,2008(03):42-45.
[3]李全明. 大興區森林資源變化分析及可持續經營對策探討[J]. 防護林科技,2016(09):104-106.
[4]佟美玲. 阿爾山林業局森林資源動態變化分析及經營對策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