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清
[摘要]:人們對城市人居環境的要求日益增加。本文首先闡述了順安鎮可以建設成宜居城市的有利條件,然后從理論、實踐角度分別給出了改善城鄉環境,建設宜居順安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環境;宜居;建設;順安
1、順安建設宜居城市的優勢
1.1位置優勢
順安位于中國古銅都銅陵市中東部,距銅陵市城區13公里,距義安區縣城15公里,全鎮總面積138平方公里,總人口5.2萬余人,其中,鎮建城區面積4.5平方公里,鎮區人口約3萬余人,是全區人口最多的鄉鎮。
1.2生態優勢
順安鎮內山、丘、圩并存,東部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鳳凰山風景區;東南為葉山森林公園城山風景區,西北為魚米之鄉——順安小聯圩。
順安鎮四季分明,全年氣候溫和濕潤,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季風氣候明顯。順安鎮先后被列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鎮”、“全省重點中心鎮”、“全省擴權強鎮試點鎮”,先后榮獲“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安徽省首屆文明鄉鎮”。全鎮森林覆蓋率達48.75%,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5.3%,綠地率達33.2%,人均公共綠地12.4平方米,2016年新增植樹造林3462.08畝,集鎮規劃河流綠化率達86%以上,集鎮主干道全部綠化,義務植樹盡責率87%以上,鄉土樹種達85%以上,人居環境優美。
2、改善城鄉環境,建設宜居順安的理論策略
2.1提高認識、明確責任
把創建省級森林城鎮作為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宜居順安的突出內容,認真領會實施森林增長和創建森林城鎮的重大意義。順安鎮成立了創建森林城鎮領導小組,鎮黨政主要領導分別任教導員、組長,相關領導為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同時,把各項創建任務明確落實到人,真正做到齊抓共管。
2.2科學規劃、嚴格標準
鎮政府特邀省林勘院規劃專家及市、縣相關技術人員編制了順安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在此規劃的基礎上,制定綠化方案,各項建設工程陸續對外招標,嚴格按照程序進行,同時高標準,嚴要求,對綠化不符合標準要求的,一律返工或補缺補差。
2.3突出重點、著力實施
在充分尊重現狀和順安鎮總體規劃的基礎上,依據順安鎮城鎮體系規劃的空間結構和城鎮特點,在鎮域形成“一核一屏、兩帶三軸、多點拱衛”的城鎮綠化空間布局結構,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順安鎮動態平衡的城鎮大環境森林生態系統。
一核指以順安鎮北部東部新城順安片區建設為核心,帶動城鎮周邊兩帶三軸森林綠地網絡布置,以推動整個規劃區大環境的城鎮森林建設。一屏指由鳳凰山風景區為主所連接而成的森林生態屏障,是順安鎮森林城鎮規劃的南部核心區域。兩帶指以南北走向的順安河和新橋河及兩側構建的綠色濱水生態廊道體系,是順安鎮森林綠化體系重要的兩條綠色生態動脈。三軸指以寧安客運專線、S320省道和寧銅線、以及G50滬渝高速構建的東西走向道路構成的道路廊道生態網絡系統。多點拱衛指以星月村、新湖村、鳳凰山村、城山村、明湖村等組成的森林城鎮體系。
3、改善城鄉環境,建設宜居順安的實踐策略
3.1建成區綠地建設規劃
2016年,順安鎮建設了順安湖公園等景觀工程,共新增綠地面積610.3畝。完成了臨津路等道路綠化工作,加強道路改造工程,優化道路兩側的綠化提升,為鎮區道路環境營造了良好的綠色氛圍。規劃共新增綠地面積239.6畝,為順安鎮道路營造良好的綠色環境。新增了居住區臨津苑安置點四期、單位綠地建設中西醫結合醫院等綠化工程;充分利用建筑周圍、道路兩旁空地,設置小區內部小游園、綠帶,提高綠地率,盡量減少硬化面積,擴大綠地面積。共新增和提升綠地491.8畝。對順安鎮廣場、商業中心等其他用地進行綠化改善擴建,提高其綠化率,提升鎮區中心的綠化品質,以提高鎮區的整體綠化水平。
3.2森林長廊建設
森林長廊建設主要是以道路、河道、農田為核心,根據順安鎮境內的河流水系、連接各村莊的交通干道、農田分布,建設森林通道綠化、森林水岸綠化、農田林網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廊道建設工程,構成以城鎮路網、水網、林網“三網合一”的森林長廊生態網絡體系。
3.2.1 河網綠化
主要以順安鎮境內的新橋河、順安河河流廊道建設為主,保留現有水系,在河流兩側布置一定寬度的綠帶,加強河流的生態廊道功能。規劃2016年完成順安河河網綠化建設森林長廊,新增綠地144.4畝。
3.2.2 路網綠化
鎮域內形成以320省道、寧銅線、滬渝高速以及縣道相連的交通路網,按照道路等級配備相應的林帶:鐵路規劃建設林帶的兩側達到20-50米以上,國道和省道規劃建設林帶寬度應達10-30米以上,縣級公路林帶寬度應達到10米以上。2016年完成320省道、滬渝高速、009縣道等路網兩側和中央綠化帶綠化提升建設,規劃新增綠地104.2畝。2
3.2.3 農田林網綠化
加強農田林網建設,形成以水土保護為主的防護林體系,同時優化城市綠地板塊格局,加強綠地板塊的連通性,構建林網化的生態網絡體系。2016年完成對金港、高嶺、星月、新湖、鳳凰山等5個村莊的農田林網建設,規劃新增農田林網10.0畝;2017~2020年完成沈橋、先進、長龍山、城山、盛瑤、東垅、明湖等農田林網建設,規劃新增農田林網14.0畝。
3.3森林屏障與森林村莊建設
2016年完成順安鎮林場、盛沖水庫、城山澇水庫等自然生態森林屏障建設,完成森林提質面積26.2畝。以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村莊綠化、鄉村道路、鄉村河流水系綠化建設為主要內容,大力開展森林村莊建設。全鎮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呈現“點上綠化成園、線上綠化成蔭、面上綠化成林、村周綠化成環”的景觀效果。
4、結語
2016-2020年,順安鎮將依據《順安鎮森林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對后山區森林實施管護與改造并舉,增加建成區公園休憩綠地,全面實施骨干道路森林長廊建設,真正建成綠色順安、人與自然和諧的順安、宜居順安,使順安人記得住順安的鄉愁。
[參考文獻]:
[1] 陳登源. 改善福州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城市研究[J]. 世紀橋, 2008(14):147-148.
[2] 魏春曉. 建設環保宜居城市 提升濱海發展活力[J]. 天津科技, 2016, 43(10):136-137.
[3] 周明, 崔振波. 青山綠水工程讓城鄉更美[J]. 中州建設, 2012(12):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