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群
摘要:語文學科教學在高職階段是重要部分,為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為迎合高職學生職業人格培養,相關教師要深入分析,如何開展有效教學,助力學生職業人格形成,為其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希望本文的闡述,能夠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借鑒,以促進高職語文教學目標以及職業教育教學目標的共同實現。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職業人格培養
引言
目前的高職語文教學,更加強調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文化性,而忽視了語文學科的基本專業性。越來越多的高職語文教學課堂,將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發揮了出來,但是對于學生基本需要交流和表達能力的培養,這樣一來學生的職業人格培養被忽略,會影響到學生各項能力全面提高,基于此,下文將對其進行具體分析:
1高職語文教學對學生職業人格培養作用
1.1提高交際能力
高職院校在課程教學中,主張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培養,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要具備較強的與人溝通與交際能力,通過語文課程的教學,則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與文字交際能力。語文課程教學中是以文字為主要的信息載體,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語文是一種溝通工具,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內容結合起來,能夠使學生在文字閱讀與寫作中鍛煉自己的交際思維,強化交際能力。從這一點來看,高職語文教學雖然是以文字教學為主,但是學生能夠在語言文字的接觸與理解中強化自己的信息獲取與知識學習能力,將其應用到人際交往中,有利于未來職業發展。
1.2培養匠人精神
高職院校是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院校,在課程設置中以實用性和適用性為主,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中要具有一定的信息轉化能力,即在案例學習中能夠提取其中的中心思想,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起到思想上的教育作用。高職專業教學與人才培養中通過語文課程的教學,學生能夠更加充分的掌握人文性知識內容,在語文教學中強調學生的思想健康與價值觀正確,這些對于學生的職業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職語文教學能夠以文化教育的形式對學生起到人格培養的作用,使學生能夠正確的看待自己的職業價值,重點培養其匠人精神。
1.3鍛煉學習能力
高職學生在畢業后面臨多種就業問題,學生從學校過度到社會,不僅需要有過硬的專業基礎,同時還要具備足夠的職業能力,在工作實踐中學生需要重點掌握人際交往技巧、與人溝通能力以及超強的敬業精神與職業精神,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可以以自學的方式完成自主化學習,再結合老師的課堂講解,深化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并在此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立的學習思考模式,這種學習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未來的自主學習和能力拓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幫助其在工作實踐中更加效率性的學習好和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全面化的提升職業人格素養水平。
2高職語文教學進行學生職業人格培養的措施
2.1有效改進教學方法
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漢語能力,不僅需要教師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還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做出一定的改進和創新。以培養學生強大的職業漢語能力為目標,全面更新教學方法和模式。這需要教師下一定的功夫,比如說,在高職語文課堂的進行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滲透職業高職漢語能力培養的教育理念。這可以以一些常見的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作為指導。
在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模擬招聘會,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職業漢語能力,教師可以在學生當中挑選出一些面試者和應聘者,選出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作為面試官。然后在語文課堂上現場進行模擬,以自我介紹,未來職業規劃,工作要求等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職業漢語能力。在傳統的高職語文教學中,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很難發揮高職語文的語言性,教師只是一味地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人文素養,發揚和傳承國學文化,沒有深刻意識到語文學科的基本語言特征。
在改變自我觀念的基礎上,教師要想方設法,不斷更新和改進教學方法,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職業漢語能力為根本目標,在高職語文教學中貫徹和落實職業漢語能力培養,著重發揮高職語文學科的語言性,這不是要淡化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文化性,而是需要教師做到全面兼顧。結合高職學校的基本特征和目標,培養學生的職業漢語能力,為學生的出世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2.2基于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多元教學方案
高職教育階段的教學方案確定,也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全面的考量,有些學生期望能夠快速進入就業環節,而有些學生卻期望能夠通過“專升本”的方式進一步提升自己,因而教師需要進行多元的人才培養方案確定,進而確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基于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體系需要體現科學性和實用性,遵循循序漸進的深化過程,使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引導之下實現逐步提升。對于有就業需要的學生側重職業應用性教學內容,對于具有“專升本”需求的學生進行語文學科知識的深化,通過立體多元的教學結構,實現高職語文綜合教學水平的提高。
2.3強調職業人格的重點教育內容
職業人格培養應當無形滲透于教學環節中,所以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對于教學內容涉及的職業素養進行深化強調,可以強調愛國主義、愛崗敬業、廉潔奉公、互相尊重等等,教學內容中能夠體現的隱性內涵,教師都可以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和重點強化,使這些理念能夠根植于學生的思想中,促進其個人素質和職業人格的培養以及提升。
2.4重視能力考核方面
高職語文教學中關于教學考核與能力測評形式應該多樣化,不能采用單一化的考試形式,在教學考核中,要對學生的實際語文知識應用能力進行考核,其中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學習策劃能力等,學生既要具備信息提取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文字組織、表達和轉換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進行綜合考察,能夠促使學生意識到學習不僅是被動式的知識獲取或記憶,要通過自己的理解、加工,使之成為自己知識庫中一部分[6]。在這種能力考核形式下,學生能夠正視自己專業學習中的相關問題,認識到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的區別,也認識到理論考核與社會實踐考核的區別,促使學生在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與提升中更好的塑造自己的職業人格。
結束語:
總之,將職業人格培養教學理念融合到其教學過程中有助于促進語文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并契合高職教育進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過程,可以嘗試引入職業人格培養內容,通過有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始多元化教學,通過具體教學實踐,促進語文學科教學目標以及職業教育教學目標的共同實現。
參考文獻:
[1]謝顯珍,張小平.高職語文教學與學生職業人格培養[J].語文建設,2016(23):17-18.
[2]張墨.高職語文教學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研究[J].語文建設,2016(06):17-18.
[3]羊莉君.關于高職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28(0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