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然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人們提高了對環保的重視程度。水資源作為生命資源,是支撐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基礎,是農田水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因此,文章將從節水灌溉技術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的意義切入,對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以及應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以期能夠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我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節水灌溉技術;農田水利工程;應用
引言
水資源短缺已逐漸成為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的嚴重問題,提升對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給水灌溉技術的出現能夠有效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并改變傳統的農耕方式,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促進我國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同時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節水灌溉技術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的意義
水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對農田水利工程的順利開展造成了極大地影響,節水灌溉技術的出現恰好能緩解我國水資源缺乏的現狀,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的順利開展,基于此,一定要提升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首先,加強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節約水資源,并對水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技能滿足農業發展的供水需求,還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并實現我國高產、高效率以及高品質的現代農業的重要目標;其次,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挖土成渠是農業灌溉中所采用的主要灌溉方式,這種方法較為傳統,在輸送水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蒸發和滲漏的問題,從而導致灌溉用水的浪費和流失,因此,一定要加大對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力度,使農民能夠快速掌握節水灌溉技術,進而提高結束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提升輸水環節的質量,進而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使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地提升,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的穩定發展。
2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2.1滴灌技術的應用
滴灌技術是農田水利工程中主要應用的節水灌溉技術。滴管技術主要指的是將具有一定壓力的水過濾后,通過網和出水管道或滴頭,以水滴的形式緩慢而均勻的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種灌水方式。由于滴灌技術僅能夠潤濕農作物根部及附近的土壤,而其他區域的土壤水分含量較低,因而能夠有效抑制雜草的生長,避免因雜草的生長跟農作物爭奪生長中所需要的養分以及水分,保證農作物健康的生長。同時,滴灌技術由于水量有限,因而不會在地表產生徑流,不會造成地面土壤的板結。此外,在一些環境溫度、濕度較低的地區,利用滴灌技術時,在水中注入農作物所需的養料,還能夠為農作物提供充足的養分與水分,使土壤水分能有效滿足農作物的需求,減少灌水區域地面蒸發量,同時還能夠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的使用,對人們的生命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滴灌技術對地形和土壤的適應能力較強,因而能夠在很多地區進行使用,但是,由于滴灌系統的造價較高,且在滴灌過程中,由于雜質、礦物質的沉淀,很容易引起毛細管頭的堵塞,進而無法保證滴灌的均勻度,一定要對滴灌系統進行及時的維護。
2.2噴灌技術的應用
噴灌技術同樣也是農田水利工程中主要應用的節水灌溉技術。噴灌技術是由水泵加壓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壓水通過壓力管道送到田間,再經噴頭噴射到空中而形成細小水滴,均勻地灑落在農田,進而達到灌溉目的一種技術。一般來說,噴灌技術主要包括固定管道式噴灌、半移動式管道噴灌及滾移式噴灌機等。噴灌技術以其灌水均勻、占地面積小、節省人力及對地形的適應性強等優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幾乎適用于所有大田作物、蔬菜及果樹等。利用噴灌技術能夠幫助農民將傳統的人空作業轉變成機械化、自動化作業,進而能夠有效加快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噴灌技術容易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在多風的情況下,會出現噴灑不均勻,蒸發損失增大的問題,因此,還需要對噴灌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夠解決其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升灌溉效率。
2.3微灌技術的應用
微灌技術同樣也是農田水利工程中主要應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之一。微灌技術是在噴灌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是通過有壓供水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未級管道上的灌水器,如滴頭、微噴頭、滴灌管、微噴帶、滲灌管等,將水和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和土層中或作物葉面,進而實現局部灌溉,使作物葉面或根部能夠保持在最佳水、肥、氣狀態的灌水方法。微灌技術的噴頭孔徑更小,在使用微灌技術進行灌溉時,可以節省平時用水量的50%至80%。同時,微灌技術由于采用的是小管涌流、滴灌或滲灌等方法對植物進行灌溉,不僅能夠有效減少單次灌溉總水量,還能延長灌溉時間,減少蒸發、滲透等情況的出現,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并節省大量的人力資源。
3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3.1因地制宜
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應用時,一定要將“因地制宜”作為主要原則,根據不同地區農田的不同土壤條件,對各種節水灌溉技術的需求也不同,選擇的節水灌溉技術一定要符合農作物的特點以及農田的水土條件。因此,在節水灌溉技術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對于對于產量較低的大田糧食作物,應采取以地面灌溉為主、其他灌溉技術為輔的技術進行灌溉,以此來提升糧食作物的產量,而對于一些經濟作物如棉花、哈密瓜等,就需要采用滴灌技術或者微灌技術進行灌溉,在節約水資源的基礎上,提升經濟作物的產量,為我國農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還需大力推廣膜下滴灌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現象,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
3.2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
在農作物灌溉時,還可以通過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進而起到節約水的作用。如多種植水消耗低的作物,并在種植面積上作適當的調整,通過農作物的合理配置,進而達到節水的目的。同時,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還可以擴大林草的種植面積,壓縮耕地種植面積,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減少糧食的種植面積,并根據農作物實際生長情況科學選擇節水灌溉技術,保證水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糧食產量,進而提升農作物的經濟效益。
3.3優化水資源的配置
優化水資源配置同樣也是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首先,在進行農業輸水時,應對輸水量進行嚴格的把控,避免因農業供應水量過大而造成的水資源浪費現象,或者因水量較小對農業的灌溉量不夠,進而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其次,優化水資源配飾,還需要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應在農作物的不同生長階段進行合理的水量控制,以此來保證水資源的合理應用,在充分發揮農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同時,在最大程度上節約水資源,進而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狀,促進農業的發展,并實現我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節水灌溉技術作為農田水利工程中的主要技術,對農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一定要提高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視程度,將其廣泛的應用到我國農田水利工程中,以此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進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促進我國農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波.淺談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0:189.
[2]竇知禮.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7,1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