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增義
[摘 要]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長的一言一行對學校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如果校長太在意權力、太在意節儉、太在意公平、太在意形象、太在意領導講話、太在意安全,就會阻礙學校的發展。
[關鍵詞] 校長;權力;節儉;公平;形象;講話;安全
一直擔任學校中層干部,經歷過四任校長,本區的一所學校本是區域名校,目前已由興變衰。在學校工作近30年,我認為,學校要健康快速發展,校長在管理上就應該摒棄許許多多的“太在意”。
一、太在意權力
校長的任務就是謀劃學校的發展,促進學生的成長,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校長要當好領頭人,與廣大教職工齊心協力,共商學校發展大計。可是有的校長就是甩手掌柜,把權力與地位看得過重,總是把教師當雇員,不民主、一言堂,權力高度集中,致使干群之間離心離德。好的校長應該是學校發展的總設計師,有明確的辦學規劃,能把權力分解到中層,使大家都能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合力做好學校工作。
二、太在意節儉
節儉,本不是錯事,學校在辦公用品的使用、用水用電上節約是對的,但是,過度節儉就會制約學校的發展。比如,在學校教學設備的軟硬件建設上就要下手“狠一些”,在優秀師生獎勵上力度就應該大一些,在教師培訓上投入就要多一些……試想,沒有這些投入,何談教學質量的提高、人才的培養呢?近幾年,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力度越來越大,校長手中并不缺錢,但是有些校長就是喜歡攢錢,該花錢處不愿花,致使教職員工工作沒有積極性,優秀學生外流他校。因此呼吁:校長一定要去掉身上的小家子氣,做一名大氣的校長。
三、太在意公平
重視公平,本無可厚非,但在實際工作中,人情味太重,對“優秀教師”內涵界定不清等已經使“公平”變了味。實際上,在教師的工作量、績效工資的分配、職稱的評定上力求公平本是對的,但在某些方面太在意“公平”就會適得其反,比如,參加國家、省級的高端培訓,有些教師沒有一定的科研素養,派去了又有什么用?評優評先方面不僅強調成績,還強調評選文件要達標,一些校長卻還是會把機會給了成績的第一名,因其他條件不足,報上去又被刷下來,校長還很得意地說:“評不上是他(她)的事。”這種做法也使其他教師失去了提升的機會。
四、太在意形象
不可否認,在學校環境建設上下一些功夫很有必要,但如果一位校長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校的環境建設上,對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關注度就一定會下降。的確,學校環境需要美化,但環境畢竟只是學校發展的一小部分,校長還是應該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上去。
五、太在意領導講話
校長,是落實當代教育方針政策的,縣區級以上領導講話也是學校工作中必須抓好的一部分,但是,個別校長為了自己地位的穩固,過于在意領導講話,而淡化了日常的管理工作,這是不對的。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要讓學生成才,領導講話中提到的要抓好的安全問題、重視各項檢查驗收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應該融入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之中。校長要不斷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淡化行政職位因素,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師生。
六、太在意安全
安全問題要天天抓,但是,這不意味著所有的實踐活動都要因此而取消。比如,一些校外實踐活動、學生春季踏青、學生清明節祭掃烈士墓……一概都不得外出,試問:這符合教育方針嗎?安全教育應該貫穿于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如果教育到位,走出去又何妨?再如,學校績效工資改革的問題,因為一些教師已經接受了原來的分配方式,一些校長擔心改革會引發爭端,就不愿意去改革,殊不知,不合理的績效分配才是對老師最大的傷害,這會導致教師出工不出力,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教育就是在改革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的,它應該是一個不斷解決矛盾,在曲折中發展的過程,也是學校管理工作不斷科學化、規范化的過程,不能因為“怕”而放棄改革。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長的講話是導向,所以校長一定要從教育發展的大局出發,要從全校師生的發展出發,全面貫徹當代的教育方針,同時要慎言慎行、收放有度,這樣,中層干部才能有效領會校長的意圖,這樣的總指揮才是受老師們歡迎的。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銅山區柳新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