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若楠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圖書館不再是用戶獲取信息資源的唯一渠道,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供給、需求和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本文從知識服務的網絡新環境出發,分析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新平臺。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知識服務平臺
1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圖書館的智能化要求也來越高,用戶對于電子資源、網絡資源的需求變大。同時對獲取信息的及時性、簡便性和有效性有很大的要求。用戶閱讀習慣和閱讀需求的改變,要求學校圖書館轉變發展觀念,將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進行有機結合,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資源。高校圖書館有特定的用戶范圍及用戶特點,針對這些人群特點圖書館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知識服務。
2 圖書館知識服務
2.1知識服務
目前,圖書館學界對知識服務的內涵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學者們根據研究的側重點和不同的研究角度出發有不同的定義。從技術角度考慮,認為圖書館知識服務是以機構知識庫建設為基礎的服務方式,其服務模式相對于傳統的文獻服務層次更深,也更加成熟。從知識的形態變化出發,認為知識服務就是將隱形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的一種服務方式。從用戶服務角度考慮,認為知識服務是根據用戶的信息需求,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充分開發,挖掘資源中的知識,并在實際解決問題中發揮知識的作用。總而言之知識服務是以讀者為中心,為讀者提供各種服務的服務方式,人們的發展需求要求圖書館實行知識服務,這也是圖書館發展的關鍵。[1]盡管學術界對知識服務的論述各有不同,但是核心都強調了知識服務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和信息的深層次加工。
2.2 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特點
知識內容服務。知識服務是一項面向知識內容的服務,不僅是為師生提供海量的供信息資源和文獻來源,更重要的是由知識服務人員對信息進行合理組織和加工,挖掘信息里面的知識單元,分析隱含的知識關聯,找出與用戶需求相匹配的知識,并將這些知識內容用科學的方法呈現給用戶。
以師生為中心。從師生特點角度出發組織知識產品,幫助師生解決科研、學習中的實際問題。這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宗旨和服務精神是保持一致的。知識服務作為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一種延伸,以幫助師生的課題發展或學習進程為服務方式,貫穿于師生圖書館體驗的的整個過程中,服務方式的調整和服務策略的制定都是以師生需求為導向。
強調互動體驗。動態交互是知識服務一個很重要的服務特征。高校師生對網絡技術的適應能力及操作能力強,因此,圖書館與師生之間借助網絡應用程序進行互動體驗,從而主動發現用戶需求,通過后臺程序對用戶需求進行實時跟蹤,構造一個廣泛、客觀、開放并且多層次的動態交互機制,這對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而言至關重要。
個性化服務。不同學院、不同層次的師生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或同一問題由于老師或者學生的科研需求或作業要求不同也會呈現出不同的信息需求。服務方式個性化是指知識服務以用戶需求為服務導向,倡導為用戶量身定做知識服務產品。知識服務根據師生的日常操作或需求特征,為用戶提供具有個性化和定制化的知識內容和知識呈現形式。
3 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平臺
3.1 超星云舟
高校圖書館提供給師生印本資源及電子資源等多種材料,應用統一的應用程序有利于圖書館提供更好的知識服務,也有利于師生更方便的獲取資源。
依托于微信的普及,“超星云舟”學習通成為高校圖書館向學生推行知識服務的新方法。這也讓同學們充分體驗了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新機制。微信掃一掃便進入頁面,輸入單位賬號和密碼,便可解決一切問題,自由享受“超星云舟”的個性化知識服務。
3.2 基于“超星云舟”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路徑
(1)“移動圖書館”作為知識服務最基本的內容,師生用戶可以通過學號密碼實現館藏查詢、借閱記錄等的訪問。還可以實現圖書、期刊、報紙等電子資源的閱讀;以及講座培訓、讀物有聲、視頻、公開課的獲取。高校圖書館的基礎知識服務包括:館藏查詢、預約、續借、掛失、到期提醒、熱門書排行榜以及新書推薦、咨詢、預約等。在獲取資源的形式上和內容上也更加開放,視聽資源、課程形式方面更加多樣,使用戶從任何方向都能獲取到自己需求的資源。
(2)“超星云舟”知識服務活動豐富多彩。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專題在“超星云舟”學習通平臺上的創建使得圖書館活動備受關注,例如我館的悅讀之星活動、最美圖書館活動、微書評大賽活動等等。“超星云舟”的功能除了文字編輯還有對圖書的編輯功能,整本圖書的添加、圖書內頁的編輯、音頻和視頻的剪輯以及已建專題的資源插入等等。在此平臺下,我們有硬件技術的支持、有精彩的活動內容、有廣泛的師生參與,一系列活動均得到熱烈響應取得圓滿成功。
(3)將圖書館作為學習生活的一部分,使讀書交流成為一種習慣。在App上有“小組”,選擇你感興趣的小組、想了解的領域隨時組隊大家一起去探索。像生活日記和朋友圈一樣的“動態”板塊。這是一個學習生活共享空間,一個交流互動空間,還有虛擬宿舍等,讓師生讀者隨時“超星云舟”知識服務。
3.3 “超星云舟”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影響
構建了具有可兼容性、可移植性、互聯性和標準化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聯盟,使知識服務走向開放和共享。建立了統一的共同協作技術平臺的應用程序,使不同高校的學生也可以通過知識服務平臺進行溝通交流,實現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互動學習。高校圖書館聯盟共建共享平臺是開放系統,可以實現知識服務互惠。以超星為技術依托,發揮創造力與研究力使高校圖書館的知識服務更好為廣大師生服務。[3]
促進“超星云舟”知識服務的知行相融。將圖書館本身的服務與“超星云舟”知識服務融為一體,高校圖書館“超星云舟”知識服務是一方嶄新的服務領域,開展高校圖書館“超星云舟”知識服務交流培訓,增強我館知識服務的魅力。在“超星云舟”知識服務推廣平臺上,和眾多校園媒體合作,吸引師生讀者參與知識服務互動中來。
4結語
本文從知識服務入手,闡述知識服務的基本內涵。從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出發,結合互聯網技術環境的背景,列出當下最流行的應用程序“超星云舟”知識服務APP。知識服務作為高校圖書館的核心服務之一有著十分艱巨的責任,“云舟學習通”知識服務使高校圖書館有了新的平臺,更加明顯的展示了一個集融思想性、創新性、知識性于一體的高校圖書館。
參考文獻:
[1]賈朕超.公共圖書館知識管理及知識服務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7(21):161.
[2]王家蓮. 高校圖書館微書評應用前景探析[J]. 高校圖書館建設,2013( 1) : 46-48
[3]姜笑楠.基于“超星云舟”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研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7(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