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港
摘 要:我國煤礦資源儲量豐富,為社會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物質保障,滿足了工業化生產改造中的物資需求。鑒于高科技在煤礦工程中的普及應用,要建立更為科學的采礦施工技術,提出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方案,才能進一步實現采礦產業效益穩步增長。據此,本文分析了采礦技術與安全管理相關問題。
關鍵詞:煤礦工程;采礦技術;安全管理
引言
我國在煤礦開采問題上向來是非常重視的,但是由于煤礦開采業地下作業的特殊性,導致各種礦難事故頻頻發生,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煤礦業的發展都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一、當前我國常用的煤礦工程采礦技術
(1)深層井采礦技術。針對于與深層井采礦技術的使用主要是作用在煤礦周邊巖石的抗壓力和沖地壓較低的區域或者是周邊有較豐富的地熱資源的區域。采用深層井采礦技術能夠在采礦的過程當中對礦壓進行更好的控制,并且避免地熱資源所可能帶來的危害。
(2)硬頂開采技術。在當前我國使用的硬頂開采技術中,主要為分為兩種,一種是硬頂煤開采技術,一種就是硬頂版開采技術。這兩種技術的區別在于一種是綜合型的煤礦開采,一種則是控制型的煤礦開采。相較于硬頂版開采技術,硬頂煤開采技術應用了多種采礦技術來進行煤礦開采,然而該技術冒放性較差,同時開采出來的煤礦塊也較大,因此需要謹慎選取。
(3)填充開采技術。采用填充開采技術能夠更好的保障煤礦工程在開采時的施工安全。其主要的實施手段就是通過選擇合適的填充物進行填充,以此來避免地表下沉的情況出現。
(4)智能開采技術。智能開采技術是建立在當前這個信息時代的基礎之上,其技術水平也是伴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智能開采技術是未來煤礦工程開采技術的趨勢,在當前雖然僅僅是初級階段的智能化,然后自動化技術、數字模擬技術和遙控技術的引用已經為當前我國煤礦工程的開采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并且更加高效、安全和節能。
二、煤礦采礦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問題分析
2.1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
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是我國煤礦采礦管理單位中最為常見的安全問題,具體表現為安全管理人員只重視煤礦采礦工程所創造的經濟收益,而未能準確認識煤礦采礦工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參與煤礦采礦工程安全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得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難以落實到位,最終導致安全管理整體質量較差。例如,安全管理人員雖然在煤礦采礦工作現場標識了相關警示標志,卻在實際安全管理工作中未能對安全警示標志產生重視,最終導致煤礦采礦工程的整體安全性下降,誘發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事故。
2.2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
部分煤礦采礦工程管理單位由于未能及時更新自身的安全管理思維,構建新型安全管理機制,導致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機制缺乏實用性與可行性,難以為實際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導,最終導致煤礦采礦工程的施工現場混亂不堪,安全隱患難以得到及時準確的排查。例如,由于煤礦采礦工程施工現場缺乏必要的懸掛操作規程,或缺乏員工個體防護穿戴規范等安全管理條例,導致煤礦采礦工程中存在大量安全隱患,誘發安全事故發生。
2.3煤礦采礦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在實際煤礦采礦工程中,由于部分煤礦采礦工作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能,無法正確地使用先進的煤礦采礦設備,導致煤礦采礦工程的整體效率低下,且易發生安全事故。同時,由于部分煤礦采礦工作人員缺乏安全事故處理能力,當煤礦采礦工程發生安全事故時,不能對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準確地分析與判斷,無法在煤礦采礦工程安全事故發生時采取正確地處理措施,未能對安全事故進行及時有效地處理。
三、煤礦采礦安全管理對策及預防措施
3.1煤礦采礦安全管理對策
(1)制定目標責任,落實安全生產。實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是保證煤礦采礦實現生產安全的有效對策,要求煤礦企業需要從自身的生產實際為根本出發點,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并堅持落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的制定要覆蓋到煤礦企業的全部工作人員,對安全指標和奮斗目標予以明確,并定期進行安全考核,從而在煤礦企業自上而下形成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約束機制,通過共同作用來保證煤礦采礦的安全生產。
(2)定期安全監察,界定安全評級。安全監察部門應該對煤礦企業開展定期的安全監察,對其安全等級進行重新的評定,特別是要加強事前監督和事后干預。安全監察部門應該對煤礦采礦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透徹的分析,并按照執法計劃和執法對象,對具體的監察內容、時間安排和責任人員進行明確,以此來提高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思想觀念,通過加大監督力度來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的系數;對于已經獲得安全許可證的煤礦企業同樣要進行定期監察。
(3)強制購買保險,費率掛鉤評級。上級的主管行政部門可以通過行文的方式來要求所屬的煤礦企業購買商業保險,將其與安全評級實現結合,構成一種強制性的手段;并按照商業保險的購買和賠付方式來確定煤礦企業安全評級的掛鉤費率,對于安全等級較高的煤礦企業提供較大的折扣和高賠付比例;同時將其逐漸進行制度化轉變,從而形成一項行業標準,使得煤礦企業的管理人員對安全生產予以重視,從而加大對其的投入。
(4)完善安全制度,強化安全教育。要想保證煤礦采礦作業的安全性,最根本的就要對相關的安全制度實現積極的完善。①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對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明確的規范和約束,將安全作業與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實現結合,對于違章作業的情況進行嚴格的懲處;②煤礦企業要加大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資金投入,對于老化陳舊的設備進行及時的更換,并積極引入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和信息系統等;③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訓,使其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
3.2煤礦采礦事故預防措施
(1)防火措施。①在回采作業面上,要在通向風道的位置處放置一氧化碳傳感器,將其報警范圍設定為0.0024%濃度;②對采掘作業面上進行安全檢查的工作人員應該隨身攜帶一氧化碳測定的相關設備,當發現問題的時候要及時向上級進行報告并予以恰當的處理;③在采礦區域內要安置消防工具,并保證器材設備的齊全和性能的完好,對于潤滑油、棉紗和布頭等物品要按照相關標準防止在鐵桶內進行密封放置。
(2)防水措施。一方面,在煤礦采掘的作業面上,工作人員要對采集和舊項的位置進行準確的前期勘察和核實,并及時向施工單位反應;還可以設立專門的防水部門,并為其配備探水鉆設備,由其負責對采礦區域內的積水情況和開采年限等進行定期的調查。另一方面,工作人員還應對巷道內氣體的變化情況進行仔細的檢測,當探眼中存在水和有溫度等情況的時候要停止作業,將安全隱患排除之后再進行采礦作業。
(3)防塵措施。防塵處理應由專門的維護人員進行負責,為了保證作業面上具有充足的水源,要求管道和作業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15m;同時,要做好對作業面的灑水工作,盡可能的消除礦井內的煤塵堆積和飛揚的問題;另外,應該嚴格堅持“灑水、滅塵、放炮”的作業順序,在作業面的25m范圍之內應放置防塵水幕設備,還應做好防瓦斯措施。
四、結束語
新時期煤礦工程開采技術更加多樣化,嚴格按照采礦施工標準進行操作,提出符合礦區標準的采煤方案,實現了礦物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同時,做好“安全與質量”管理工作,確保現場施工操作安全性與優質性。
參考文獻:
[1]馬將.關于煤礦工程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7(12):68.
[2]陳佰祥.關于煤礦工程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