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水利水電工程得到快速的發展,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新技術應用時應注意對環境的保護,本文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的應用作了相應的論述,對相關的環境保護措施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新技術;應用;環境保護
一、水利水電工程運用新技術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新技術的使用可以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正常運行,提高施工的實力,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利水電施工材料和維護的成本,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識是符合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環保的需要,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好的條件。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較長,建設規模比較大,需要施工機械很多,爆破工程及其他施工因素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環境不斷的惡化,所以應加大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技術研究,引進新技術,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建設環保的水利水電工程。由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環境比較惡劣,專業要很高,所以技術施工人員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只是,不斷的應用新技術提高工程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實現工程最大化經濟效益。
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
1.鋼筋連接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鋼筋是一個重要的施工材料,應用非常廣泛。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很多文件對鋼筋的應用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因為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誤差。只要誤差保持在規定的范圍之內,鋼筋的實用性一般不受影響。比如,鋼筋焊接數量的單雙數、焊接接頭面積的百分率等,都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和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焊接方法。施工單位在應用鋼筋連接技術的時候,要參照最新的規范和標準選擇鋼筋焊接新技術,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施工。
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承受較大的蓄水壓力,構件的承重能力也面臨著較高的要求。要想達到上述的所有要求,施工單位必須要使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為水利水電工程的順利施工和正常投入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有很多問題需要加以注意,一旦處理不慎就會對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產生水花作用,這是吸熱反應的一種表現。因此,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施工溫度的掌控,尤其是內外溫差,必須要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這樣這樣才能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有效實施。
3.數據庫技術
按照科學的實際測定標準,合理的分析實際數據處理過程,明確實際數據采集的方式和方法,從實際情況出發,準確的判斷實際處理采集的過程,明確實際測繪的標準信息內容。為建設的綜合服務保準提供良好的條件。通過數據庫技術,實現對數據信息的有效處理,對相關的數據資料進行存儲,利用三維數字方式,逐步減少勞動力,解放雙手,為數據更加準確進行管理規范,明確實際數據的應用標準,對相關數據進行開發利用,建立良好的全數據化虛擬施工場景,為我們提供良好的多元素空間內容,達到對施工整體全過程的項目信息分析。按照相關數據信息進行辯證的可行化方案分析,明確數字化、信息化的研究標準,簡單明確實際復雜程度,確定建筑工程動態過程的分析效果。
4.GPS定位技術
通過GPS定位系統,對水利水電的工程進行合理的測定,盡可能的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按照全球化的定位技術標準,合理的分析實際生活應用的范圍,不斷拓展實際更新的標準。按照工程測定數據的精確水平,為其急性合理有效的測定分析,逐步改善實際的測距、角度、測水的準確性,逐步完善GPS數據的效率水平,明確實際數據信息的基本特點。通過有效的長時間,不斷完善GPS數據的更新速度,定制合理工作發展管理模式,實現最大限度的能力運用,提升整體數據計算的統計標準方法。
5.真空抽水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需要相應的工作人員做好基坑的排水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使得工程具有良好的基礎降水效果,有效的解決了施工過程中排水效果的問題就能夠有效的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工期速度。想要保證水利水電工程能夠按照計劃完工,就必須有效的提高工程建設的排水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能節約建設過程中的資源,防止出現一些不必要的浪費。與傳統的排水技術相比較,超級真空抽水法的使用能夠使得排水速度增加兩倍,大大的提高了工程建設中的排水效率。這種方法的使用主要是利用真空產生的效果來增強排水工作的進展,對整個工程的建設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三、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環境影響改善措施
1.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當地環境的保護
加強對當地環境的保護要求能夠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積極作用。一是對已建的水利水電工程周邊環境情況進行跟蹤保護,一旦出現物種生存威脅、氣候異常變化,要盡可能減少水利水電工程的使用情況。通過出臺水利水電站的經營條例,規范水利水電站的日常經營情況。二是要求能夠以保護生態作為主要運行原則,控制當地的生態平衡,如以棲息保護作為當地水生生態環境保護的原則,重新布置魚道或魚梯為當地特殊物種提供穩定的生存環境。三是要求能夠控制水文情況,一般情況下,蓄水池通過泄洪量、泄洪周期等的控制能夠產生大量的能量,形成經濟效益。
2.強化人員專業素養,保證人才隊伍專業性
人才隊伍是每一項工程的核心,無論是管理層還是執行層,只有確保人員的專業素養,工程施工才會更加有序,對于環境的影響才能得到控制。水利施工涉及許多專業知識,不僅是基礎的工程知識,還包含了信息技術知識、勘測知識、設計知識、河流動力學知識、巖土力學等相關知識,涉及廢料處理還要具備物理化學知識。可見對于相關人員隊伍的培訓十分重要,企業積極培養內部管理階層與基層人員的專業素養,施工的精準度會得到提升,而且每個環節都得到合理處理也必然會最大程度避免環境影響。
3.土地整治和植物保護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時,對土地進行科學整治,同時對渣場、料場以及臨時用地工程所占用的土地以及永久工程區恢復植被。對棄渣進行具體施工和運輸過程中,需要對施工管理措施進行充分應用,這時將棄土置于渣場的上層位置,棄渣完成之后,施工人員對渣場進行改造,此后對渣場進行統一平整并堆放處理。針對臨時用地以及永久工程區而言,空坪隙地需要對廢渣、廢料以及臨時建筑進行清理和拆除,此后針對壓實土進行適當的翻松處理和平整處理。對植物進行防護,并且對林草進行選擇,主要原則在于“適地適樹、適地適草”。
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具有規模大、施工周期長的特點,工程需要大范圍的占地、使用很多機械設備、較大的工程爆破等對環境的影響,所以應該加強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新技術的研究,盡可能的減少工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實現經濟與環境生態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傳新,戴克義.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措施[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0年05期
[2]何瓊,劉小兵,王楊科.淺談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水電站設計.2012年01期
[3]胡淑娟,陳巧云.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影響的補救措施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