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聰
中巴經濟走廊項目自2015年啟動以來,在基礎設施、能源、電信、農業等領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一些西方媒體卻質疑中巴經濟走廊只讓中國企業受益。日前《環球時報》記者赴巴基斯坦采訪期間,了解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情況。
“外面有一種誤解,認為中巴經濟走廊的項目只提供給中國企業,這是不符合事實的,非中國企業同樣有很多機會。“巴基斯坦海外投資者協會理事長阿卜杜·阿萊姆對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中國媒體代表團表示,很多已在巴基斯坦開展業務的跨國企業因為看到中巴經濟走廊帶來的機會,加大了在巴基斯坦的投資力度。他說,巴基斯坦海外投資者協會旗下的200多家跨國企業預計2018年將在巴基斯坦投資27億美元。德國西門子巴基斯坦分公司常務董事斯特魯夫表示,西門子已經與很多中國企業在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中合作,包括西門子幫助中國企業在巴基斯坦投資和設立工廠。特魯夫對記者表示,“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確實對中巴經濟走廊非常樂觀。”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同樣也已在中巴經濟走廊的框架下與中國企業(包括中國海爾和中國海港工程公司)開展合作。
還有外媒聲稱,很多中巴合作項目為中國企業擁有,巴基斯坦企業并沒有得到太大實惠。對此,巴基斯坦信德安格魯煤礦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薩義德·阿布·法薩·瑞茲戚表示,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的。“有些人以為中巴經濟走廊項目讓中國企業拿走了所有的利潤,但事實遠不是這樣。比如,塔爾煤礦項目95%的股權是巴基斯坦企業擁有。”據瑞茲戚介紹,塔爾煤礦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下最大的煤炭開采項目之一,一期工程的投資金額就達到20億美元,后續二三期工程將預計再投資20億美元。瑞茲戚說,“這個項目不僅填補了巴基斯坦國內的能源缺口,而且真正讓巴基斯坦在依靠國內的資源。”
巴基斯坦其他領域的中小企業也在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中找到了機會。卡拉奇大米出口商卡什夫·謝赫對記者表示,“我的公司現在和幾家中國企業都有合作。繼續拓展中巴經濟走廊合作,對我們的生意很有幫助。”
當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還有一些細節有待改進。巴基斯坦古爾艾哈邁德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巴沙爾·阿里·默罕默德表示,“我們非常希望與中國紡織企業合作開設工廠,但目前來這里的多是中國大型國有企業,中國私營企業非常少。”阿萊姆表示,關于中巴經濟走廊進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但巴基斯坦政府提供的關于項目的開展進度不是特別多,“沒有及時的信息共享不僅不利于澄清誤解,也不利于其他企業通過正規途徑找到合作機會。”▲
環球時報20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