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現振
摘要:國家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越來越看重的同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與發展日益被關注。叼羊運動作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與其他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比賽及演出的形式存在區分。所以,新疆把叼羊運動納入第二批國家級以及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因此,對叼羊的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叼羊進行闡述:一是叼羊的發展現狀;二是叼羊的價值;三是叼羊的保護與傳承。期望叼羊運動能廣泛的開展,以其豐富的民族特色和傳統文化為叼羊運動及其他傳統體育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叼羊 價值 傳承與保護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8)7—0101—03
叼羊運動深受新疆各地少數各族的喜愛,它是人們所進行的一種馬上游戲,也是一項有關勇敢者的項目。2009年,新疆叼羊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到目前為止,叼羊也有上千年的歷史,回望過去,叼羊運動主要集中于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等少數民族中,對其他民族介紹該運動不是很多,這有利于叼羊的傳承和發展,同時對少數民族其他的傳統體育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叼羊的起源與現狀
1.1 叼羊的起源
叼羊運動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相傳大約起源于5世紀的突厥汗國時期,柯爾克孜族英雄瑪納斯與恰克馬克人的戰爭時代,為了將敵方搶的東西奪過來,采用爭奪羊羔的辦法進行訓練[2];
另一種是公元十世紀左右人們獵狩狼的時代,狼對于羊等牲畜危害極大,因此人們開始獵殺狼并把獵殺到狼進行相互爭奪,從而由叼狼演變成現在的叼羊。[3]不論是“戰爭起源說”還是“狩獵起源說”“叼羊”活動是在游牧民族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傳承并不斷豐富發展的。[4]
叼羊作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一個項目,也源于對少數民族的各種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是與少數民族認識水平的發展及他們的自然經濟相適應的一種文化形態[5],因此叼羊運動與人們的生理需要及社會需要息息相關。
1.2 叼羊的發展現狀
經過上千年歷史的演變,到1985年,由新疆民委和體育局主辦的第一屆新疆民運會,叼羊被列入新疆民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與此同時直到2014年的第八屆民運會,叼羊項目都以競賽項目存在。[1]根據徐玉良等人的調查,1986年,在新疆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叼羊被為了正式比賽項目。[3]叼羊大都在過節時進行舉辦,一方面是為了慶祝今年有了大豐收,期待明年能有更好的收成,另一方面也為了激勵人們能夠飼養出更好的馬匹,為發展畜牧業奠定基礎[6],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對旅游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2 叼羊的價值
2.1 健身價值
叼羊是一項身體碰撞性極強的項目,也是勇敢者的比賽。當地居民也有這句諺語“摔跤見力氣,叼羊見勇氣”[6],它不僅是力量的對抗,也是智慧的比賽,既鍛煉勇敢,有比較騎術,充分的鍛煉了居民的身體素質。叼羊不僅可以愉悅身心,還可以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從而使人們體會到生活樂趣并了解到生活之美,繼而豐富了人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叼羊不僅場面精彩絕倫,可以強身健體,更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是游牧民族文明傳承的一個縮影。[7]
2.2 娛樂價值
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改善,使得人們對娛樂消費的觀念發生大大的改觀。許多的內地人們由于對新疆民族特色文化的好奇心,主動要求進入假期旅游的隊伍中來。由于人們整天從事于自己忙碌的工作之中,壓抑感無法釋放,身體和心理疲憊不堪,幾乎沒有時間去放松自己,因此人們可以借此機會陪同自己的家人或者是親朋好友一起去新疆,體會一下這里的民族文化與內地的不同。這樣既愉悅了身心,也可以廣交朋友,相互溝通感情,也可以借此機會將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進行傳達,讓它在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叼羊起源于生產勞動當中,扎根于民俗活動之中,目的主要是娛樂,所以其根基文化是民族民俗禮儀中的體育娛樂文化。[8]叼羊主要出現在節日、婚嫁中,主要目的是為了烘托氣氛,場面更加熱烈,使人的心情變得歡快,可以看出經濟性被弱化,主要表現其娛樂性及表演性,可見民族傳統體育在娛樂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
2.3 文化價值
叼羊有其自己的文化底蘊。人們可以通過叼羊來傳達自己的感情,生活上得以滿足,最主要的是可以提供人們進行交流溝通的場所。從小到大他們都是生活在馬背上,每天接受大人們話語的感染,對本民族文化已經根深蒂固,所以產生了代代模仿,代代相傳的文化特征。叼羊文化以一定的區域色彩而文明,因為它是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下衍生的。根據畢存箭等人的研究調查,在西北各少數民族中開展得十分廣泛,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隨著經濟的發展,叼羊活動被傳承下來,但有弱化的趨勢,叼羊文化存在后繼無人、保護力度不足的問題[9],因此我們要加強叼羊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叼羊文化與旅游業也息息相關。旅游可以為當地的居民帶來可觀的收入,而經濟收人的增加能夠促使當地居民對叼羊文化更加重視,形成叼羊文化保護的良好氛圍。[10]讓人們了解到獨特的民族傳統叼羊文化,從而促進旅游業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發生變化。
3 叼羊的保護與傳承
3.1 完善叼羊媒介的傳承
我們正處于信息化年代,因此,叼羊可以以媒介為載體更快的進行傳播。在當今時代,信息傳播途徑相當廣泛,但是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具有很強的話語權。[11]所以,媒體成為了叼羊運動進行宣傳的有效途徑。我們可以把叼羊進行拍攝,放到電視、網絡,或者是廣播、報紙進行大力的宣傳,進而使人民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對叼羊能有更深的了解,在社會上也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其次,有關政府部門也應該號召當地人們舉行相應的表演活動,特別是在文化底蘊非常濃厚的地方更應該活靈活現的叼羊演出活動。并且在活動演出的同時,要提前安排相關媒體對此活動進行采訪報道,對一些幾乎不了解或者是根本不知道的人們能夠對叼羊以及它的民族文化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3.2 完善叼羊教育的傳承
叼羊經過上千年的傳承,大都是通過“口傳心授”傳給下一代的,就是說叼羊的傳承不用老師去教,大家一看就懂。這也體現了叼羊在傳承上的特殊作用。不管經歷哪個時代,不管經濟如何發展,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叼羊運動的傳承是必須的。叼羊可以通過家庭教育,讓孩子們能更好的了解叼羊,從而愛上這項具有民族特色的運動。同時,也可以將叼羊這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知識引入學校教育[12],要給孩子們提供充分的場地、設施,教師要有最基本的專業教學能力、教材要完備。一切從孩子抓起,讓孩子們從小時候就開始了解,吸引孩子們對這項運動的興趣和愛好,代代相傳,才能使叼羊這項民族傳統體育得到可持續發展。
3.3 完善與旅游產業的結合
新疆作為中國疆土最為遼闊的地方,始終以其民族特色而文明,對于來自于內地的朋友來說,這也是一個令人著迷、向往而美麗的地方。叼羊運動是一項深受人們喜愛的民族傳統體育,在旅游季節,可以與達瓦孜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一起舉行,讓游客們在游覽風景的同時,也感受到新疆的民族風情,令更多的游客來新疆體味生活,進而使新疆旅游業的發展更進一步,同時提高了叼羊運動的影響力,使越來越多的人更加的喜歡這項活動。相關政府、旅游業等部門也應該大量的投入資金,對當地的節日、婚嫁等重大活動而舉行的叼羊運動進行商業化管理,不僅可以增加當地人們的收入,還可以看到新疆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的魅力所在。
3.4 不同方式發展叼羊的戰略
首先叼羊運動可以出現在當地自己組織的節慶、婚嫁活動上,讓人們能看到叼羊運動的精彩演出。其次叼羊運動應該和各種不同的少數民族所舉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運動會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其運動會上得以傳播。
4 結語
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不斷進步的階段,具有民族特色的各個項目的傳承和發展被各大學者所關注。不僅僅是叼羊運動在傳承和保護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而且其他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有著類似的問題。筆者認為,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保護這一方面,一定要有正確的態度,以及處理問題的科學性,不要盲從,可以對其他項目的傳承與保護加以引薦。在傳承與發展中立異,才能有所進步,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王強,伏學燕.新疆叼羊運動發展現狀及其保護與傳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9):219-220.
[2]張崇艷,田玲.新疆游牧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叼羊”的現狀及開發[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⑶:326-329.
[3]徐玉良,方征.叼羊[J].中國民族,2003:63.
[4]彭立群.維吾爾族傳統體育文化縱橫[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
[5]李志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起源與變異探析[J].體育科學,2004(1):68-72.
[6]叼羊[J].新疆畜牧業,2011:63.
[7]董立斌.叼羊大賽:草原勇敢者運動[N].文匯報,2011:1-2.
[8]張建華,王潤平,陳青,等.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叼羊活動的健身價值及其文化特征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05(11)53-55.
[9]張念,畢存箭.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叼羊文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8):114-116.
[10]王光炎,王佳.西部開發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建設的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5):29-31.
[11]婁章勝,袁校衛,王振杰.體育全球化視野下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危機[J].體育學刊,2008(12):88-91.
[12]王強,伏學燕.日本和食申遺成功對新疆叼羊運動保護與傳承的啟示[J].當代體育科技,2015(30):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