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等
【摘要】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改革不斷深入,為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院校大學生的素質不僅關系著醫學院校的發展,而且對于醫療衛生事業的整體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將新醫改環境下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現狀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內涵及作用進行了分析,進而針對其教育發展現狀提出了相應的教育途徑發展方向。旨在條我國醫學院學生的人文素質。
【關鍵詞】新醫改;醫學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隨著我國新醫改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對于現代醫學院的在校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學院不僅要能夠向學生傳授專業的醫學理論和臨床醫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還需要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進行更加深入的培養工作。作為能夠造福人類的重要學科,醫學發展最核心的就是人文精神的培養工作,加強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對于醫學生的整體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醫學院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能夠使得醫學人文精神得到發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1醫學院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內涵及作用
人文素質教育是利用各種教育手段將人類發展歷程中所獲得的優秀文化成果傳授給受教育者,使得受教育者的自身修養能夠更加優秀,能夠形成一種發展著的心理素質以及道德品質。而在新醫改條件下,人文素質教育更是當前醫學院校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人文素質教育的展開為新醫改下的醫學院校的整體發展提供了新的培養方向,其對醫學領域的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從我國提出新醫改后,我國關于醫學院校的相關教育內容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尤其是在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上,我國自1999年實施素質教育改革后,又一次對醫學院學生提出了更加深入的人文素質教育培養活動。在素質教育培養活動中,文化素質的培養是醫學院校教育的基本內容,而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則是整個素質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強化對醫學院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既能夠加強學生的文化素質,同時能夠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體現醫學教育的人性化,為學生能夠在未來從事醫療衛生服務時提供更加具有人性化的服務建立基礎,體現醫生以及護士的人文關懷和人性化服務的特征,為醫療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具體的途徑。
2新醫改條件下醫學院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我國自21世紀起,醫學領域就開始重視對人文素質的培養工作,并在相關醫學雜志報刊中發表了較多的醫學人文相關內容的研究,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醫學院校開始建立醫學人文素質課程、研究中心等,我國更是出臺了相關的教育素質改革決定文件以推進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提出了較高人文素質與學科教育相結合的重要理念,尤其是隨著新醫改政策的深入發展,人民對于醫療衛生事業中關于“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而為了實現新醫改的重點目標,就需要醫務人員不僅具有高超的醫術,更要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以及人文素質。因此,我國各大高校醫學院提出了關于人文素質教育與醫學學科教育相互融合的創新教育方式,從而進一步推動了我國醫學院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使得學生在未來的醫療服務中能夠擁有優秀的職業道德、人文素質等醫德。盡管我國醫學院能夠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采取相應的行動,但是在具體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在當前對新醫改條件下醫學院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狀的研究顯示,有超過50%的醫學院學生對于自身的人文素質修養認識普遍不高,有超過60%的學生能夠認識到人文素質修養對于自身發展具有益處,但對于其具體的提升途徑缺乏了解,而根據相關資料的分析顯示,有超過70%的醫學院學生更加重視對于自身醫術的培養和提升,對于人文素質的培養有些不屑一顧,普遍認為只有高超的醫術才能夠為病患解決問題,而人文素質無法發揮服務病患的作用。而在醫學院校中,有超過65%的醫學生對于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缺乏系統的了解,有超過55%的醫學生不滿意學校提供的人文素質教育,且大多數對人文素質教育活動中的教學方式、課程教材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明顯的抵觸行為,這其中有超過65%的學生在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會出現逃課、課堂睡覺等行為。此外,受到市場經濟競爭因素的影響下,當前醫學院在進行醫學生的評價上,更加關注學生的考證等工具化的教育培養活動,同時如英語、計算機以及專業課等教學重點內容的強化使得醫學生在人文素質教育上的培養更加趨向邊緣化,而科學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更是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娛樂化生活,使得醫學院學生在人文素質培養上更加缺乏關注。因此,現階段要重視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工作。
3當前醫學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途徑
3.1醫學院要加大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
醫學作為將自然與人文向融合的科學,其不僅要擁有專業的醫學知識,更要具有優秀的職業素質。有專家指出,現代的醫生要集衛生管理者、患者代言人、交際專家以及社會與行為學的專家等多種角色為一身,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醫學院學生能夠具有高超的專業知識以及優秀的人文素質。醫學院在進行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時,首先能夠認識到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作用,其對于學生為了的醫療事業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從學校領導、學院主任以及學科教師等上層組織機構開始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其次,在課程設置上要增加其學時和考試要求,強迫學生接受人文素質教育。
3.2營造良好的醫學院人文素質教育環境
醫學院校在開展專業學科教育活動的同時建立良好的醫學院人文素質教育環境,開展多種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如開展醫學生人文素質演講活動、人文座談會等等校園文化活動,同時也可以通過與當地的各大醫院等部門建立合作,具體的進行實際的醫療服務社會體驗,使得學生能夠切實的體會到實際醫療服務中的醫生所必須具有的職業道德品質。通過營造良好的醫學院人文素質教育環境而對醫學生的人文關懷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3.3創新醫學院人文素質教育課程
醫學院可以對人文教育課程進行適當的增加,與其他學科建立聯系,形成一種互動互促式的教育體系。對于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設置,可以將醫學心理學、倫理學、衛生法學、社會學等與人文素質教育有關的學科設為重點必修課,將哲學、大學語文以及人際溝通等人社學科設為次一級的必修課,在實際教學中,要基于新醫改中關于醫療方面的改革方向、醫患關系以及醫療糾紛、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等實際醫療案例進行具體的講解,使得學生能夠具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將互聯網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載體,通過騰訊課堂、網易云課堂以及中國大學MOOC等網絡教學平臺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結論
本文通過對醫學院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內涵及作用的分析,進而分別從醫學院要加大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醫學院人文素質教育環境、創新醫學院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三方面對當前醫學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途徑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新醫改條件下醫學院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普遍呈現不高的狀態。因此,為了仍需要加強對醫學院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使得醫學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進而更好的為人類提供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