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華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小企業日益繁榮,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國現行的一些財政稅收制度與政策已經不再適應當前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進行制度創新與改革。本文結合筆者研究,從財政稅收制度創新的內容與意義入手,探討了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關鍵詞:財政稅收制度;中小企業;創新;影響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財政稅收制度影響著人們社會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更影響著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壯大。但是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現有的財政稅收制度已經不再適用,需要進行創新與改革。因此探討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財政稅收制度創新的內容與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小企業不斷發展繁榮,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而要想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進而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穩健與繁榮,就必須進行財政收稅制度的改革與創新,以便減小其對中小企業的束縛。當前時期,我國財政稅收制度創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出口退稅制度改革、企業各類收稅制度統一、增值稅由生產型改為消費型等。這些改革創新制度給予中小企業極大的便利,為其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實踐證明,進行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對中小企業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既改善了現有的財政支出體制和預算體制,又促進了稅制的合理轉型,健全了我國稅收執法的相關政策。不僅如此,財政稅收制度創新還彌補了傳統財政稅收制度中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弊端,更加靈活,極大推動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在解決一大部分人員的就業問題的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了經濟效益,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財稅收入,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被暴露出來,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中小企業產業的技術含量不高,并且缺乏長期有效的資金投入;第二,中小企業的發展規劃較為模糊,缺乏現代化管理知識;第三,中小企業承受的稅務較高,與其規模不相符;第四,由于各種限制條件導致中小企業引進高技術人才困難,阻礙其迅速發展。
2 扶植中小企業的財政稅收制度創新策略
2.1 財政稅收制度與法律法規的進一步而完善
財政部門與立法部門應該對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需求以及市場信息進行充分調查,在此基礎上持續完善財政稅收制度與法律法規,為中小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對市場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全面調查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了解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并尋求制度化的解決方法,使中小型企業能夠獲得財務稅收制度與法規方面的優勢,單獨提出中小企業的納稅標準,將其視作現行財政稅收政策的一個獨立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國家還應該對國家財政稅收工作形式進行創新,采用多種形式、科學合理的財政稅收政策來提高財政稅收工作質量,消除漏洞,不給違法操作提供可乘之機。
2.2 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財政稅收管理隊伍
國家經濟形勢變化,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財政工作形勢更加復雜,對財政稅收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國家財政部門應該重視人才的儲備與培養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保證財政稅收的制度創新能夠在稅收工作實際中真正落實,從而將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對中小企業的扶植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如果稅收管理隊伍落后,不能真正理解財政稅收制度創新的意圖,將無法幫助中小企業擺脫納稅負擔,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財政部門應該加強人員的崗位培訓工作,組織各種形式的專業知識培訓,全面提高財政稅收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適應新時期財政稅收工作對人才能力更高的要求。
2.3 稅率的科學調整
中小型企業是國家經濟新的增長點,是國家市場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成分,在國家經濟建設中占有特殊地位,為中小型企業減輕納稅負擔是國家財政稅收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開展財政稅收制度創新,需要充分考慮到國家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企業規模的分布,調整中小型企業的稅率,不僅僅要考察企業的規模、行業,通過對稅率的適當調整,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尤其是企業融資、轉型和規模擴展等方面,應該給予足夠的支持。
3 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對中小企業扶植作用
3.1 有助于中小型企業經濟增長
不同的國家對中小型企業有著不同的劃分標準,但是不可否認,中小型企業是國家經濟增長中強有力的動力來源,在國家經濟發展中也有著自己的貢獻。資本主義高度壟斷的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0%都來自中小企業,說明中小企業是國家經濟體重要的組成部分。積極探索財政稅收制度的創新,緩解中小企業的納稅壓力,中小企業將可以投入更多的資金開拓市場、加快自身轉型和擴大規模,從而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對國民財富增加也有重要意義。
3.2 緩解國家就業壓力
我國屬于人口大國,長期面臨著就業壓力,每年都有大量大學畢業生準備投入工作崗位,就業競爭壓力很大,婦女就業性別歧視問題也比較突出。緩解國家就業壓力的根本途徑是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而財政稅收制度的創新和稅收政策向中小企業的傾斜能夠使更多的中小企業擺脫生存難題,在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從而提供更多的社會崗位。
3.3 加快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自主創新
創新是生產力升級的動力來源,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離不開自主創新。我國長期以來都面臨著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而國內的自主創新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院和大型國企,中小型企業忙于生產和市場競爭,在自主創新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而財政稅收制度創新,為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提供稅收方面的優惠策略,能夠有效刺激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使中小企業更樂于在自主創新方面投入資本。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為中小企業發展與繁榮提供了條件與機遇。為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與壯大,我們就必須對現有的財政稅收制度進行改革與創新,以便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是十分積極的,不僅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還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在降低企業風險的同時提高就業率。有鑒于此,我們要認識到財政稅收制度創新的必要性,不斷完善財政稅收制度創新,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毅哲.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作用分析[J].現代交際,2016(07).
[2]梁倩.淺析完善財政稅收制度創新的對策——以扶持中小企業為例[J].知識經濟,2016(15).
[3]王曉飛.新稅收征管形勢下大型企業稅收風險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27).
[4]馮鍇.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作用探微[J].財經界,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