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世明
新課程把識字教學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有目的地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
一、怎樣教學生識字
1.利用游戲讓學生識字。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等等。將這些學生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2.利用多媒體教學生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示一組象形字,“口、耳、目、日、月、火、羊、鳥、木、禾、竹”這組字,通過由實物圖到象形字生動有趣的畫面,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學習。
3.編故事識字。學到一個生字,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給字編故事。如,把禾苗栽在土中的過程叫種;再如,問,有人聽到門外有動靜,他就開口問一問。
4.解字形識字。有些字筆畫繁多,學生識記有難度,如果把這些字分解開來,就一目了然了。如,“朝”,可分成十日十月;“霜”可分為雨、木、目。有些字既可以分解,又可在分解的基礎上體現出這個字的意義,那就更易記住,如,“熱”字,可釋為丸子放在水里煮需要加熱。
5.歸類識字。漢字中有許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似,字義卻相差很遠,怎樣來識記區別這些字呢?可以用歸類法學習,就是把這些字寫出來進行比較。如,扁、遍、編、篇、騙、偏這些字,分別在二三冊中出現,可對這些字進行字音、字形、字義上的比較,再組詞,就容易記住了。
二、怎樣讓學生多識字
為了讓學生多識漢字,多記漢字,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來達到這一目的。
1.猜謎。猜謎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中國漢字,很多都可成為一則謎語,寓教于樂,不失為一種好的識字法。如,“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兩棵樹,長在石頭上?!笔恰澳ァ弊帧!耙粋€人,兩個人,一個在前兩個跟。團結起來力量大,人多誰也不離群?!笔恰氨姟弊??!白筮吘G,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水來攻?!笔恰扒铩弊??!啊詠砘ハ嘧鹬兀膩砹钊烁袆?,‘日出萬里無云,‘水到純凈透明?!笔恰扒唷弊?。
2.換偏旁。有些生字可利用換偏旁變成一個新字,如,“十”加口字旁念“葉”,加單人旁念“什”。還有許多其他教學生字的方法,如,通過畫畫教學生字,借助實物識字,動作演示識字,筆畫添加識字,等等。在教學中,各種方法可結合使用,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生字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怎樣讓學生鞏固學到的字詞
1.會讀:讀準字音。學生學習了漢語拼音之后,就要引導學生按照拼音來讀字詞,在讀的過程中,一定要讀準音調。同一個字聲調不同意義就不同,例如,“好”,讀上聲時意思是優點多與“壞”相對,讀去聲時意思是“喜歡”。再如,“號”讀陽平時意思是大聲呼喊,讀去聲時意思有名稱、標記、號令等。
2.會寫:按照筆順規則、用田字格寫規范。漢字是方塊字,書寫區別于拼音文字,具有結構緊湊、疏密合理、錯落有致等特點,應該逐漸讓學生掌握。
3.會講:講字詞的意思。每一個漢字就是一個音節,具有一定的意義,有的可以獨立成詞,如,人、火等。兩個音節或多個音節可以組成詞,表示一定的意義。學生在學習字詞的過程中,要知道它們的意思,并能夠講一講。如,上學,就是來到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和各種技能。
4.會用:用學過的字組詞,說一句或幾句話,或講一個小故事,來達到記憶的目的。學習字詞的目的就是要學會應用,用于說話、交流、寫文章,如,鋼——鋼鐵——工人叔叔煉鋼鐵。
由此可以看出,多動腦筋,多出主意,多想辦法,就能達到讓學生多學習漢字、學會漢字的目的。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每一個漢字都是一件藝術品,每一個漢字都具有精、氣、神。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學習。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興趣和探索熱情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