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雯雯
【摘 要】幼兒教師要認識到對幼兒進行人格教育的意義和價值,通過親近自然中,促進幼兒人格的發(fā)展等途徑,采取一系列教育措施,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人格。
【關鍵詞】幼兒;健康人格;意義;價值;途徑;措施
幼兒是個體人格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友愛等人格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的階段。教師要努力嘗試多種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結合教學實踐,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人格。
一、對幼兒進行人格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1.幼兒的健康發(fā)展需要有健康的人格
幼兒的人格有著遺傳的影響,但是后天的環(huán)境的因素對人格的發(fā)展也很重要。教師要創(chuàng)造優(yōu)越的環(huán)境,發(fā)展幼兒的人格。優(yōu)質的環(huán)境能幫助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早期的人格教育,這是一個連續(xù)性和階段性共存的過程。幼兒園是幼兒人格社會化的重要場地。教師要對幼兒進行人格的影響,對幼兒進行早期人格教育,促進幼兒的人格發(fā)展。
2.社會的健康發(fā)展需要有健康的人格
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需要經濟的現代化,更需要人們之間和諧相處,和諧發(fā)展。和諧的人是要具備優(yōu)秀的健康的人格的。教師不能忽視對幼兒進行人格的培養(yǎng),要重視幼兒智力的發(fā)展,也要重視幼兒人格的發(fā)展。教師要培養(yǎng)幼兒好的心理素質,要塑造幼兒的良好的品格。
二、對幼兒進行人格教育的途徑和措施
(一)親近自然中,促進幼兒人格的發(fā)展
幼兒教師要讓幼兒多親近自然,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培養(yǎng)幼兒熱愛花草樹木,熱愛植物動物等情感,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提高幼兒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幼兒的眼里,一草和一木都有著人一樣的生命和感情。教師要讓幼兒多出去走走,增強幼兒對大自然的理解,幫助他們了解事物之間的變化關系,讓幼兒在和自然的親密接觸中,產生學習的強烈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的人格,促進幼兒的人格的發(fā)展。
(二)開展游戲活動,促進幼兒人格的發(fā)展
1.教師組織游戲能培養(yǎng)幼兒的合群性和獨立性。
教師要讓幼兒多參與游戲活動。教師尤其要讓幼兒參與角色游戲,讓幼兒學會和人友好相處,發(fā)展幼兒的合群性。教師要讓幼兒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體會到合群、合作的快樂,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合群能力。在游戲活動里,幼兒參與了不同的角色,在游戲里懂得了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快樂,感受到現實生活的多重角色關系。這能實現幼兒的教育目標,也能實現人格教育。在角色游戲中,教師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自立能力,培養(yǎng)幼兒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以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
2.教師培養(yǎng)幼兒的謙讓的品德,教會幼兒學會關愛他人。
教師可以設計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主動學習、自由活動中,積極關注別的同學,給同伴幫助和引導。教師利用游戲情景讓幼兒學會謙讓和關愛,讓幼兒帶來人際關系的良好互動。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羊過橋的活動,經過角色扮演,讓幼兒感受到小山羊和小綿羊過河中,相互謙讓的美好品德,這樣,兩只小羊也最終成為了好朋友。教師要讓學生在游戲中受到好的教育,讓學生學會謙讓,學會關愛,教會學生自我教育。
3.教師幫助幼兒積累人生經驗,對幼兒進行逆境的鍛煉,幫助幼兒磨練意志品質。
教師要幫助幼兒克服困難,教會幼兒戰(zhàn)勝困難,提高幼兒的承受能力,教會幼兒社會適應能力,打好幼兒的心理基礎。此外,教師可以給幼兒明確的規(guī)則指導,引導幼兒自己提出規(guī)則,指導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并做到。教師要保證幼兒順利地開展游戲活動,就應該要求幼兒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則,服從社會整體,訓練幼兒的意志品質,教會幼兒服務于社會整體。教師通過這樣的游戲項目的設計,能培養(yǎng)幼兒的堅毅的學習品質,培養(yǎng)幼兒的自制力。
(三)加強藝術教育,促進人格特質的陶冶
教師要對幼兒實行藝術教育,讓幼兒和世界進行溝通,保證幼兒心靈的純潔,保證幼兒有著健康人生的精神資源。教師要對幼兒實現藝術教育,發(fā)展幼兒的自身素質和人格品質,養(yǎng)成幼兒的美好個性。教師要深切挖掘文學的美、音樂的美、美術的美,讓幼兒的心靈得到陶冶,讓美的藝術浸潤幼兒的心靈,滋養(yǎng)幼兒的心靈,塑造幼兒的心靈,充分挖掘幼兒學習的潛力,鑄造幼兒的健康活潑的個性品質,給幼兒的心靈打上陽光的底色。
(四)開展語言活動,促進人格的培養(yǎng)
1.教師開展詞匯的教學,讓幼兒體會健全人格的特征。
例如,教師教學“認真”這個詞語的時候,教師可以列舉某個學生上課很認真,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作業(yè)做得也很好。這樣學生就明白了認真的含義和體現。例如,講解“勤勞”這個詞語的時候,教師可以說某某小朋友是個勤勞的好學生,自己的事情堅持做,還幫助媽媽做生活中的事情,大人們都很喜歡他。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幼兒更加深切地理解詞語表達的含義,并讓幼兒自己自覺學習“認真、勤勞”,主動塑造自己的學習品質。
2.教師發(fā)揮美學作品的功能,讓幼兒感受美。
教師要讓幼兒感受色彩、旋律、秩序等多方面的美。教師可以向幼兒推薦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還可以進行有感情地朗讀、生動地描繪、以及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等,來實現教育的作用。教師要通過語言、形象、情感等結合的教育方式,發(fā)揮美學作品的功能,讓幼兒在美的作品中體會各種情感,發(fā)展幼兒的情感。
3.教師給幼兒講故事來培養(yǎng)幼兒的品格。
幼兒都喜歡聽故事,教師一定要適應幼兒的知識和智力發(fā)展水平,多給幼兒講故事。例如,教師針對幼兒意志力薄弱的特點,可以給幼兒講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教師針對幼兒自私自利的特點,可以給幼兒講解《孔融讓梨》的故事。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的心理特點,分析人物的行為和后果,讓幼兒深切體會人物的品質。教師也可以給幼兒講解《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故事,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給幼兒提供優(yōu)美動聽的故事,塑造幼兒的人格。此外,教師也可以針對幼兒出現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編寫一部分故事,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讓幼兒產生深切的思考,教會幼兒理解生活,塑造品質。
(五)給幼兒滿腔的愛,呵護幼兒成長
教師要給幼兒滿腔的熱情,滿腔的關愛,滋潤幼兒的心靈。教師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對幼兒的健康成長起到很重要的影響。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幼兒離不開教師對幼兒灌輸的滿腔的愛。教師的關愛特別重要。因為教師是幼兒心中的權威,更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幼兒教師要給予幼兒更多的關愛,因為得到教師的關愛的幼兒是幸福的,受到教師關愛的幼兒是自信的,而受到教師忽略的幼兒往往會產生自卑的心理。教師對待幼兒,應該一視同仁,給幼兒更多的關愛,讓每個幼兒得到陽光雨露,得到教師的關愛。
(六)教師給幼兒足夠的尊重
幼兒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當幼兒為平等的個體,充分尊重幼兒的感情,尊重幼兒的心理需求,讓幼兒形成美好的自我意識。教師要對幼兒足夠尊重,讓幼兒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讓幼兒對自己尊重和信任。教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可以詢問幼兒,聽取幼兒的意見,讓幼兒自己積極努力地做出一些決定,并關注幼兒的好奇心等,幫助幼兒解決學習中的困惑,給幼兒積極的關注和理解,給幼兒足夠的尊重。
(七)教師創(chuàng)造幼兒園的環(huán)境
環(huán)境是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里的環(huán)境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主題鮮明、色彩明快的墻飾,讓幼兒產生美好的審美體驗,激發(fā)幼兒學習的好奇心。教師可以開辟教室的角色游戲空間,鼓勵幼兒開展各種角色游戲,方便幼兒開展合作交流活動,發(fā)展幼兒同伴交往的技能。教師還可以布置教室的藝術角,陳列幼兒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張揚幼兒的個性,幫助幼兒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增長幼兒的信心。教師要在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上,體現家庭般的歡樂和和諧的氛圍,將幼兒園裝扮成幼兒自己的心靈之家。教師可以將環(huán)境布置成文化的樂園,讓環(huán)境發(fā)揮出人格教育的功能。教師要創(chuàng)造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發(fā)展需要的環(huán)境,促進幼兒人格的發(fā)展和形成。
總之,幼兒教師要加強啟蒙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教師要認識到幼兒教育的本質,糾正重視智力發(fā)展輕視德育發(fā)展的觀念,加強對幼兒品格的教育,加強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為今后塑造幼兒完美的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鐘冬華.淺談對幼兒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中外交流,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