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姍
摘要:“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管理需要充分關注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差異,應對實際情況做好人才選用與培養,注重跨文化管理的應用,從實際情況出發,提升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具體操作上可以多運用當地優秀人才,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讓管理工作高效高品質的展開。
關鍵詞:“一帶一路”;企業管理;方略
“一帶一路”是我國新時期走出去戰略中的重要一項,相關沿線國家較多,市場資源巨大,為我國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不僅有利于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也促進了沿線各國的社會發展,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企業管理需要有更多的革新變化來滿足實際情況所需,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發展的現狀
“一帶一路”一方面為我國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與空間,但是面對著還未全面涉足的新市場,企業的經驗不足與專業性不夠也會構成發展中的挑戰。尤其是全球經濟發展變幻莫測,市場競爭激烈,如果在時代背景上運用好各方面資源與條件,是企業不可回避的問題。
我國在“一帶一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一般處于該政策范圍的國家都可以獲得我國在貸款以及其他政策方面的支持,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支持與綠色通道。但是在各方面支持上,也反饋出支持力度不均衡,我國在非洲與東南亞方面的支持力度更大,相關企業發展中也更有優勢。參與“一帶一路”經濟帶發展的企業需要有更強的經濟實力與其他資源支持。
“一帶一路”主要在于發展經濟與貿易,同時要進行環境保護、文化交流等方面工作。在與相關經濟帶的國家做交流互動時,需要展開方式的革新,要做好在文化、環保、政治方面的溝通互動,增進互信與了解,保證良好的合作意識。企業無論是在管理方法,還是用人標準上都需要進行有效轉變與調整,要運用綜合適應能力更強的人才,要能夠拓展更多的類型的業務。要能夠在友好的溝通協作中保證企業業務水平的優化,讓企業發展與時代同步。
“一帶一路”所覆蓋的經濟帶集中了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東歐與非洲等區域,吸引其他國家加入其中,有效地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空間,但是也因為國家情況的復雜性導致企業在拓展中存在更多的挑戰。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經濟水平、政治文化等情況都有差異,在溝通中存在更大的難度,進行貿易活動的推廣就會有更多的潛在風險,需要針對風險問題做有效地把控與預防,否則對企業而言就不是機遇,更多的是風險與挑戰。
在實際發展中,各國各民族會有自身的民族優越感,認為自己的民族卓爾不群,缺乏對民族間關系的認同。無論是宗教習俗與語言,都存在一定差異,個性元素較多。民族優越感是各民族自身的民族文化認同,有著自身相對獨特的行為與文化狀況。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精神,各國經營者因為民族優越感而影響運營走向。部分企業無法從自身的文化中跳躍出來考慮不同民族與文化中融合,無法全面避免文化沖突。各國的宗教文化不同,但是各宗教在相關國家的發展中有著重要意義,如果不能尊重宗教文化氛圍,很可能因為其復雜性與敏感性導致企業發展中受阻。在價值觀方面,也有很多的異同,與整體國家的文化氛圍有關。合作中價值觀的差異容易引發工作人員之間的沖突,進而引發工作推進受阻。
二、基于“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企業管理方略
(一)注重跨文化管理意識
在“一帶一路”的企業發展中,需要注重跨文化管理,要尊重各成員之間的差異,保持和諧共處,互不侵犯的狀況。要認真重視價值觀、宗教信仰、文化風俗方面的差異處理,在各國家民族地方工作推進中,我國企業需要注重對其文化的尊重,保持入鄉隨俗。要多挑選專業的地方咨詢公司等獲取專業的融入指導。在溝通處理中,需要通過相關咨詢公司與咨詢人員做好其中的調和,同時企業內部人員也需要積極地參與相關信息文化的學習,更多地了解文化中的禁忌,避免觸及對方的原則。要充分地認識到文化差異的存在,對于突出的文化差異做重點的應對處理,更快地融入來獲取管理上的主動權,避免被動。要注重跨文化管理的要點,要拓寬管理的視野,接納不同地區國家文化差異,讓各合作人員與單位有更強的文化認同感,避免讓本企業的本國文化形成不良刺激干擾,要樹立一個良好的文化印象給對方。多尊重當地工作人員的意見,讓對方有更多的自主權,避免對合作對象的忽視,充分的尊重不同國家員工的文化差異。可以依據不同地區情況做文化劃區域管理,讓不同背景文化的員工做對應的跨文化管理工作。
要注重跨文化知識的培訓指導,讓企業員工對不同的文化情況做有效的了解。培訓的方式可以在企業內部或者外部,實體培訓或者網絡培訓等多方法并舉的處理,切實的符合實際工作人員的需求,提升培訓指導的有效性。要充分系統的指導不同文化地區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化、行為等特點,讓企業員工能夠更快地適應與融入當地文化氛圍中。要注重員工在溝通交流與觀察能力上的優化培訓,讓員工可以通過日常的工作交流去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這種學習比專業的培訓有更為直觀的切身體驗。要做好語言能力培訓指導,語言溝通是不同文化交流中的基本手段,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語言培訓方式,培訓本身也可以提升員工之間的團隊凝聚力,提升學習成效。通過語言學習來打破員工之間的思維方式與文化的隔閡。要注重跨文化的交流,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溝通機會,盡可能的消除不同文化的隔閡與壁壘,提升管理人員在文化沖突中的處理能力。同時要做好員工培訓來了解地區文化習慣,塑造更為專業友好的員工對外形象。
(二)注重當地員工的運用
在領導崗位,要充分的運用好當地員工。當地員工更好地了解當地文化與習慣,因此在領導崗位中要重用當地員工。充分的運用當地員工來輔助本企業我國員工的工作拓展。我國員工需要傳導企業發展的精神,而在實際的處理應對層面上,要多聽取當地員工的意見。當然,也需要對當地員工形成制度層面的激勵,讓當地員工能夠更符合企業發展利益行事,避免當地員工利用本國員工的不適應不了解而鉆空子。當地員工更懂得本地市場情況、人情風俗與人們生活習慣特點,因此在細節工作的處理上有更好的靈活應對能力。本國員工在此方面缺乏足夠深度長久的體驗積累,因此在處理問題上可能會導致觸及地方文化風俗,或者沒有考慮到地方工作推行中人員的心理感受。充分的給予地方員工一定尺度的自主權利,讓地方員工更加認可企業管理,讓地方員工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提升對企業的認同感與忠誠度。同時要給予地方員工相對理想的待遇,運用實際的福利待遇來吸引優質人才進入到企業管理中。要充分地讓不同文化之間做溝通交流,讓地方員工充分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他們在談論自己的文化與感受時會有更強的自信心與表達清晰準確性,讓對方充分發聲,可以有效地企業領導者更好地了解地方狀況,為科學專業的決策提供參考。
(三)注重信息化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跨國企業發展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收集更多的有效信息,同時方便溝通交流。例如當下的翻譯技術,甚至可以識別不同地方方言,為溝通提供了一定輔助。企業在管理中要充分的運用信息技術展開企業的遠程管控,讓不同地方的企業運營狀況得到有效的匯總,從而為企業多方面業務開展提供合理布局的決策。要做好全員信息技術運用的能力管理,提升員工對信息化時代的適應能力。要多為企業發展開發利用匹配的信息技術軟實力與硬件條件,讓信息化運用保持先進性、適宜性,為企業的對外發展提供更多的便捷性。在信息化管理中,要充分的運用全球優質資源,為本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助力。多與優秀專業的機構合作,開發更符合本企業對外發展的設備與技術,避免好高騖遠,要充分地考慮因地制宜的高效與低成本原則。信息化發展會不斷地更新換代,要科學的預測信息化配備的成本與產出的價值,讓各方面資源整合利用,提升資源優化配置的效果。
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近年來發展的重要舉措,企業要抓住時代機遇充分的展現企業實力,更好地開展跨國跨文化發展,為企業的市場拓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在具體的處理中,要充分的尊重不同地區文化特點,注重跨文化管理,讓本國員工與各國地方員工、機構更好地配合,讓雙方的經濟發展得到更大層面的突破,讓我國走出去的過程中為各國留下良好的形象,為我國未來的全球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與空間。
參考文獻:
[1]成嘉琳.“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多元化企業管理[J].經貿實踐,2017(21):159-160.
[2]周聰.“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企業管理帶來新轉變的思考[J].時代金融(中旬),2016(10):127-128.
[3]遆娟.“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管理創新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6):18-19.
[4]姜果果.“一帶一路”企業的海外企業管理面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J].商場現代化,2016(18):84-85.
[5]劉總理,陳璇.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參與“一帶一路”多邊經濟戰略合作模式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7,30(3):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