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剛 施俊香
摘 要: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工作對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高校“四個服務”的歷史使命十分重要和迫切,針對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與履行“四個服務”使命存在不適應性,提出了與時俱進發揮引領作用,加強黨員教育,創新組織生活形式,提高吸引力和實效性等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意義;不適應性;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高等教育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四個服務”賦予高校新的歷史使命。要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必須加強黨對高等學校的領導,造就一支政治上可靠、業務上過硬的的教師隊伍。因而,高校教工黨支部在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和教育教工黨員、團結師生員工、關心和愛護優秀人才,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推動學校改革發展, 履行“四個服務”使命等方面作用重大,加強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十分迫切,積極探索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的思路和對策很有必要。
一、充分認識加強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高校教工黨支部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基本保證
實踐證明,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要辦好社會主義教育,積極應對新形勢下各種挑戰,都離不開黨的各項教育方針政策的指引。高校教工黨支部是聯系黨和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聯系群眾、組織群眾,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職責。為了發揮高校黨組織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引領先進的社會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必須要切實加強黨加強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否則,高校黨組織所肩負的這些使命將無法完成,各項具體任務也無法落到實處,可能使高校的辦學方向偏離正確的軌道。
2.高校教工黨支部是履行 “四個服務”使命的重要引領
“四個服務”是對新時期高校工作的總要求,涉及到多個方面。高校教工黨支部處在實際工作第一線,每位黨員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周圍的群眾。只有使每一個黨支部都成為一個堅強的戰斗堡壘,牢牢把握意識形態的陣地,每一位共產黨員成為一面旗幟,在學習和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切實履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職責,用良好的黨風引領校風、教風和學風,才能團結帶領廣大師生員工履行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服務”的歷史使命。
3.高校教工黨支部是保證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的堅強陣地
目前,許多高校都在推進人事、薪酬等方面的改革。從長遠看,這些改革有利于學校的發展,但由于改革會帶來利益的調整,必然會在教職員工中引起一定地反響,也會遇到種種疑惑和阻力,如把控不好還會產生不穩定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大力宣傳改革的意義,釋疑解惑,鼓勵教職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同時積極聽取各種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改革方案,謀取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使高校基本面保持穩定,為改革順利推進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4. 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與履行“四個服務”使命存在不適應性
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非常重要,但在現實中也存在著與保證學校完成其歷史使命的不適應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履行“四個服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還不夠強烈,僅僅停留在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上,缺乏主觀能動性。二是支部工作和中心工作的結合還不夠緊密,就黨建抓黨建的現象仍比較突出,沒有真正解決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問題,沒能很好地融入到高校中心工作中去。三是部分高校的教工黨支部的活動方式比較單一,缺乏活力和創新,對黨員的吸引力不強。四是教師黨員承擔黨支部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由于高校教工黨支部工作一般都由教師兼任,有些沒有報酬,是義務性質的,有些雖有少量報酬,但微不足道,因而大多數人怕耗費時間,影響業務,不愿意承擔。五是部分黨員的黨性意識淡薄,部分教工黨員的思想、信念不夠堅定,黨性意識、組織觀念明顯淡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和實用主義時有顯現,先鋒模范作用沒有得到發揮,影響了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望和號召力。上述不適應性充分表明,加強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十分迫切。
二、積極探索加強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的思路和對策
1.著力發揮教工黨支部在“四個服務”中的引領作用
“四個服務”體現了高校的辦學方向和人才培養的目標,首先是政治方面的要求,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要為履行這一使命服務,必須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堅持用黨章黨規規范黨組織和黨員行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決議,不斷增強教師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使教師黨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四個服務”的引領者和實踐者。
2.將教工黨支部建設與學校中心工作結合起來
“四個服務”也有業務方面的要求。當前,隨著國家“雙一流”建設項目的啟動,各個學校之間在學科、人才等方面的競爭也日趨激烈,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適應新的形勢,以先進理念為先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共識,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新性。要把黨的工作有機融入、滲透和體現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中,努力為高校中心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通過自身建設,使黨支部成為凝心聚氣、攻堅克難的陣地,黨員成為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的標兵,以黨建工作促進教學科研的實際成效贏得廣大師生的認可。
3.重視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
支部書記對在教工黨支部建設工作中至關重要,要選好、培訓好、用好支部書記。首先,要針對教師黨員對參與支部工作積極性不高的現實,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如提高報酬標準、在考核評優中將其從事支部工作的業績納入其中等,提高教師黨員從事黨建工作的積極性,以便把具有較強的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熱愛黨的工作、對工作認真負責、在群眾中有威信,作風正派,敢于堅持原則的教師黨員選拔到支部書記的崗位上來。為了便于開展工作,并使支部組織生活與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兩不誤、兩促進,教師黨支部最好以教研室為單位設置,書記由教研室主任兼任,這樣可提高支部的號召力,防止就黨建抓黨建,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的現象。為了提高支部書記的黨務工作能力,要加大對支部書記的培訓力度,每年最好能集中培訓一次,尤其是做好新任支部書記的培訓工作。
4.用黨的理論的最新成果加強對黨員的思想教育
“四個服務”對每位共產黨員提出了更高要求,針對黨員中存在的各種思想問題,必須加強對黨員的黨性意識和組織觀念的教育力度。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遵循,以“三會一課”為載體,規范黨組織各項活動。首先,要組織黨員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通過的新黨章,明白黨員的責任和義務,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對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絕對忠誠。同時,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懂弄通上下功夫。要引導黨員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沖得上去”,時時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要把教育活動落細落小,善于用身邊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典型事例感染和和教育黨員,使黨員學有榜樣,趕有方向。要積極開展黨員民主評議活動,達到對后進黨員的警醒和督促作用。同時,支部也要把思想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注意關心黨員,盡力幫助或積極呼吁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黨員感覺到組織的溫暖,把黨員的責任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成為真正合格的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5.拓展組織生活的內容和方法,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在“四個服務”背景下,要積極創新和改革基層黨支部的組織生活形式,使支部生活不拘一格,各具特色。除了必要的政治理論和文件學習外,要走出去,開闊視野,在社會實踐中汲取營養,如在黨的生日或是其他重要的紀念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活動,組織黨員參觀革命歷史文物、追尋先輩創業足跡,了解黨的發展歷程,從感性和理性上加深對黨的感情和認識。通過觀看優秀的教育影像資料片和召開社會熱點問題研討會,開展思想交流,促使黨員認真思考,以提高黨員的辨別能力。也可通過弘揚本校的優良傳統,對黨員特別是新黨員進行愛國愛校的教育,如作者所在學校的“扎根楊凌、胸懷社稷;腳踏黃土、情系三農;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農精神等就是寶貴的教育資源。還可結合本校的特點,本支部的專業特點,開展公益活動,如幫扶、聯誼等。同時,也要適應信息時代的特點,探索“互聯網+黨建”的新模式。通過以上多種形式開展組織生活,能增強教工黨員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增強黨支部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參考文獻]
[1]裴紀平,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基本問題研究[J].延邊黨校學報,2014(6):48-50
[2]李榮勝,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州學刊,2016 (4):17-20
[3]陳春聲.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 為高校改革發展注入強大動力[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6(17):8-10.
[4]楊曉慧等. “四個服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J].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 年( 3 ):1-7
[5]令狐國芳.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7(12):25-28.
(作者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體育部,陜西 楊凌示范區 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