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鋒
[摘 要]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中職學校生源表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對于中職學校教學、管理質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從宏觀角度闡述了當前中職學校的招生特點,并針對生源多元背景下中職教學管理工作的創新方式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生源多元背景;中職教學管理工作;創新
在招生制度的改革下,各個中職院校都在拓展現有的生源途徑,中職院校的生源呈現出多元化的背景,由于生源水平參差不齊,結構類型復雜,對中職院校學生管理、教學管理、思想教育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中職學校招生現狀分析
在教育部的統籌部署下,各地中職院校在招生程序和記錄上,有了基本的制度、規范,上海、四川、重慶、湖南、江蘇、河北、廣東、山東、寧夏等地區,在中職招生制度的改革上,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中職學校生源結構上,往屆初中畢業生、回鄉青年、返鄉農民工、未升學普通高中畢業生、退役士兵比例已經達到10%,各個地區中職院校也根據當地產業優勢,設置了相關專業,推行學分制與工學結合模式,并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招生辦法與招生制度。以聯合招生為例,目前有四種模式,即對口支援型、東西部合作型、功能拓展型、中高職貫通型,在這一背景下,中職學校生源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
二、生源多元背景下中職教學管理工作的創新
(一)轉變傳統管理思維
要切實做好中職教學管理工作,傳統思維的轉變是關鍵,也是重中之重,在這一方面,我們倡導將重點放在挖掘出“人”的積極因素,以美德、積極力量作為重點,創新教學管理模式,激發出每一個學生內心深處的積極力量與優秀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轉變滯后的思維模式,借鑒積極心理學的思維理念,正視生源多元化的現狀,用積極心態看待生源質量的下滑問題,正確看到學生群體的個體差異、基礎差異以及需求差異,以此為契機,謀求教學管理方式的轉變。
在以往的管理活動中,管理人員往往將重點放置在問題與劣勢上,“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思維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中職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在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關注學生的優點,構建出多元化的發展與評價體系,注意激發出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發揮出中職學校的育人作用。
(二)促進管理模式的轉型
在生源多元背景下,為了提高育人質量,各個中職院校紛紛嘗試推行“分類培養”、“分層教學”模式,在學生管理方面,也開始嘗試突破傳統僵化管理模式,推行“因材管理”模式,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實現發展。在下一階段,各個中職院校需要針對自身的生源需求差異、基礎差異進行系統的調查與分析,構建出與之相匹配的管理、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規劃服務,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實現發展。
此外,要結合社會的需求,對現有的教育管理體系進行梳理,改革傳統教學管理工作中的種種問題,關注不同生源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制定發展性、多元性的評估體系,完善現有的教學評估標準和內容,從動態評估角度著手,尊重學生群體之間的客觀差異,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激發出他們的成就動機。改革評價方式,打破期末一卷定終身的傳統,注重學習過程形成性評價,如出勤、課堂提問、平時作業、階段測驗、期末考試等環節相結合的綜合考核方法。
(三)實現教學管理的專業化
要滿足生源多元背景的需求,中職院校還要打破傳統縱向管理結構,促進工作內容的專業化、模塊化,對輔導員工作內容、職責進行重構,突破傳統以年級為單位的劃分方式,根據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性質、學生發展差異對工作內容進行模塊化整合,讓輔導員可以做到術業有專攻。此外,要進一步選拔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類專才,充實現有的中職輔導員服務,并切實幫助輔導員解決工作、生活中的種種問題,穩定輔導員服務,提高整個管理隊伍的綜合競爭力。
(四)提高思政政治工作成效
在當前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中職學校有必要采用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以核心價值觀為基礎,推行辯論賽、主題班會、征文比賽、研討會、演講比賽等活動,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的認識、情感、理想,并邀請專家來來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報告會,普及法律知識講座,對學生開展勵志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法治觀與戀愛觀,推行“一學一做”主題活動,定期舉辦體育競技賽、社區匯報演示、新年文藝晚會、職業風采節、主題文化節,鍛煉學生的意志,為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傳達要聞、通知,掌握學生的呼聲,搜集、分析學校輿情信息,把握學生思想動態的變化,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及時性與針對性。此外,還要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營造志愿服務氛圍。開展文明班級、宿舍、最美學生等推薦評比活動,樹立身邊的典型,形成“比、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五)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中職招生體制及招生對象導致管理問題一直是中職學校發展的一大癥結。生源質量不高,難管難教,制約著中職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根據學校不同生源在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專業技能上的差異,實現能力、知識傳授之間的結合,對現有育人方案進行修訂、調整、創新。如,某些生源在以往已經接受過基本技能的培訓,獲取了技能證書,在教育內容上,應該提高教學深度,重點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培養,而部分生源尚未接觸過技能、理論的學習,在教學方案上,應該側重專業知識的學習。
三、結語
多元化是中職學校生源的重要特點,為了提高育人質量,中職學校要更新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從學生管理、思政教育、后勤服務、教學工作、就業指導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適應現階段的生源常態,提高育人質量。
參考文獻:
[1] 邵元君,匡瑛. 雅努什·科薩克的德育思想對我國中職學校德育的借鑒與啟示[J]. 職教論壇. 2012(01).
[2] 邵元君,匡瑛. 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策略探索[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8(02).
[3] 覃川. 關于教學管理與學生服務一體化的哲學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 2013(08).